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阿哈龙·凯勒曼
页数:17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1214267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互联网作为近些年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重要的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互联网空间成了人类的一个新的行为空间。本书深刻讨论了互联网作为人类第二行为空间的概念和理论支撑,研究了互联网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集成方式,探讨了人类需求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及对个人行为所带来的改变。本书适合从事地理学、社会学、传媒学、互联网以及商业服务等相关专业研究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阿哈龙?凯勒曼(Aharon Kellerman)是海法大学的副校长。1976年,他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他的著作是《地球上的互联网:信息地理》。在石油研究所,凯勒曼教授研究了互联网网站的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分布。
梁?h,女,博士研究生,曾任助理工程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目前在海军工程大学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曾在核心期刊和军内刊物发表论文等研究成果16篇,获得国防专利2项,参与出版《赛博空间与全球事务》《纯距离目标运动分析及应用》等译注和专著,获得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目录
部分 互联网作为行为空间的平台
第1 章 概述……………………………………………………………………………… 2
1.1 开篇背景……………………………………………………………………….. 2
1.2 本书目标和结构……………………………………………………………….. 4
1.3 赛博空间:本质、分类和认识……………………………………………….. 4
1.4 比较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 8
1.5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实用性关系…………………………………….11
1.6 互联网的历史和特征………………………………………………………….12
1.7 移动通信技术………………………………………………………………….13
1.8 互联网的听觉地理…………………………………………………………….19
1.9 “行为空间”与互联网……………………………………………………….22
1.10 总结……………………………………………………………………………24
第2 章 关于互联网作为第二行为空间的理论观点………………………………..25
2.1 社会空间属性………………………………………………………………….26
2.2 社会空间体验………………………………………………………………….27
2.3 虚拟行为空间出现的社会推动力…………………………………………….31
2.4 时间地理和虚拟行为空间…………………………………………………….33
2.5 虚拟社会行为空间的构建模块……………………………………………….35
2.6 总结……………………………………………………………………………..36
第3 章 操作互联网……………………………………………………………………..37
3.1 互联网在哪里………………………………………………………………….37
3.2 互联网操作软件……………………………………………………………….40
3.3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42
3.4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43
3.5 互联网使用的国际差异……………………………………………………….43
3.6 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差异……………………………………………………….46
3.7 总结……………………………………………………………………………..49
第二部分 人类需求与互联网
第4 章 人类基本需求及供给………………………………………………………….52
4.1 基本需求和空间的概述……………………………………………………….52
4.2 人类需求……………………………………………………………………….54
4.3 现实和虚拟空间的人类基本需求…………………………………………….56
4.4 现实和虚拟行为空间的补充关系…………………………………………….59
4.5 现实和虚拟行为空间的竞争………………………………………………….59
4.6 现实空间被虚拟空间替代…………………………………………………….60
4.7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合并………………………………………………….60
4.8 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逃离………………………………………………….61
4.9 独占:互联网的人类新奇行为?…………………………………………….62
4.10 空间作为人类需求…………………………………………………………….63
4.11 总结……………………………………………………………………………..64
第5 章 好奇心及满足感……………………………………………………………….65
5.1 好奇心的本质………………………………………………………………….67
5.2 空间和地点作为好奇心的触发器…………………………………………….68
5.3 空间作为好奇心的目标……………………………………………………….69
5.4 满足好奇心的空间方法……………………………………………………….70
5.5 认知好奇心的趋势和满足感………………………………………………….72
5.6 广泛评估当前认知好奇心的满足感………………………………………….74
5.7 好奇心空间维度的一般框架………………………………………………….75
5.8 总结……………………………………………………………………………..76
第6 章 个人身份………………………………………………………………………..78
6.1 个人身份的本质……………………………………………………………….79
6.2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身份……………………………………………………….79
6.3 个人身份作为信息…………………………………………………………….81
6.4 搜索个人信息………………………………………………………………….83
6.5 总结……………………………………………………………………………..84
第三部分 互联网作为个人的行为空间
第7 章 日常活动………………………………………………………………………..88
7.1 日常虚拟行为………………………………………………………………….89
7.2 日常使用的宽带交互………………………………………………………….90
7.3 家庭办公……………………………………………………………………….91
7.4 在线购物……………………………………………………………………….92
7.5 电子政务……………………………………………………………………….98
7.6 电子银行…………………………………………………………………….. 102
7.7 在线旅游…………………………………………………………………….. 104
7.8 远程学习…………………………………………………………………….. 107
7.9 电子医疗…………………………………………………………………….. 110
7.10 比较特征和趋势…………………………………………………………….. 112
7.11 总结………………………………………………………………………….. 114
第8 章 社交网络……………………………………………………………………… 116
8.1 社交网络的性质和意义…………………………………………………….. 116
8.2 在线社交网络系统………………………………………………………….. 119
8.3 现实与虚拟社交行为空间………………………………………………….. 120
8.4 在线社交网络的国家数据………………………………………………….. 123
8.5 总结…………………………………………………………………………… 126
第9 章 互联网上的阴暗行为……………………………………………………….. 128
9.1 网络犯罪和网络拦截……………………………………………………….. 129
9.2 监视…………………………………………………………………………… 130
9.3 身份盗窃…………………………………………………………………….. 131
9.4 审查…………………………………………………………………………… 131
9.5 黑客行为…………………………………………………………………….. 132
9.6 …………………………………………………………………….. 133
9.7 总结…………………………………………………………………………… 134
第10 章 总结………………………………………………….
