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语文到底教什么

封面

作者:吴忠豪著

页数:350页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02271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初等教育系原主任吴忠豪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这是一线教师需要正视的问题。本书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吴教授论述了语文课程改革、如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重构和教材研究,第二部分吴教授对于永正、李吉林、薛法根等几位名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度点评和赏析,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学会备课、上课、评课,对一线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初等教育系原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主讲教师。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与教学活动设计》等。

本书特色

1.吴忠豪教授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什么是教课文,什么是教语文。对如何运用课文来教学生学习语文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建议。
2.小学语文名师的优质课优在哪里?如何细读名师课例,吴忠豪教授细致专业地赏析于永正、李吉林、薛法根等名师的经典课例,带领一线教师学会备课、上课、评课。

目录

第一章语文课程改革 / 001

阅读导语 / 002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 003

教课文?教语文? / 019

期待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 025

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构建 / 032

第二章积累语言 / 043

阅读导语 / 044

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 045

丰富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 054

积累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 066

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 / 072

第三章运用语言 / 077

阅读导语 / 078

以培养运用能力为重点,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 080

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 093

阅读课表达练习的设计与指导 / 103

依托课文创设表达情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 116

第四章教学方式重构 / 123

阅读导语 / 124

注重语文学习实践性, 重构语文课教学方式 / 126

求真,语文课型改革的探索 / 138

实践: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 / 141

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 145

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 / 151

第五章教材研究 / 163

阅读导语 / 164

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的三次探索 / 165

统编教材中年段语文要素解读 / 177

统编教材高年段语文要素研究 / 187

第六章案例评析 / 199

阅读导语 / 200

《颗粒归公》教学案例评析 / 201

《骆驼》《找骆驼》《蜜蜂引路》教学案例评析 / 223

《月光曲》教学案例评析 / 236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评析 / 250

《跳水》教学案例评析 / 268

《火烧云》教学案例评析 / 297

《姥姥的剪纸》教学案例评析 / 306

口语交际课《劝告》教学案例评析 / 322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评析 / 334

附录 / 349

节选

积累语言经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我经过40多年的研究,最近几年才获得的重要认识。我们的语文课老师一直分析语文知识,写作方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凡是认为重要的,考试要考的,一个都不能少,教师不讲不放心。所以语文课就是以老师讲为主,以学生学为辅,这是不对的。针对这样的状况,统编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就是每篇课文抓一个重点。“一课一得”这个观点当然有正确的一面,但也容易产生误导,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可能“一课一得”,除了单元语文要素之外,还有语言经验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其实这些是每篇课文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并且比单元语文要素更重要。 现在我们谈语文核心素养,老师们都知道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积累,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的第一条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是思维发展、文化传承、审美创造的基础,是语文课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语言的建构必须有两方面的要素:一个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越丰富,语言建构能力越强。就像造房子,建筑材料越多,砖头木头越多,房子就能造得越大越高。语言材料就是语言建构的基础。一个是语言建构的经验,即语言运用的经验。通俗讲就是词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组织,句子和句子怎么连贯,这些都很难从学理上讲得清楚,大多是凭经验、凭感觉。所以,语言运用经验决定一个人的语言建构是否规范。因此语文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抓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经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运用语言的实践形成语感。 前几年,语文学界学者、专家一直在强调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杭州大学朱作仁教授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强了,这个人语文能力就强。语感来自哪里,语感是由语言经验堆积而成。我们打个比方,运动员的球感哪里来,球感就是打球练出来的;写文章有笔感,一段时间不写文章笔感就生疏了,文章越写越熟练,笔感越来越好。所以,语感是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王宁说:“积累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是建构语言的基础和前提,语言材料积累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语言建构的质量。”一个人的语言积累材料越丰富,他的语文素养越好,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经验积累。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对语言经验积累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我们一直以为语文知识包括方法策略是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第一,了解文化常识,比如了解历史、各种社会常识,认识名人等,每篇课文都有认识文化常识方面的价值。第二,学习语文知识,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基本都是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三,积累语言经验,每篇课文都提供一定量的生字、新词、短语和新的句型,提供大量的遣词造句的范型,这是小学生学习语言,规范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经验的最鲜活的范例。我们判断一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有价值的是哪一个?当然是积累语言经验。但是在当下语文教学中,语言经验积累却是放在第三位,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其实,每篇课文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就是课文中提供的新的词语、句子,以及运用这些词语、句子的经验。怎样最大程度地将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句型以及规范的遣词造句经验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语文到底教什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