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封面

作者:廖庆喜

页数:9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305635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油菜生产实践出发,系统介绍了油菜作物、油菜生产和现阶段机械化发展概况,油菜种植、收获及产后加工处理等关键环节的相关机械化技术与优选适用装备,以及油菜生产机械化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和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油菜作物简介 1
第二节 油菜生产及机械化概况 3
第二章 油菜种植技术与装备 11
第一节 油菜种植农艺要求 11
第二节 油菜直播机械 14
第三节 油菜移栽机械 24
第四节 油菜生产施肥与施药技术 27
第三章 油菜收获机械 32
第一节 油菜联合收获机 32
第二节 油菜分段收获机械 43
第四章 油菜产后加工技术与装备 53
第一节 油菜籽产后采收技术与装备 53
第二节 油菜籽加工技术与装备 57
第三节 油菜籽加工新技术与装备 63
第五章 油菜生产机械化农机农艺配套技术 69
第一节 油菜种植农机农艺配套技术 69
第二节 油菜收获机械农机农艺配套技术 74
第六章 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 76
第一节 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与展望 76
第二节 油菜生产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78
思考题 81
主要参考文献 82

节选

第一章 绪论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是油菜的起源地之一,种植历史已有几千年。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但由于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其生产成本高、效益低,这已成为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一节 油菜作物简介   1. 油菜类型与性状   油菜按类型可分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白菜型分为北方小油菜和南方油白菜;芥菜型分为大叶芥油菜和细叶芥油菜;甘蓝型原产于欧洲,适应性广。三种类型油菜的主要性状如表1-1和图1-1所示。   表1-1 油菜三大类型主要性状比较   图1-1 油菜的三大类型   1. 花正面;2. 花侧面;3. 叶   2. 油菜经济学价值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还兼具饲料、绿肥、蔬菜、能源、旅游、蜜源等多个方面的价值。油菜籽含油量40%~50%,人工培育的油菜新品系含油量已突破50%。油菜籽榨油后的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8%~40%,且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大豆,是很好的高蛋白饲料资源。青贮饲料油菜作为一种冬季高产优质的补充饲草料,对解决养殖业冬季缺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油菜根系分泌的硫甙物质可控制土传病害,是重要的养地作物。油菜叶片在收获前全部归还土壤,变成了有机肥,油菜作为绿肥翻压腐熟后,可使土壤质地疏松、土质肥沃,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有利于后茬农作物产量的增长。油菜菜薹可作为蔬菜食用,甘蓝型油菜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油菜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是制取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之一,一些发达国家用低芥酸菜籽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并成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芥酸菜籽油是环境友好、品质优良的工业用油脂。此外,油菜还是花期最长的大田作物,花蜜资源极为丰富,且极具观赏价值,发展观赏油菜延伸了油菜产业链,将油菜种植与旅游景点和自然风光相协调,可走出一条以旅补农、以农促旅的农旅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形成休闲旅游与油菜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节 油菜生产及机械化概况   1. 油菜种植和分布情况   中国是油菜的起源地之一,已有几千年种植历史,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1978年之后,随着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和高产栽培、菌核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如图1-2所示。但国外廉价油料及其制品的大量进口,严重冲击了我国油料市场,加上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油菜生产综合效益显著下降,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2005年以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3年下滑,2007年达到低谷(图1-2)。为此,我国于2008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油菜生产的扶持政策,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恢复性增长,目前保持平稳的增长趋势,2014年油菜播种面积达到7588千公顷,产量达到1477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图1-2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   我国油菜种植遍及各地,北至黑龙江,南迄海南岛,西起新疆,东抵沿海各省,从东部平原到青藏高原都有油菜种植。因为油菜种植区域极其广泛,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油菜播种期和收获期不一致,一年四季都有油菜在田间生长,所以形成了我国油菜品种、栽培制度和栽培技术的多样性。总体上,我国油菜种植区域可划分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两大区,其中冬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0%左右,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份,一般9~10月播种,次年5月收获;春油菜种植区主要包括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区域,一般4月播种,9月收获。   从2014年各省(市、自治区)油菜播种面积和油菜籽产量的比例可以看出,湖北、湖南、四川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0%,安徽、江西、贵州、江苏和河南在5%以上,如图1-3所示。   图1-3 2014年我国油菜产区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   2. 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意义   1)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图1-4为2008~2014年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从2008至2014年呈上升趋势,其中,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长了近17个百分点,机耕水平增长了近23个百分点,机播水平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机收水平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但与德国、法国等国相比差距较大,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法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高,20世纪30年代就拥有油菜播种、移栽、收获等农机具,70年代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机械化,80年代已实现油菜种植、收获、清选、加工等全程机械化,并已逐渐开始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技术实现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与精准作业管理,机械化、信息化技术普及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图1-4 2008~2014年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从不同区域来看,我国北方春油菜区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南方冬油菜区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在12个南方冬油菜主产省市中仅湖北省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如表1-2所示。油菜机械化水平程度低、技术层次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瓶颈。   表1-2 2014年我国油菜主产区机械化水平   2)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途径   1978年以来,我国油菜单产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快速增长,2005年之后稳步增长,2014年单产达到1950kg/hm2,如图1-5所示。   从表1-3可以看出,世界主要油菜生产国如德国、法国、英国油菜单产均高于我国,以2012年的油菜单产排序,我国排名第12位,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是德国单产的一半;单产较高的多个国家均实现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表1-3 世界主要油菜生产国油菜单产   图1-5 我国油菜单产情况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6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