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封面

作者:卢俊勇著

页数:10,265页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97104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念阐释,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意义、现状、对策和展望。第二章本质探究, 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中重新理解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他们的正常社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三章社区改造, 包括家庭、邻里、同辈群体和社会传媒等四大层面。第四章学校重建, 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人员、小班化和家校合作等五大层面。第五章教师培养, 包括农村教师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农村教师应该发挥的角色与功能、农村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农村专家教师的培养。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概念阐释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意义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现状

第三节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改变的对策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展望

第二章 本质探究

第一节 文化困境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起源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化解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经验与学校经验隔离

第五节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经验与学校经验统一

第三章 农村社区改造

第一节 农村家庭环境改造

第二节 农村邻里环境改造

第三节 农村同辈环境改造

第四节 社会传播媒体改造

第四章 农村学校重建

第一节 农村学校课程适应儿童日常生活

第二节 农村学校教学适应儿童日常经验

第三节 农村学校不应该推行全科教学

第四节 专家教学应该在农村学校推行

第五节 农村学校小班化教育的方兴未艾

第六节 农村学校新型家校合作关系创建

第五章 农村教师培养

第一节 农村教师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第二节 农村教师应该发挥的角色与功能

第三节 农村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第四节 农村小学分科与全科教师争论

第五节 农村小学专家教师培养的意义

第六节 农村小学专家教师的本质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节选

  《农村留守儿童日常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四、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内和校外生活统一当前农村教育失败的部分原因是学生在家庭文化中习得的东西与学校要求的东西错位。儿童日常生活经验和方式在学校中被忽略。学校学习的东西总是被视为存在于儿童生活世界之外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专注于零碎知识的记忆,每节课教几个字几个词几句话,传授一点儿语法知识,学生学完一课,便完事,教师讲解,学生静听,讲书、听书、读书便占了学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它使人坐而言,而非起而行,用感官去观察世界,用双手去改变物质,它忽略生活的需要和要求,学生被迫接受教师传授给他的死知识,只动口而不动手和动脑,更没有进一步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养成了儿童书呆子气,双手无用武之地,只是拿来写字和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儿童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学校生活和校外生活本来就应该不一样,学校学习是专门用来学习过去知识的,日常生活是用来学习生活技能的。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分裂的教育是错误的和片面的,没有生命的力量,对儿童的行为不产生影响,最终使农村年轻一代“种田不如老子,管家不如嫂子”。为什么一些人越受教育越偏离了自身固有的直觉?我们看到一些儿童自从上学之后,整天念叨的就是“我不想上学,妈妈,什么时候可以不上学,什么时候才到星期六星期天,什么时候才放假”。为什么有着丰富创造力、鲜明想象力、敏捷记忆力,对周围世界各种现象极为敏感的儿童,在学校学习了两三年后,变得一言不发,对任何事情理所当然,既提不出问题,也不感兴趣?为什么一些儿童对他们感兴趣的动画片上的故事情节和对话能够倒背如流,对故事中的人物记忆犹新,却怎么也记不住语法规则,分辨不清叶脉和叶柄?为什么他们难以记住怎么正确书写英语单词,记不住六加六等于几?苏霍姆林斯基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知识的过程往往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儿童记忆之所以敏捷和牢固,正是由于他们的记忆中注入了鲜明的形象、图画、概念和印象的清澈的溪流。儿童的思维之所以能以精细人微、出人意料而具有哲理性的问题使我们感到吃惊,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这一小溪的生机勃勃的源头的滋润。不让学校大门把孩子的意识和周围世界隔开,这是何等重要的事。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使儿童能意识到思维的法则像一座齐齐整整的建筑物,其样式是由更为齐整的建筑物——大自然——所提供的。”很多学生觉得学校生活毫无乐趣可言,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没有丝毫的关系,校内经验与校外经验是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并没有真正统一起来,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目的。传统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头脑中有一个思维的官能,能够对呈现出来的任何材料进行思维,不管它在思维中的地位和意义如何。与此不同,现代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从已有经验出发,去同化新的经验,新经验只有当在儿童已有经验中发挥作用才具有意义,儿童才会有学习它、掌握它的需要和意愿。因此,农村教学应该同学生的个人经历以及他们实际关心的事物相联系,以便更好地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否则就是外在的强加,或者是以奖励为诱饵或者是以惩罚来威胁。换句话说,农村学校的教学要真正有效,满足儿童兴趣和影响儿童品行,它必须与农村环境相适应,课程与教学的开展,都应该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以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中心。比如,将农村日常生活中的编织、手工、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等劳动类型引入学校,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又可以使学习过程本身更加生动有趣。……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农村留守儿童日常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6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