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邱仰林
页数:244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12325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本书特色
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尝到的是什么滋味。
也许就是这种新鲜的感觉,
带着好奇、冒险的心情,
萨科齐开始了他的巧克力之旅。
节选
说萨科齐胜了,法兰西乱了;
有人说萨科齐胜了,法兰西得救了;
而在萨科齐的公开演说中,
他宣言将掀开法国历史“新的篇章”
萨科齐之于法国,谁是谁的福音?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于北京时间2007年5月7日凌
晨2时宣告结束,喧闹一时的法国总统选举终于尘埃落定。代
表保守势力的现任内政部长、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
拉·萨科齐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而他的对手社会党候
选人塞格琳·罗雅尔微笑“谢幕”。爱丽舍宫迎来了他的新主
人,法国步入“萨科齐时代”。
有人说,萨科齐胜了,法兰西乱了;有人说萨科齐胜了,
法兰西得救了;萨科齐在公开演说中宣称将掀开法国历史
“新的篇章”。他说:“我将不会背叛你们,不会对你们撒谎,
不会让你们失望。”他还表示,他感谢法国人民的信任,他很
小的时候就为自己属于“一个古老、美丽的法兰西而骄傲”,
法兰西“给了我一切”,现在是“轮到我来报答法兰西”的时
候了,一定要让法国“重新赢得骄傲”。萨科齐表示,自己将
成为全法国人民的总统。
作为政治家,雄心勃勃固然无可非议,况且些许豪言壮语
更能赢得选民的好感和支持,但人民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子,
这些雄心、这些豪言终究是不能当饭吃的。萨科齐究竟能给法
国带来何种新气象,他对选民的承诺会一一兑现吗?他能够承
担起民望之重吗?他究竟是“语言的巨人”还是“行动的巨
人”?世人拭目以待!
在欧洲,有一个古老而又浪漫的国度,他的名字叫法兰
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
己的法国,或浪漫,或美丽,或不羁,或纷乱。究竟什么是法
国?是凯旋门,是卢浮宫,是巴黎,是古堡,是埃菲尔铁塔,
还是奶酪……徜徉于巴黎街头,在香榭丽舍大街漫步,凝望巍
峨的凯旋门,坐在蒙巴纳斯安逸的小咖啡馆里放松地享受生
活……这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法兰西人因之而自豪,而法兰
西之外的人们,不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不远万里奔
赴到这个令人心动的国度或为了一睹它的“芳容”,或为了永
久地定居下来。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这些烂熟于心的
古典建筑承载了巴黎辉煌的历史文化;卢梭、雨果、莫里哀、
居里夫人、左拉、大仲马、小仲马、拿破仑……勾勒出了他辉
煌的历史文化;这个优雅而又浪漫的国度盛产时装,世界上
80%的名牌时装都出自法国,引领着世界潮流;这个很有情调
的国度还酿制有口皆碑的bmndy;这个国度的人们还很会生
活,用浓情咖啡和萨克斯音乐诉说着生活的美好。这里的人们
衣食丰裕,彬彬有礼。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衍
生出后现代主义都市生活的简约与优雅。而他的首都巴黎有
“世界艺术之都”的美誉。
他的语言——法语,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
是世界上最美最精确的语言,是世界上除英语之外运用最广泛
的重要的国际语言,也是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及二十多个国
家的正式官方语言。当下,如果你能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到
世界各国几乎是可以畅通无阻的。但是在法国却无异于白日做
梦。他们排斥英语。有这样一个笑话:在法国,如果有人不小
心掉进水里,用英语喊“help”,一定是不会获救的,法国人
只认识法语的“au secours”(救命)。
讲法语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民族文化情结,在法国,如果你
用英语问路,那么你肯定要失望了,要么是不会讲英语,对牛
弹琴,要么是不屑于讲英语,无法分辨。因为法国人笃信这个
死理:在法国,请说法语。法国人把讲法语视作热爱法兰西的
一个表征,也是高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不幸的是,法兰西的辉煌在逐渐黯淡。
过去几年,法国经济增长都在欧洲国家中排位靠后。
2006年,欧元区的平均增长率为2.7%,欧盟更是达到2.1%,
但法国还和前些年一样止步不前,仅有2%;2006年,法国外
贸逆差达到创纪录的300亿欧元,殊不知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
经济体,在欧洲排名前50位的大公司中,法国企业就占了10
家;希拉克执政12年间,失业率8%高居不下,年轻人的失
业率更是高达20%,法国的人均资产额被英国和爱尔兰赶超,
公共债务飙升至2.5万亿欧元,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
