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小丑的狂欢与孤寂--费里尼导演作品研究(精)/文学与艺术书系/光明社科文库

封面

作者:文先军

页数:238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4651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电影理论,尤其是从其他学科嫁接过来的观念,一旦遗忘了自己的源头和发展历程,仅仅把最后达到的抽象、静止形态当作真理,以殖民者的姿态降临这片在它们看来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的领地,将电影作品当作落后的土著,任意从他们身体上切割组织器官,以验证自我的真理性,那么它们是在自说自话,没有产生知识增量,而且离自己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它们已经把自我封闭起来,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
具有性的经典艺术作品,已经隐含一种独特的理论形态,它们的生命只会向这种形态敞开,犹如河流奔腾在自我的河床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呼唤出了复调小说理论。本书试图寻找适合阐释费里尼电影作品的理论形态。遗憾的是,有些部分为了思辨的严谨性,写得过于拘谨,失去了活力。我始终认为,阐释艺术作品的文字,本身应该是融合感性与理性、具有生命气息的。

作者简介

文先军,湖南桃源县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硕士。曾制作实验性影像。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讲授《影片读解》《电影剧本创作》和《电影导演》课程。

目录

对电影故事、情节与情境概念的反思与阐明

一、从情节至上论到一元论的演化路径

二、情节一元论的逻辑矛盾和对创作评论的制约

三、与情节平行存在的情境

四、以情境为主体的故事结构

费里尼电影中的分析心理学观念

一、力比多的转化与退行

二、集体潜意识原型

三、心理分析与超越性功能

四、精神疾病

费里尼作品系列的分期问题

一、分类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期的标准

二、早期:以情节为主体再现欲望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三、中期:以情境为主体再现欲望的潜意识成分

四、后期:以极致的情境比例表现多重主题

小丑的狂欢与孤寂——费里尼电影的独创性

一、小丑化人物的内涵与造型

二、小丑化人物的表演方法

三、狂欢场景

四、孤寂场景

五、场景的表现性造型

六、巴洛克式的场面调度技术

《浪荡儿》:本能转化的失败

一、多重主人公

二、并存性的情境结构

三、本能转化的失败

《甜蜜的生活》:从外部描写的阿尼玛与阴影投射过程

一、相继性情境结构

二、阿尼玛与阴影的投射

三、繁复流畅的场面调度

《8 1/2》:从内部描述的潜意识投射过程

一、题解与荣格学说的影响

二、相继性情境的叙事结构

三、阿尼玛和内倾情感型心理

四、对情感进行补偿和否定的潜意识思维

五、超越:意识对潜意识的整合

六、繁复流畅的场面调度

《朱丽叶的精灵》:意象符号化的失误

一、关于片名的翻译问题

二、故事结构与主题

三、意象分析

四、三位一体的阴影

五、阿尼姆斯

六、吞噬性的母亲

《萨蒂利孔》:寓言体裁的成型

一、残破的情节和膨胀的情境

二、寓言体裁的成型

三、巴洛克风格的场面调度

《小丑》:注释费里尼电影艺术的作品

一、作为费里尼电影人物的原型的小丑

二、杂耍对费里尼电影艺术的形式影响

三、虚构与纪实的融合

四、元电影与电视批判

《罗马风情画》:虚构与纪实的融合

一、情节残缺短浅的相继性情境结构

二、融合虚构与纪实的影片

三、手段与功能完备的元影片

《阿玛柯德》:性与法西斯

一、相对独立的段落

二、并存性情境结构

三、繁复流畅的场面调度

《扬帆》:时代、性与艺术

一、膨胀的情境与短暂的情节

二、政治阴谋

三、多重主题:时代、性与艺术

四、寓言和元电影

《月吟》:象征的缺陷

一、并存性的情境结构

二、意象的相互关系与象征意义

三、依存、含混与抽象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小丑的狂欢与孤寂--费里尼导演作品研究(精)/文学与艺术书系/光明社科文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