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巧玲
页数:284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55169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乔根善,很好共产党员、“内蒙古好人”、道德模范、民营企业家。他生长在黄河岸边,受“正直无私、淳朴善良、诚信友爱”的黄河文化的浸润,几十年来,以兴家报国的情怀和富而思进的责任担当,带领农民工兄弟在清水河这片黄土地上,修建600多公里的公路乡道,架起24座桥梁;每年捐助几十万元,捐款捐物;身患两次癌症,仍向善而行,向神州大地献上一颗赤子之心。
本书真实记录了他创业奋斗、富而思进、兴家报国和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刻画出有着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的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还反映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怀揣理想信念的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的真实写照和奋斗史。
作者简介
刘巧玲,笔名舒文。高级政工师。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文艺评论、通讯等400多篇文章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其代表作《福姥姥》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首部直面独生子女家庭健康养老的长篇小说。主要作品还有长篇报告文学《汉鼎之光》,长篇小说《柳暗花明》,散文集《流年未央》,长篇童话故事《小勇士波比》,人物传记《富泽桑梓梦》等,获奖20多项。
本书特色
乔根善把青春献给艰难岁月,把热血献给路桥事业,把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农民工兄弟,把赤子之心献给家乡和祖国。他的创业之举、奋斗之行、坚守之意、奉献之心,是我们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缩影。他身上所体现的各种精神,折射出“中国精神”的光芒。 此外,本书对于激励创业者以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的人生传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引子
第一篇 一条大河波浪宽
第一章 乔河畔,成长的摇篮
第二章 走西口,乔家祖辈的生存抉择
第三章 祖父的人生智慧
第四章 黄河在咆哮
第五章 心中永远的痛
第六章 最初的苦难
第二篇 莫让年华付水流
第一章 鲜衣怒马少年时
第二章 一人木工深似海
第三章 不负韶华行且知
第四章 身无彩凤双飞翼
第三篇 九曲黄河万里沙
第一章 父兄曾是河路汉
第二章 砸掉手中的“铁饭碗”
第三章 带出一支“锹头队”
第四章 来自草原的人生启示
第五章 不信河畔只生“穷”
第四篇 欲渡黄河冰塞川
第一章 天堑变通途
第二章 人生皆苦唯有自渡
第三章 寻找“夹缝”中的商机
第四章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
第五篇 乘风破浪会有时
第六篇 海纳百川心胸宽
第七篇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尾声
后记
节选
《黄河赤子》: 在乔贵发的感召下,乔森坚定地向前走去,融入走西口的人潮中,带着一种求生的渴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当时,走西口的人没有人指引,遇到岔路口的时候,就背过身去,扔鞋子断方向,鞋头朝向哪就往哪走。这种把前路的决定权交给鞋子的做法看似荒唐,却透着辛酸。可见,走西口人在踏上走西口之路的那一刻,就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下赌注。 然而,乔森并没有依靠鞋的指引,而是一路摸索着到了一个当时十分热闹的地方——喇嘛湾。那时的喇嘛湾已经是连接黄河上游黄金水道最重要的水旱码头。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那壮观繁茂的景象永远刻在他的记忆中。 喇嘛湾的繁荣和发展是从咸丰初年开始的。当时,政府招民垦种,大量移民从山西或陕西等地来到这里,居住在喇嘛湾周围的贾浪沟等山沟里的,主要有王、白、邬、薛、董五大姓。当时喇嘛湾建设已初具规模,除最早建成的喇嘛庙外,还有龙王庙、山神庙、观音庙和老爷庙。内地不少商人和手工业者陆续云集在这里。喇嘛湾成为粮食、煤炭、皮毛、药材的集散地。乔森挑着担子登巅俯视,喇嘛湾崖岩壁立,洪流骇浪,响声雷动;两岸鸡犬相闻,绿意盎然,船艇出没,大有世外桃源之气。乔森十分喜欢这个地方。 那么,是什么机缘使乔森来到这个地方呢?在清乾隆年间,乔贵发所创办的“复盛公”成了包头的头号商号。之后,他们以包头为基地,来往于山西与蒙古大库伦(今乌兰巴托)之间。当时从山西祁县到包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货物的运输主要靠毛驴和骆驼驮运。因此,他在半道上设了许多由本家叔伯兄弟负责的中转站,专门为他们的运输队提供食宿及其他服务。喇嘛湾,是乔家从包头向口里运货的必经之路,乔森在这里住下来,负责乔家的航运中转生意。晋商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已经融进乔氏家族后人的血脉中,厚重的晋商文化已经刻下不朽的印迹,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 清朝后期,乔家渐渐衰落,乔氏家族不得不另立门户,各个小家庭各奔前程,散落于全国各地。乔森就在离黄河仅100多米的地方依水而居,后来逐渐形成村落,取名为乔河畔村。 谁能想到,那个擦把眼泪就往外走的穷苦农民乔贵发,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开拓者。至今,包头地区还流传着一句民谣:“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乔森通过走西口在塞外草原上扎下了根。他的三儿子乔厚(乔根善的爷爷)出生后,由于家境殷实,被送去读私塾,成了有学识之人。乔厚在喇嘛湾创立了“万昌永”商号,经营煤炭、私盐、茶叶、皮毛及日用百货等业务。虽无太大的业绩,但保证了乔氏家族正常的生存发展。每年过年,乔家的大门上,总挂着乔家的一副传统对联:“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已;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这也成了乔家的家训。 一曲《走西口》,诠释了当年走西口人的艰辛,记录了走西口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人口迁移事件。走西口,既是一部饱含辛酸的移民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旅蒙晋商通过走西口发家致富,使得晋商成为商帮。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创业,一定程度上将农耕文化带入偏远地区,增进了民族感情,对我国多民族交往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黄河具有“善淤、善决、善积”的特点。乔家勤劳勇敢的先祖毗邻黄河而居,是因为这里气候适宜、位置适中、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在黄河水的孕育和滋养下,一代代繁衍生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