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萨拉·梅宁(Sarah Menin
页数:38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635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融合了萨拉·梅宁关于阿尔瓦·阿尔托以及弗洛拉·塞缪尔关于勒·柯布西耶各自长达十年的独立研究成果。书中深入聚焦两位大师的生活与创造,探索二人深植于自然的生活经验对其性格以及心智诸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引发他们对自然进程的痴迷,进而促使他们尝试将这种激情转译至各自的建筑与艺术之中。讨论的结果使人们意识到其中存在着某种纽带,用以联结貌似迥异的建筑形态。这是一个未被探究的领域。只有仔细审视他们各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那一代人对于自然王国的兴趣,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研究。同时,本书还从更深层次解释了他们作为两个人而非建筑师的友谊,以及他们观念的异同。
较之于对两位大师的工作提出一个对比性的评价,本书更希望探讨二人对自然的深挚情感,自然何以成为他们重要的灵感来源,以及他们如何将之渗透进自己思想与作品的核心。通过并置呈现他们兴趣的本源,本书试图勾画出他们各自的本性,继而反过来描述他们作品的共同本质。
作者简介
萨拉-梅宁(Sarah Menin):主攻建筑学专业,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针对阿尔托和西贝柳丝生活与创造性工作的相似之处进行了研究。她以此为题发表论文,并且探讨了阿尔托、勒-柯布西耶、场所构建、心理和创造力模式等内容。1999年她获得利弗休姆特别研究奖学金,研究阿尔托和勒-柯布西耶对自然的兴趣及其创造力模式的相似之处,这成为本书写作的缘起。她曾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与景观学院的教师,讲授建筑历史与理论及设计课程,同时也持续从事建筑设计实践。 弗洛拉-塞缪尔(Flora Samuel):在剑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接受教育并从事建筑设计实践,数年之后开始撰写有关勒-柯布西耶在圣波美的项目的博士论文。作为建筑史与建筑设计教授,她曾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与勒-柯布西耶、精神疗法、文学、神学及哲学相关的论文。她曾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威尔士建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任教于巴斯大学建筑学院;并曾于2009~2013年,出任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目前任教于英国雷丁大学,并于2018年成为首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研究副会长。 李辉: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后取得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硕士与博士学位。曾在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设计机构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后作为研究生导师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文化空间与遗产保护等;主要承担中外建筑史、中国造园史、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空间理论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担任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以攻读博士阶段的研究为基础的专著《金瓶梅建筑研究》,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每年均有论文发表于一类核心期刊。
目录
技术与艺术:自然的纽带?
滋养自然
“裂隙”中的生长环境
设计填平“裂隙”
创造性的潜能空间
想象力的生态
自然的抱持性空间
第1章 人性的一面
母亲以及“足够好的”环境
森林与岩石:物的教育
小结
第2章 自然生长、自然契约:从模式到原则
自主发展的天性
阿尔托的教育
纯净主义、帕伊米奥和言简意赅的艺术
技术时代的古希腊宇宙观
自然形态的统一性、不确定性与潜在可能性
小结
第3章 现代心智的交汇
现代性北移
寻求更温和的现代主义
风雅先知的角色
小结
第4章 光辉的自然书写
培养细胞
中庭与圣母领报:花园与房间的边界扩展
太阳、激情与光
母性、物质与材料
小结
第5章 自然之谜与生命之痛:马丹角与莫拉特赛罗
狂躁激情之外的一切
战争与无助的权宜于自然
原始冥想抑或现代介入:作为精神领地的私人归宿
小结
第6章 作为抱持性环境的精神空间
无以名状的朗香
三位一体:内在与精神之间
小结
第7章 构筑世界:自然、生态与缤纷的形式
作为神圣空间的居所
重塑安居之所
小结
第8章 构筑自然的连接
自然与标准化
社区建筑
自然、房屋与微妙差异的探索
世界重建:1957年柏林住宅展览会
小结
结语 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筑的核心
生长与持续的创造
从古代世界观到现代世界建筑
狂热、多义与想象力的生态
现实主义或理想主义:建筑生长的观念
神圣的(非)安全感与生活纷争的附带问题
自然与潜能空间:“裂隙”与创造的力量
参考文献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