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飞
页数:228 页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08465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1.礼仪的起源礼仪作为人类交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其他诸如文字、绘画等文明表现形式一样,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开化的标志和见证。那么,礼仪的含义何在?今日丰富多彩的礼仪,其最初的根源又是什么?礼仪的含义在中文里,最早的“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而将“礼”和“仪”连用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中国古代的“礼仪”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在西方,“礼仪”一词始于法语Etiq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人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涵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纵观中外对“礼仪”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说“你好”。其三,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礼仪的根源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乐山乐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祭祖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祖,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风俗说即认为礼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父权制说即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本书特色
《商务礼仪规范手册(礼仪培训实用读本)(最新珍藏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目录
节选
《商务礼仪规范手册(礼仪培训实用读本)(最新珍藏版)》讲述了:商务礼仪是指现代公司、企业的从来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经济往来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商务人员的礼仪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形象品味,还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商务礼仪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整个商务活动的成败。现代商务礼仪不仅体现在言谈举止方面,更体现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领域都充满了崭新的礼仪知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现代知识,以适应现代迅猛发展的商业浪潮。为此,在有关权威专家和单位的指导下,编者特别编辑了《商务礼仪规范手册》,其中包括仪表、形体、言谈、工作、往来、会议、谈判、宴会、涉外、出访、旅行、馈赠、通讯和文书等现代商务礼仪知识,非常科学和实用,是现代商务礼仪知识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