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晓明
页数:288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79191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研究核武器爆炸时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震动等致伤因子的损伤规律以及人员防护、医学救治的学科。是军事医学重要分支之一,其学科基础是放射生物学和放射医学。该学科与化学武器损伤医学防护学、生物武器损伤医学防护学,统称为“三防”医学,是军事医学中倍受关注的部分。该书内容涵盖核武器损伤破坏因素、核爆炸损伤、核爆炸伤亡、核爆炸毁损、电离辐射损伤机制、放射性核素体内代谢、辐射剂量监测、放射损伤等。
作者简介
杨晓明,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学会理事,全军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蛋白质组学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处置恐怖事件专家组成员, 863计划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项目专家组成员,蛋白质组学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负责承担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1项。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攻关计划1项。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 重大新药创制课题1项。军队特需药平台建设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军事医学科学院重点创新课题1项。973分题2项。军队保密课题1项。主要从事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及军事医学基础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放射防护药物,承担了综合性新药开发平台中靶点发现确认研究项目,组织申报核与辐射应急医学处置技术平台,曾负责组织参与完成 “山东济宁放射事故”,“太原农科所放射事故”等事故救治任务,多次参与 和军队核事故医学应急指导与咨询工作,协调完成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主持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曾任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肝脏蛋白质组重要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多年来共获得科技进步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3);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5);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00年获得 杰出人才基金资助,并被评为总后“科技新星”,2004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项( )。在 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包括PNAS、Leukemia、CellDeath Differ、JBC、NAR、Biochem J、BBA、BBRC等,影响因子达90以上, 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共70余篇。
目录
[核武器损伤破坏因素]
冲击波
光辐射
核辐射
核电磁脉冲
核爆炸损伤
核爆炸早期核辐射损伤
核爆炸冲击伤
核爆炸光辐射烧伤
核爆炸震动伤
核爆炸复合伤
核爆炸放射性沾染损伤
核爆炸伤亡
核武器杀伤范围
核爆炸区人员杀伤
城市核爆炸伤亡
野战核爆炸伤亡
放射性沾染区人员杀伤
核爆炸社会心理效应
核爆炸人员伤亡社会负担
核爆炸幸存者远后效应
核爆炸食品破坏
电离辐射损伤机制
电离辐射原初作用
电离辐射诱发生物分子反应
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学反应时间序列
电离辐射靶学说
电离辐射诱发DNA损伤
电离辐射诱发染色质效应
电离辐射诱发细胞膜效应
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存活效应
辐射敏感性
辐射抗性
[放射生物效应]
辐射权重因数
组织权重因数
剂量-剂量率效应因子
辐射氧效应
辐射温度效应
辐射近期健康效应
辐射远后健康效应
辐射确定性效应
辐射随机性效应
辐射躯体效应
辐射遗传效应
辐射致癌效应
辐射致癌病因概率
辐射致癌危险系数
辐射致癌遗传易感性
辐射表观遗传效应
辐射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
辐射旁效应
辐射适应性反应
辐射兴奋作用
DNA辐射损伤修复
DNA辐射损伤信号监测
辐射损伤细胞周期检查点
放射诱发细胞凋亡
放射诱发器官纤维化
放射性核素体内代谢
放射性核素摄入
放射性核素吸收
放射性核素体内分布
供辐射防护用人消化道模型
供辐射防护用人呼吸道模型
放射性核素体内沉积
放射性核素体内滞留
放射性核素体内廓清
供辐射防护用隔室模型
放射性核素体内排出
辐射剂量监测
辐射剂量基本量
辐射吸收剂量
辐射剂量当量
辐射当量剂量
辐射有效剂量
辐射集体剂量
内照射剂量
辐射剂量限值
放射性核素年摄入量限值
放射性核素导出浓度
战时核辐射控制量
核辐射个人监测
个人光子剂量监测
个人中子剂量监测
体表放射性污染监测
体内放射性污染监测
物理学外照射剂量估算
早期核辐射γ剂量估算
中子外照射剂量估算
辐射生物剂量估算
染色体畸变估算辐射剂量法
淋巴细胞微核估算辐射剂量法
辐射应急早期快速分类
内照射剂量估算
辐射监测用生物样品分析
体外计数方法
皮肤β剂量估算
回顾性剂量重建
核辐射环境监测
地面放射性污染监测
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
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
靠前监测系统
放射损伤
辐射致死剂量
造血系统放射损伤
消化系统放射损伤
肝放射损伤
免疫系统放射损伤
胸腺放射损伤
脾放射损伤
淋巴组织放射损伤
生殖系统放射损伤
眼放射损伤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纤维化
脑放射损伤
内分泌系统放射损伤
心脏放射损伤
肾放射损伤
皮肤放射损伤
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造血损伤
急性放射病出血并发症
急性放射病感染并发症
急性放射病诊断
急性放射病造血因子疗法
急性放射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
中子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诊治信息系统
体表放射性污染β烧伤
伤口放射性污染处理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
放射性碘内照射损伤
放射性铯内照射损伤
放射性锶内照射损伤
混合裂变产物内照射损伤
放射性落下灰内照射损伤
铀内照射损伤
钚内照射损伤
放射性物质内照射损伤医学防护
非特异性促放射性核素排出措施
特异性促放射性核素排出措施
辐射防治药物
急性放射病防治药物
放射性核素阻吸收药物
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
核辐射损伤心理障碍治疗
核辐射损伤社会心理干预
核辐射损伤精神障碍治疗
核辐射损伤医学随访
核爆炸损伤工程防护
核武器损伤简易防护
核武器损伤工事防护
核爆炸放射性沾染防护
核爆炸体表放射性沾染防护
核爆炸体内放射性沾染防护
核爆炸食品防护
核爆品防护
核爆炸卫勤保障
核试验卫勤保障
核武器损伤减员分析
核战争核辐射伤亡估算
核武器损伤分级救治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伤员分级救治
核与辐射医学应急救援分队
核辐射损伤医学应急处理药箱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损伤医学防护
粗糙核装置损伤医学防护
放射性散布装置损伤医学防护
防原医学法规
防原医学标准
冲击伤诊治概念
光辐射损伤诊治标准
核辐射损伤诊治标准
核爆炸复合伤诊治标准
放射性沾染侦消治标准
索引
条目标题汉字笔画索引
条目外文标题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