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孝著
页数:155页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1571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学术研究专著, 对“四个意识”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阐释。全书分为五章, 首先梳理了“四个意识”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其次论述了“四个意识”提出的具体过程和其之间的逻辑和内在联系, 然后论述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科学内涵, 最后对增强“四个意识”的意义以及如何增强“四个意识”进行阐述。书中不仅有理论的论述, 而且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事例分析。
作者简介
梁孝,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与意识形态。著有《社会科学中的价值问题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治理体系》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50余篇。
本书特色
“新时代新思想标识性概念”丛书是人民日报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联手打造的通俗理论读物系列。符合时代特征的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大厦坚实的奠基石,对于构建我们的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提炼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本套丛书将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目录
第一节 靠前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从马克思到斯大林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四个意识”的经典论述
二、俄国革命、苏联建设中有关“四个意识”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中央苏区时期有关“四个意识”的初步探索
二、延安时期有关“四个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四个意识”的重要经验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
一、路线是优选的政治
二、安定团结讲大局
三、关键在党的领导核心
四、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
第二章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形势与“四个意识”的提出
第一节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战略机遇期的新浪潮、新机遇、新风险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新的主要矛盾
三、前进路上的三大挑战
第二节 新时代“四个意识”思想的形成
一、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展开
第三节 “四个意识”的确立、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
一、“四个意识”的确立
二、“四个意识”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
第三章 “四个意识”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政治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一、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看问题
二、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和担当者
第二节 大局意识:从大局认识问题,服从大局
一、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
二、把工作放到党的中心任务中去定位
三、大局观要有辩证思维
第三节 核心意识:团结在党的领导核心周围,服从、维护党的领导核心
一、为什么党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
二、必须自觉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
第四节 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一、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提高思想水平,增强看齐意识
第四章 “四个意识”的意义、增强和践行
第一节 “四个意识”的意义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意识保障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保障
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正确方向和内在动力的保障
第二节 “四个意识”的增强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
二、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三、认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四、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第三节 “四个意识”的践行
一、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非常不错
二、以看齐意识严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增强“四个意识”》:二、延安时期有关“四个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战争,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要从全世界的政治格局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开展人民战争。历史的重任要求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无产阶级化的政党。同时,也要求党员的思想意识无产阶级化。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环境较稳定,成为革命的大本营,也成为革命教育的大本营。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建党思想,吸收借鉴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把党的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高度。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思想迅速丰富和发展时期,同时,相关的组织纪律规定也不断完善。1937年5月2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就干部问题指出:“在一个四亿五千万人的中国里面,进行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如果领导者是一个狭隘的小团体是不行的,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毛泽东提出干部的政治意识标准:“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同时,毛泽东提出干部的大局意识标准:“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1937年9月7日,毛泽东发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具体表现,指出它腐蚀党的组织性、纪律性,涣散党内的团结。毛泽东指出,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是自由主义的来源,它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对于党员的标准以及如何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提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组织原则来看,自由主义的危害在于损害党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原则。这是在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视党的领导,无视党的纪律的错误。毛泽东提出的克服自由主义的办法,就是要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会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责任,同时,明确地提出党员干部要按照“先锋模范”“大局”和“纪律”的要求来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应使之具体地表现于各方面,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党和友军的关系中,共产党员在政府中,党员都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在这里提出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质上是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是党员践行党的宗旨问题。这是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为了坚持统一战线和党的独立性,毛泽东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照顾全局”。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在领导群众同敌人作斗争的时候,必须有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者一道工作的观点。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照顾全局也就是大局意识。这是关于大局意识在中央决议中较明确的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