经从55%上升至66%;在过去25年中,法国的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GDP)已经从世界第7位跌落到第17位。
时代呼唤变革,法国呼唤“革新图强”的法国式“王安
石”的出现。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将产生拿破
仑的时代归纳为“双元革命”,一面是技术,一面是资本制
度。萨科齐执政面临着同样景象:一只名为全球化的轮子在滚
滚向前,其他西方国家早已蹒跚随行,尽管大家对它将走向哪
里并不完全明了;法国先是震惊、愤慨,然后是茫然,而萨科
齐就是那个挥舞着斧子,试图让另一只制度之轮旋转起来
的人。
萨科齐是“破旧立新”的英雄,他以“硬汉”的形象隆
重登场,他的壮举就是要对法国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还
法国人民一个全新的法国。这正契合了国人求新求变的要求。
得民心者上,顺时势者胜。
法国人民选择了萨科齐,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
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总统的政治家不是好政治家。而萨科
齐直言不讳地说过——他“不只在刮胡子的时候想当总统”,
是法国人民成就了萨科齐的野心和总统梦呢,还是萨科齐让法
国人民死水微澜般的生活激起更多浪花?萨科齐之于法国,谁
是谁的福音?
弗朗索瓦·菲永
弗朗索瓦·菲永(1954.3一 ),法国政治家。
2007年5月17日被法国总统萨科齐任命为法国总理,
并组建法国新一届政府。
菲永1954年3月生于法国西部
城市勒芒,是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
成员,具有公共法学和政治学博士
学位。1981年,他首次当选国民议
会议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国会议员,
是代表萨尔特省的参议员。
1993年3月,菲永首次进入法国政府,并在政府
中担任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长。1995年5月,他担任信
息技术和邮电部长。1995年11月至1997年6月,他
担任工业、邮政和电讯部负责邮政、电信和空间问题
部长级代表。
2002年5月,菲永进入拉法兰政府,担任社会事
务、劳工和互助部长。他一上任,就着手法国养老金
制度改革。由于改革力度较大,他所推行的改革被称为
菲永改革”。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菲永担任
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长。任职期间,他对法
国教育制度进行了部分改革。
2005年5月底,《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全民公
决中遭遇否决,时任总理拉法兰辞职,菲永也随之离
开了内阁。离开内阁后,菲永开始致力于萨科齐所领
导的人民运动联盟备战2007年总统选举活动,并担
任萨科齐的政治顾问,积极支持萨科齐备战总统大
选,成为萨科齐竞选总统中的“首席高参”,对萨科
齐的当选居功至伟。《金融时报》说,在左翼阵营看
来,萨科齐的右翼团队中,菲永是“最不讨厌”的一
位,他也被视为萨科齐阵营的“鸽派”代表人物。
菲永以勇于改革和善于与社会各界对话著称。他
喜欢文学,爱好登山活动,并对赛车情有独钟。其所
著的《法兰西能够承受真相》一书,颇为畅销。
1 6、自由市场称雄
现时的法国没有跟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经济增长期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大规模失业现象普遍,失业率一直接近9%。
人民的购买力严重下降,人均GDP在25年内从世界排名的第
6位下降到第17位。由于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人口老龄化加
剧,国家财政压力巨大,公共债务与赤字大量增加,社会保障
制度也岌岌可危,人心不稳,民众普遍对未来失去信心。萨科
齐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接受的”,应根据戴高乐主义的“革
命”传统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政策“决裂”,彻底根治“法国
病”,恢复法国人的信心。
2005年5月29日,法国全民投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
约》。2006年5月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98%的法国人对去年
的选择没有后悔,如果2007年法国就这一条约再次举行公投,
结果仍将是“不”。或许,法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是“铁了心”。
某些“主权论者”认定法国不能把自己的防务和外交大
权拱手交给欧盟,担心欧盟最终会使法兰西民族的特性消失。
法国历来是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但近年来却“熄
火”了。法国人愈发强调一己私利,成为欧盟止步不前的
“元凶”——它对欧盟超国家的权力不满,不惜将欧盟宪法草
案拉下马;它要紧抓欧盟预算中的农业补贴,即便令欧盟中期
预算流产也不在乎;它对欧盟东扩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如移
民的涌入)不满,不仅带头反对欧盟实现服务业自由流通的
方案,更不赞成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