第1 章 概述……………………………………………………………………………… 2
1.1 开篇背景……………………………………………………………………….. 2
1.2 本书目标和结构……………………………………………………………….. 4
1.3 赛博空间:本质、分类和认识……………………………………………….. 4
1.4 比较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 8
1.5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实用性关系…………………………………….11
1.6 互联网的历史和特征………………………………………………………….12
1.7 移动通信技术………………………………………………………………….13
1.8 互联网的听觉地理…………………………………………………………….19
1.9 “行为空间”与互联网……………………………………………………….22
1.10 总结……………………………………………………………………………24
第2 章 关于互联网作为第二行为空间的理论观点………………………………..25
2.1 社会空间属性………………………………………………………………….26
2.2 社会空间体验………………………………………………………………….27
2.3 虚拟行为空间出现的社会推动力…………………………………………….31
2.4 时间地理和虚拟行为空间…………………………………………………….33
2.5 虚拟社会行为空间的构建模块……………………………………………….35
2.6 总结……………………………………………………………………………..36
第3 章 操作互联网……………………………………………………………………..37
3.1 互联网在哪里………………………………………………………………….37
3.2 互联网操作软件……………………………………………………………….40
3.3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42
3.4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43
3.5 互联网使用的国际差异……………………………………………………….43
3.6 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差异……………………………………………………….46
3.7 总结……………………………………………………………………………..49
第二部分 人类需求与互联网
第4 章 人类基本需求及供给………………………………………………………….52
4.1 基本需求和空间的概述……………………………………………………….52
4.2 人类需求……………………………………………………………………….54
4.3 现实和虚拟空间的人类基本需求…………………………………………….56
4.4 现实和虚拟行为空间的补充关系…………………………………………….59
4.5 现实和虚拟行为空间的竞争………………………………………………….59
4.6 现实空间被虚拟空间替代…………………………………………………….60
4.7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合并………………………………………………….60
4.8 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逃离………………………………………………….61
4.9 独占:互联网的人类新奇行为?…………………………………………….62
4.10 空间作为人类需求…………………………………………………………….63
4.11 总结……………………………………………………………………………..64
第5 章 好奇心及满足感……………………………………………………………….65
5.1 好奇心的本质………………………………………………………………….67
5.2 空间和地点作为好奇心的触发器…………………………………………….68
5.3 空间作为好奇心的目标……………………………………………………….69
5.4 满足好奇心的空间方法……………………………………………………….70
5.5 认知好奇心的趋势和满足感………………………………………………….72
5.6 广泛评估当前认知好奇心的满足感………………………………………….74
5.7 好奇心空间维度的一般框架………………………………………………….75
5.8 总结……………………………………………………………………………..76
第6 章 个人身份………………………………………………………………………..78
6.1 个人身份的本质……………………………………………………………….79
6.2 社交网络中的个人身份……………………………………………………….79
6.3 个人身份作为信息…………………………………………………………….81
6.4 搜索个人信息………………………………………………………………….83
6.5 总结……………………………………………………………………………..84
第三部分 互联网作为个人的行为空间
第7 章 日常活动………………………………………………………………………..88
7.1 日常虚拟行为………………………………………………………………….89
7.2 日常使用的宽带交互………………………………………………………….90
7.3 家庭办公……………………………………………………………………….91
7.4 在线购物……………………………………………………………………….92
7.5 电子政务……………………………………………………………………….98
7.6 电子银行…………………………………………………………………….. 102
7.7 在线旅游…………………………………………………………………….. 104
7.8 远程学习…………………………………………………………………….. 107
7.9 电子医疗…………………………………………………………………….. 110
7.10 比较特征和趋势…………………………………………………………….. 112
7.11 总结………………………………………………………………………….. 114
第8 章 社交网络……………………………………………………………………… 116
8.1 社交网络的性质和意义…………………………………………………….. 116
8.2 在线社交网络系统………………………………………………………….. 119
8.3 现实与虚拟社交行为空间………………………………………………….. 120
8.4 在线社交网络的国家数据………………………………………………….. 123
8.5 总结…………………………………………………………………………… 126
第9 章 互联网上的阴暗行为……………………………………………………….. 128
9.1 网络犯罪和网络拦截……………………………………………………….. 129
9.2 监视…………………………………………………………………………… 130
9.3 身份盗窃…………………………………………………………………….. 131
9.4 审查…………………………………………………………………………… 131
9.5 黑客行为…………………………………………………………………….. 132
9.6 …………………………………………………………………….. 133
9.7 总结…………………………………………………………………………… 134
第10 章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