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导教材编
页数:254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47745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期新大纲《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科目《风险管理》初级考试大纲》编写。本书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命题规律为指导,对考点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地解读,语言简练,帮助考生清晰理解考点的内容和含义以及全面掌握考点知识;通过名师指导栏目,从命题角度、命题形式、命题概率等方面按照考试实情作了严谨的分析预测。同时在知识点的表述上严谨规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其中的关键词记忆法能帮助考生大幅提升复习效率。
作者简介
本书由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导教材编写组进行编写。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导教材编写组是由多位拥有丰富教学、考试培训和命题经验的名师组成的团队。在多年的研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和重难点基础上,精心研发了一套适合考生高效备考的辅导图书,旨在帮助考生攻克考试难点,掌握考试重点,轻松备考。
本书特色
本书紧扣近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对于知识点、高频考点及真题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除了文字内容还配备丰富的教学视频,为考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学习方式。
目录
目录
开篇考情分析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商业银行风险
第二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三节风险管理定量基础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二章风险管理体系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风险治理架构
第二节风险文化、偏好和限额
第三节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第四节风险数据与IT系统
第五节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三章资本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资本定义及功能
第二节资本分类和构成
第三节资本充足率
第四节杠杆率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四章信用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信用风险识别
第二节信用风险评估与计量
第三节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
第四节信用风险控制与缓释
第五节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第六节集中度风险管理
第七节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资产处置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五章市场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市场风险识别
第二节市场风险计量
第三节市场风险监测与报告
第四节市场风险资本计量
第五节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六章操作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操作风险识别
第二节操作风险评估
第三节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第四节操作风险控制与缓释
第五节操作风险资本计量
第六节外包风险管理
第七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第八节反洗钱管理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七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识别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评估与计量
第三节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报告
第四节流动性风险控制
第五节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八章国别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国别风险识别
第二节国别风险评估
第三节国别风险监测与报告
第四节国别风险控制与缓释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九章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声誉风险管理
第二节战略风险管理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十章其他风险管理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交叉性金融风险管理
第二节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
第三节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
第四节行为风险管理
第五节气候风险管理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十一章压力测试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压力测试概述
第二节压力测试情景
第三节压力测试方法
第四节压力测试报告及应用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十二章风险评估与资本评估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总体要求
第二节风险评估
第三节资本规划
第四节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
第五节恢复与处置计划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第十三章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
·应试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精讲
第一节银行监管
第二节市场约束
·章节练习
·答案详解
节选
一、风险与收益、损失的关系真考解读 属于必考点,一般会考2道题。(重点掌握)
项目内容风险与收益(1)风险(特指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或不能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2)收益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开展金融产品交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所获得的盈利。
(3)由于风险的存在,商业银行所获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在风险管理实践中,为了对这种不确定性收益进行计量和评估,通常需要计算未来的预期收益解读1。解读1 预期收益是将不确定性收益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平均值。风险与损失(1)风险并不等同于损失本身。
①风险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
②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
(2)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三大类:解读2解读2必考点: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及灾难性损失的概念。
①预期损失。预期损失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
②非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是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到的较大损失。
③灾难性损失。灾难性损失是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3)商业银行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应对损失:解读3解读3 必考点: 不同损失类型的应对方式,注意区分。
①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②利用资本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
③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如地震、火灾等,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转移风险。
④对于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失,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以规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