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天下有治:长治久安,几千年的不变追求

封面

作者:北京日报社理论部

页数:536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77424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要聚焦中国古代国家“治国”“治吏”“治世”三大核心主题,并透视古代治理背后的隐秘玄机,多方面、大跨度、多视角回望古代中国,是一部写给大众读者的精编版“中国古代史全景式立体书”。本书汇集了国内历史学家、知名学者精讲精评中国古代史重点、热点、疑点、大知识点的95篇很好文章。文章以文史普及为出发点,以专业性为基础,通俗生动、喜闻乐见、可读性强。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读,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常常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社理论部,主办《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多年来,理论部以文会友,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与学者“大家写小文”,发表了众多讲述古代中国的文章,深受读者喜爱。本书作者均为国内历史专家学者,权威专业,颇有建树,包括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科院教授、文史学者……专家荟萃,各展学思。

本书特色

自上古以至晚清,泱泱华夏五千年,中国古代帝王如何治国理政平天下?拨开历史重重疑云,专家学者权威解答。《天下有治》主要聚焦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三大核心主题——“治国”“治吏”“治世”,并透视古代治理背后的隐秘玄机,诸如“人治”“德治”“礼治”“法治”等,全方位、大跨度、多视角回望古代中国,是一部写给大众读者的精编版“中国古代史全景式立体书”。专家云集,多元视角,95篇史学佳作,107幅珍贵插图,一书在手,尽揽精华。 主要特点:大家写小文,文风清正,谈学术不艰涩,揭秘闻不猎奇,求新见不戏说,析事理不玄虚,有知识,有思想,有趣味,有深度,有新意。

1. 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文章以文史普及为出发点,以专业性为基础,通俗生动、喜闻乐见、可读性强。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读,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既有宏观展望,又有微观剖析,大到国计民生,小到生活百态,包罗万象,博采众长,精心编排,脉络清晰,可谓一部讲述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的立体书。

2. 图文并茂,生动有料

文章精心选配了95幅珍贵插图,并在文前配置了12幅古色古香的精美彩色插图,共计107幅插图。精打细磨,图文并茂,尽力确保史书的权威性、专业性、准确性、完整性、丰富性,以成就一场史学盛宴。

3. 专家荟萃,异彩纷呈

文章作者汇集了全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家写小文,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各展学思、各抒己见,本书如同一个百家讲堂,生动鲜活,异彩纷呈。

目录

第一章 治 国

古人眼中的“首都” ………………………………………002

古往今来说“治理” ………………………………………009

“直隶”的来龙去脉 ………………………………………017

古代帝王学的兴衰 ………………………………………..025

古代如何开展“普法宣传” ……………………………031

古代盐贡为何被视为国家命脉 ……………………….036

古代反腐的经验与教训 …………………………………041

历代奢靡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051

古代监察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055

巡视制度:中国历代沿用的监察形式 …………….063

古代回避制度为何越来越严 …………………………..070

中国古代的人口观 ………………………………………..076

古代人口为何呈梯级性增长 …………………………..085

管仲“以商治国”为何不能长久 ……………………093

吴起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099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能够首先崛起 ……………………103

汉初“郡国并行”为何行不通 ……………………….109

《史记》中的外交“史迹” ……………………………..114

诸葛亮为什么在用人上摔了跟头 ……………………120

李世民独特的用人之道 …………………………………124

贞观年间为何盛行“谏诤风” …………………………130

唐朝“永贞革新”:古代治理体系的转折点 ……133

分权制衡:北宋精致的顶层设计 ……………………137

宋朝士大夫的从政精神 …………………………………144

明初“重典治吏”的功过是非 ……………………….150

明朝好老师张居正为什么教不出好皇帝 …………153

清朝政令落实靠什么 …………………………………….157

吏胥勒索:清朝官僚体制的毒瘤 ……………………163

清朝巡按制度为何仅存顺治一朝 ……………………169

清朝反腐有妙招 ……………………………………………174

雍正帝如何将铁腕反腐进行到底 ……………………181

雍正帝是如何整肃书吏的 ……………………………..186

《随手档》:清廷军政核心机密全记录 ……………192

第二章 治 吏

古代贤官“为政第一课” ……………………………….200

古代什么样的人能做御史 ……………………………..204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史 …………………………………208

古代是如何考察官吏的 …………………………………214

古代的考勤制度和业绩考核 …………………………..219

古代官员考绩法为何中看不中用 ……………………223

古代如何处理不作为官员 ……………………………..227

古代的“吃空饷” ………………………………………….233

古代官吏的“普法教育” ……………………………….239

古代官场为何盛行“读书热” …………………………243

“亦师亦吏”的汉朝循吏 ……………………………….248

汉朝如何防范和惩治选官腐败 ……………………….255

中国古代“举报箱”的发明者 ……………………….261

棍打送礼人的南朝廉官顾协 …………………………..264

唐朝考课制度容易出人才 ……………………………..267

唐朝律令严防官员家属腐败 …………………………..274

“弄獐宰相”李林甫的畸形人生 ……………………..278

司马光的用人原则 ………………………………………..282

范仲淹的为官之道 ………………………………………..290

宋朝官员的公务旅行日记 ……………………………..294

北宋官场:处理不好家事也会被撤职 …………….300

整饬吏治,雍正帝不得不做的事 ……………………304

清朝州县循吏为何被称为“亲民官” ………………308

清朝州县官的为政之道 …………………………………312

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 …………………………………….317

清朝皇帝为何特别重视引见制 ……………………….322

清朝特有的官员“年终密考” …………………………327

清朝科考如何限制“官二代”特权 ………………..334

清朝“铁帽子王”其实不“铁” ……………………..340

第三章 治 世

中国古代的“首都圈” …………………………………..348

为什么说县是中国人的老家 …………………………..356

传统家规家训如何立德树人 …………………………..360

古代传统家训“落地”有五大“功法” …………..365

古代家训中的廉政文化 …………………………………371

为什么古人特别讲究家礼 ……………………………..377

古代为何盛行契约文化 …………………………………383

乡贤:古代基层社会的“台柱子” ………………….387

街卒:汉朝都市秩序的守护人 ……………………….393

古代民众如何参与反腐 …………………………………399

中国商业从“末业”到“主业”的逆袭 …………405

上计:古代沿革千年的财政制度 ……………………409

中国古代如何以法抗疫 …………………………………413

古代的防疫与疫苗 ………………………………………..419

古人解决纠纷靠官也靠民 ……………………………..424

唐朝区分“公罪”“私罪”有学问 ………………….427

古代调解息讼“以和为贵” ……………………………431

“以五声听狱讼”:古代独创的司法心理学……..436

古代司法官如何写判词 …………………………………439

古代判词有玄机 ……………………………………………443

唐都长安如何管理社会治安 …………………………..447

唐朝“行卷”:不考知识,考才华 …………………454

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458

宋朝士大夫眼中的“以法治国” ……………………..462

宋朝如何打击制售假药 …………………………………467

宋朝如何治理“豆腐渣工程” …………………………472

宋朝的“环保”理念 …………………………………….479

宋朝如何管理公务接待和公款消费 ………………..482

藏在宋人史料笔记中的价值观 ……………………….487

古代的社会调查 ……………………………………………491

明朝的“人口普查”:户帖制和黄册制 ………….498

明清官场的“打秋风”怪象 …………………………..502

清朝官员坐轿有规矩 …………………………………….508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天下有治:长治久安,几千年的不变追求》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6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