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临床实用方剂大辞典(精)

封面

作者:田代华

页数:675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14263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辞典是一部贴近临床实用的中医方剂工具书,汇集古今有效方剂2265首,分为内儿科、妇男科、外科、五官科4部分33章136大类;每方以正名为辞目,列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宜忌、加减、方论、临证举例、现代研究、备注等项进行阐述,不仅融汇古今,内容充实,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既保持了传统方剂的特色和优势,又体现了当代方剂发展的新成果,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选方的需要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阅。末附“正异名方索引”“书名简称全称对照表”和“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检索使用。

作者简介

田代华,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田教授对中医基础理论文献有深入的研究,主张中医理论应服务于临床,曾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自已的学术观点,除教授研究生外,还撰写了较多的论文,在全国各地《中医杂志》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同时,田教授又勤于著述,参加编写了近30部著作,其中主编有《传统中医学理论》《校勘学》《中医揽胜》《实用中药大辞典》《实用中医对药方》;主校有《胎产心法》《灵枢注证发微》《素问注证发微》等;副主编有《实用中医保健学》《中医方剂大辞典》《妇科基础理论》;参编的大型著作有《针灸甲乙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等。获奖成果共5项,其中第一最1项,部级2项,省级2项。

目录

内儿科方剂

第一章 解表方

一、辛温解表

0001 九味羌活汤

0002 三拗汤

0003 加味香苏饮

0004 芎苏散

0005 荆防败毒散

0006 香苏散

0007 香葛汤

0008 桂枝麻黄各半汤

0009 消风百解散

0010 麻黄汤

0011 葛根汤

0012 葛根加半夏汤

0013 紫苏饮

0014 疏表汤

0015 感冒汤2号

二、辛凉解表

0016 升麻葛根汤

0017 加减败毒散

0018 加减消毒饮

0019 加减银翘散

0020 防风解温汤

0021 辛凉清解饮

0022 柴葛解肌汤

0023 桑菊饮

0024 银翘散

0025 银花竹叶汤

0026 银翘解毒丸

0027 感冒汤1号

三、祛风解表

0028 加味香苏散

0029 芎菊茶调散

0030 杏仁露

0031 香芷汤

0032 祛风清上散

0033 桂枝汤

0034 桂枝去芍药汤

0035 桂枝加葛根汤

0036 桂枝二麻黄一汤

0037 瓜蒌桂枝汤

四、祛暑解表

0038 十味香薷饮

0039 五物香薷汤

0040 六合定中丸

0041 加减香薷饮

0042 青香散

0043 金衣祛暑丸

0044 香薷丸

0045 香苏正胃丸

0046 消暑十全散

0047 益气时症丸

0048 暑汤

0049 解暑湿济急丸

0050 新加香薷饮

五、化湿解表

0051 羌活胜湿汤

0052 神术散

0053 除湿汤

0054 除风湿羌活汤

0055 麻黄加术汤

0056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0057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六、润燥解表

0058 杏苏散

0059 沙参麦冬汤

0060 养阴清肺汤

0061 桑杏汤

0062 清燥救肺汤

七、宣肺解表

0063 上清散

0064 华盖散

0065 加味桑菊饮

0066 苏杏汤

0067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0068 麻桂二陈汤

0069 薄杏汤

八、滋阴解表

0070 一柴胡饮

0071 银翘汤

九、益气解表

0072 八风散

0073 人参败毒散

0074 参苏饮

0075 荆芥散

0076 桂枝人参汤

十、助阳解表

0077 桂枝加附子汤

0078 桂枝加黄芪汤

0079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0080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0081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0082 麻黄附子甘草汤

