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茶经》精读

封面

作者:李勇强 著

页数:36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102402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茶经》是被尊为“茶圣”的唐代陆羽所作,全书三卷,共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涉及茶叶的种植、采摘、炒制、加工、鉴别、储藏、烹煮、品茗、产区等环节,几乎囊括茶叶从生产、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品饮艺术。可以说,《茶经》是百科全书式的专业之作,是“术”与“道”兼具的智慧结晶。本书独辟蹊径,不再简单地重复前人对于《茶经》各卷各章的文字注解和释义,而是重点依据《茶经》文本,以“精读”的方式,不仅第一次尝试对《茶经》中涉及的史实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进行细致入微的钩沉发掘与立体式呈现,而且对于《茶经》与陆羽交游中涉及的重要范畴,如《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皎然茶诗中的“茶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和诠释,力求做到专业性呈现和大众化表达的结合,让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拥有一次关乎茶、关乎人文、关乎精神境界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李勇强,汉族,1968年生,湖南人。 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主编,《全球资讯榜》《开心辞典》《今日观察》《央视财经评论》《环球财经连线》栏目制片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3?15晚会总撰稿等。近些年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创办了普洱茶品牌“和气祥”。已出版《中国大一统:秦皇汉武的奋斗》(中华书局2010年)、《秦朝儒学:焚书坑儒的真相》(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齐家之道:颜之推三教一体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形神之间:范缜与神灭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专著,并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贵州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茶经》是被尊为“茶圣”的唐代陆羽所作,全书三卷,共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涉及茶叶的种植、采摘、炒制、加工、鉴别、储藏、烹煮、品茗、产区等环节,几乎囊括茶叶从生产、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品饮艺术。可以说,《茶经》是百科全书式的专业之作,是“术”与“道”兼具的智慧结晶。

目录

写在前面

南方有嘉木

话说“茶”字

茶性不迁与婚姻不移

上者生烂石

紫者上,果真如此?

茶有何德?

采茶的奥秘

唐朝人如何制茶?

陆羽如何鉴别茶叶等级?

煮茶:水与火,如何选?

陆羽始创的煎茶法奥妙何在?

陆羽反对哪些饮茶习俗?

茶,有哪些禁忌?

陆羽二十四器:饮者的品位

神农尝百草,中毒咋救命?

周公如何让茶闻名于世?

‘矮个子晏婴与高大上的茶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时,茶在哪?

文章冠天下,扬雄更知茶

以茶代酒怎么来的?

茶与酒,欲说还休

晋惠帝:吃肉糜,还是喝茶?

他和祖逖闻鸡起舞,还常仰真茶

张载:人虽丑,茶诗美

司隶校尉傅咸和一碗茶粥

江统谏太子西园卖茶

孙楚:茶荈出巴蜀

左思:首茶诗《娇女诗》

陆羽远祖以茶待谢安

郭璞:为茶正名

权臣桓温,爱茶如命

谁是茶赋的首创者?

王导茶会中的咄咄怪事

死了都爱喝!志怪小说中的茶痴

高僧单道开:日饮荼苏一二升

谁是禅茶人?

高僧藏茶,王子直呼甘露

茶,怀想的滋味

鲍令晖:望君君不归,孤影对香茗

齐武帝萧赜遗诏与茶

宫中赐茶往事:萧纲与刘孝绰

山中宰相陶弘景,透露了长生不老的秘密

茶和奶酪的战斗

隋唐英雄徐世勣,为何写入茶史?

《茶经》说:饮茶有何功效?

《茶经》中的饮茶史1:从神农氏到扬雄

《茶经》中的饮茶史2:三国两晋茶事

《茶经》中的饮茶史3:南北朝茶事

《茶经》中的饮茶史4:唐朝茶事

唐代的茶税与榷茶

陆羽:唐朝贡茶的推手?

唐宫里,那一缕茶香

陆羽往事

陆羽、皎然、唐朝名流,如何开茶会

陆羽与皎然的缁素忘年之交

陆羽的爱情

皎然茶诗中“茶道”范畴的意涵浅析

皎然与陆羽茶学思想的相通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与陆羽茶道

“精行俭德”新考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茶经》原文

卷上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卷下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茶经》精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