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小虎 张锋利
页数:29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32635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书按照“史论结合;事件与人物结合,突出教育家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编写。中国和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均从学前教育的逻辑起点开始对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顺序编排。本书主要内容均分为古代学前教育活动和思想与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和思想。本书形式新颖、易学,设置了“学习目标”“导入语”“拓展阅读”“相关链接”和“思考与练习”等环节,有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本书既适合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也适合幼儿园老师阅读。
目录
上篇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古代的儿童公育
一、儿童公育的实施
二、儿童公育的机构
第二节 古代的慈幼观念及慈幼机构
一、慈幼观念的发展
二、慈幼机构的出现
第三节 古代的胎教
一、胎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胎教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古代的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早教易成
二、慎择师友
第二节 颜之推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及早施教
二、有教有爱
三、切忌偏宠
四、风化陶染
五、德艺同厚
第三节 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性情顺导
二、量资循序
三、各成其材
四、全面诱导
第三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清末社会的变革
二、西方传教士的学前教育活动
第二节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一、《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三、清末的学前教育机构
第三节 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二、蒙养园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
一、《大同书》
二、学前公育思想
第四章 现代学前教育的演变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思潮的传入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学前教育思潮的发展
第二节 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一、壬戌学制对幼稚园的规定
二、幼稚园的基本模式
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须布
第三节 学前教育机构和师责
一、特色学前教育机构
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
第四节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学前教育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上)
第一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三、论学前教育的意义
四、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六、论艺友制
第二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三、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
四、论幼稚师范教育
第六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下)
第一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三、论家庭教育
四、论幼稚园教育
五、“活教育”理论
第二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三、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
四、论幼稚园的课程
五、课程的内容
六、论师资培训
第七章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1949-1957年)
一、幼儿园及其地位
二、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暂行纲要的制定
三、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1958-1965年)
一、学前教育事业的大起大落
二、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调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前教育(1966-1976年)
一、学前教育事业遭到破坏
二、学前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学前教育(1976年以来)
一、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管理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
三、学前部资培养的层次化
下篇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八章 古代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
二、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三、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
二、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的学前教育
一、中世纪的儿童观
二、教会和世俗的学前教育
第九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论儿童的优生优育
二、论学前教育的分期
三、论学前教育内容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年龄分期
二、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十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幼儿学校的产生
二、保育学校的创办和发展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二、树夏的托儿所
三、母育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巴乌利勒保育所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古代的儿童公育
一、儿童公育的实施
二、儿童公育的机构
第二节 古代的慈幼观念及慈幼机构
一、慈幼观念的发展
二、慈幼机构的出现
第三节 古代的胎教
一、胎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胎教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古代的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早教易成
二、慎择师友
第二节 颜之推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及早施教
二、有教有爱
三、切忌偏宠
四、风化陶染
五、德艺同厚
第三节 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性情顺导
二、量资循序
三、各成其材
四、全面诱导
第三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清末社会的变革
二、西方传教士的学前教育活动
第二节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一、《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三、清末的学前教育机构
第三节 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二、蒙养园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康有为的学前公育思想
一、《大同书》
二、学前公育思想
第四章 现代学前教育的演变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思潮的传入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学前教育思潮的发展
第二节 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一、壬戌学制对幼稚园的规定
二、幼稚园的基本模式
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须布
第三节 学前教育机构和师责
一、特色学前教育机构
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
第四节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学前教育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上)
第一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三、论学前教育的意义
四、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六、论艺友制
第二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三、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
四、论幼稚师范教育
第六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下)
第一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三、论家庭教育
四、论幼稚园教育
五、“活教育”理论
第二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三、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
四、论幼稚园的课程
五、课程的内容
六、论师资培训
第七章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1949-1957年)
一、幼儿园及其地位
二、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暂行纲要的制定
三、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1958-1965年)
一、学前教育事业的大起大落
二、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调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前教育(1966-1976年)
一、学前教育事业遭到破坏
二、学前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学前教育(1976年以来)
一、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管理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
三、学前部资培养的层次化
下篇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八章 古代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
二、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三、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
二、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的学前教育
一、中世纪的儿童观
二、教会和世俗的学前教育
第九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论儿童的优生优育
二、论学前教育的分期
三、论学前教育内容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年龄分期
二、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十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幼儿学校的产生
二、保育学校的创办和发展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二、树夏的托儿所
三、母育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巴乌利勒保育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