0083 麻黄细辛附子汤

第二章 表里双解方

一、解表攻里

0084 大柴胡汤

0085 防风通圣散

0086 厚朴七物汤

0087 桂枝加大黄汤

二、解表清里

0088 大青龙汤

0089 发表清里汤

0090 青盂汤

0091 肺炎汤

0092 桂枝二越婢一汤

0093 柴胡石膏散

0094 柴胡白虎煎

0095 柴胡清燥汤

0096 柴葛解肌汤

0097 黄连上清丸

0098 麻石加味汤

0099 麻黄升麻汤

010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0101 羚翘解毒丸

0102 清空膏

0103 清瘟解毒汤

0104 葛根黄芩黄连汤

0105 越婢汤

0106 越婢加术汤

0107 越婢加半夏汤

0108 寒解汤

0109 感冒清热冲剂

0110 增损双解散

三、解表温里

0111 小青龙汤

0112 五积散

0113 桂枝加芍药汤

0114 椒桂汤

第三章 泻下方

第四章 和解方

一、寒下

0115 三黄汤

0116 三一承气汤

0117 大承气汤

0118 大陷胸丸

0119 大陷胸汤

0120 大黄甘草汤

0121 小承气汤

0122 栀子大黄汤

0123 厚朴三物汤

0124 厚朴大黄汤

0125 宣白承气汤

0126 调胃承气汤

0127 解毒承气汤

0128 新加黄龙汤

二、温下

0129 三物备急丸

0130 三物备急散

0131 大黄附子汤

0132 白散

0133 半硫丸

三、润下

0134 小麻仁丸

0135 五仁丸

0136 加减四物汤

0137 济川煎

0138 润肠丸

0139 润便汤

0140 润燥丸

0141 麻子仁丸

0142 滋肠五仁丸

0143 蜜煎

四、逐水

0144 十枣汤

0145 大戟散

0146 小胃丹

0147 元戟膏

0148 甘遂散

0149 甘遂半夏汤

0150 舟车丸

0151 己椒苈黄丸

0152 牡蛎泽泻散

0153 禹功散

0154 葶苈大枣泻肺汤

0155 趁痛丸

0156 疏凿饮子

……

妇□科方剂

外科方剂

五官科方剂

附录

前言

  中医方剂是指中医治疗疾病的处方。临床治疗各科疾病,均须在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上,提出治疗原则,然后按照治则和方剂配伍规律,将药物组成相应的方剂,才能对病人施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

  纵观2000多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方书日渐增多。在唐代以前,方剂著作多出自私人之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被尊为“方书之祖”;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以简、便、廉、验著称;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系采摭诸书删繁就简而成;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乃是汇集群经分类编撰之作。且上述方剂主治,所论多为病证结合,体现了古人朴素的治病经验。宋代以后,由于人们认识到医学发展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故方书编撰受到官方的重视,如宋代《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方》《圣济总录》,明代《普济方》等,都是由政府组织编撰的□□□方剂名著。特别是《普济方》,更是“集方书之大全”,载方达6万余首。同时,由于历代王朝的关注,也促进了民间方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代至清末的1000余年间,民间医家所著方书多达1400余种。民国迄今,医药科学突飞猛进,尤其是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重视中医工作,中医古籍整理和方剂新书相继出版,方药研究不断展开,临床实践日益丰富,大大促进了中医方剂的推广应用。

  在制方理论方面,宋代以前多是有方无论,制方之意不明,后人难以掌握。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对《伤寒论》中的20首方剂进行分析,阐述方剂主治之理、药物配伍之义,开创了方论著述之先河。自此以后,方论之书不断涌现,有自创自释者,如金代李杲的《脾胃论》《兰室秘藏》,元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等;有为前人之方撰写方论者,如明代许宏的《金镜内台方议》、吴崑的《医方考》,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罗美的《古今名医方论》、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等。1949年后,全国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均设有“方论”专项,对方剂配伍原理进行客观介绍。

  根据学界对2000多种中医药文献的不完全统计,中医方剂已达10余万首。由于古代方剂数量庞大,常给读者阅读、应用带来不便。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删繁就简编写了这本《临床实用方剂大辞典》,共选方2265首,除基本保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外,对清代以前的方剂进行了精选,删除了疾病绝迹或少见的方剂,以及由剧毒或不洁药物组成的方剂,补充了现代临床创立的部分新方;对原方内容也进行了适当精简。为贴近临床实用,方便读者查阅,本辞典采用先分科再按功效分类的结构进行了方剂编排。但中医学有异病同治的特点,读者亦可因证索方,跨科别选用其中的方剂。

  由于作者知识菲薄,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以便今后修改完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临床实用方剂大辞典(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