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鄂尔多斯草原与纳米结构SiO2

封面

作者:李敏,钟永安 著

页数:183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111769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鄂尔多斯草原(ORDOS GRASSLND)从植被地理学和植被生态学来划分,它包含着:典型草原(Steppe)、荒漠草原(Desert Steppe)和草原化荒漠(Steppe Desert)三种草原类型,是覆盖鄂尔多斯高原地带性植被的总称。人们习惯性的,大众化的昵称鄂尔多斯草原,从广义上来说,她概括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内涵,例如生物、地理、地质、生态、植被、草原、环境、地下和地表资源外,尚有古人类、考古文化、历史、人文学等综合含义。据此,鄂尔多斯草原与鄂尔多斯亦可以说是相关语、同义语。
昔日,关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研究工作,前人都已做了大量、富有成果的贡献,是值得学习的。如今是21世纪伊始,国家提出了西部地区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同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启动了生态工程,有针对性地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因地制宜地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和禁牧舍饲等一系列措施。面对这些新情况,要逐步地转向半舍饲、舍饲,从而以人工饲草基地为基础的现代化舍饲畜牧业先进生产方式,要结束千百年传统落后和粗放的放牧方式,使草原畜牧业飞跃进到生态系统循环中,达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的境界,是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的、细致的、长期的工作的。

相关资料

  1 鄂尔多斯草原的光辉与探索——科学家、学者、领导与先进者们的足迹
  广袤的欧亚草原带,西起多瑙河下游,跨越匈牙利、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境内,经过蒙古高原,一直绵亘到松花江——辽河中游的东北大平原,这是世界的草原带。绵延21000多公里。在其下方亚细亚中部东端,在荒漠和草原伸扩、镶嵌交汇处,鄂尔多斯高原(ORDOSPLATEAU)矗立在此处。
  内蒙古高原被阴山山脉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南边的称为鄂尔多斯高原,她又被黄河从西、北、东三面所围绕,南接黄土高原,与陕西省榆林地区接壤。西邻宁夏回族自治区与阿拉善盟,北接巴彦淖尔与包头、呼和浩特,东隔黄河与乌兰察布盟和山西省雁北地区相望,位于北纬37°38’~40°52’和东经106°27’~111°28’,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而内蒙古境内的鄂尔多斯及乌海市,总面积88452平方公里。境内北有库布齐、南有毛乌素两大沙漠相互呼应,形成独特的高原景观,是一个神秘而富有探索性的古老台地,又是我国西北部,一个相对完整而又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她面对西、西北接连不断的古尔班通古特、塔克拉玛干、巴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察布和等大沙漠所迫,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风沙活动更为频繁,加上地质的基质松散,人为不合理的利用,使该区沙漠化现象更为举世瞩目,驰名中外。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干旱、频繁的风沙活动、醉马草(毒草)灾害严重和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自古以来,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统治者。到了近代,她的内在魅力,更为吸引着国内、外科学家、学者、传教士和探险者们的探索。而草原及其科学的兴衰和发展,事实上不只是单一的自然科学领域之功。而是很重要与社会科学关联。
  ……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源自鄂尔多斯草原及后50多年来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特别是牧草生物化学、纳米结构SiO2的成果,以飨读者。书中重笔追溯19世纪以来,曾为鄂尔多斯高原做出贡献的国内、外科学家、学者、传教士、领导和先进的劳动者们的事迹。对于草地沙漠化、草地退化的问题提出分片、分类重新建立灌木草场的治理,作为改良鄂尔多斯草原的主攻策略。

目录

1 鄂尔多斯草原的光辉与探索2 草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和重建灌木草场与利用3 鄂尔多斯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4 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L.)Moq.)的初步研究5 草地利用和改良6 草原地区植物缺铁病初步研究7 草地生态系统中矿物质营养循环8 草地生态生物化学概论9 牧草种子现代化生产体系的探讨10 包衣种子加工11 Hedysarum mongolicum Turcz.——An Important Protein Resource Legume On Dry Sand Land12 硒与生物膜13 中国农业大学牧草种子实验室的兴建特色、意义和中美合作项目的作用与贡献14 结缕草资源的利用现状及研究方向15 草坪养护管理的新纪元一植物保健系列产品的实施前景16 天目丝(TMS)草坪增抗剂的原理与应用17 生物矿化纳米结构材料与植物硅营养18 Silicon Induced Cadmium Tolerance of Rice Seedlings”19 细胞壁模板诱导介观尺寸生物SiO2材料合成20 植物体内的纳米结构SiOz21 Synthesis of ordered Biosilica Materials(有序二氧化硅材料的合成)22 生物源的纳米结构SiOz23 Biosilicified structures for cooling plant leaves:A mechanism of highly efficient midinfrared thermal emission致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鄂尔多斯草原与纳米结构SiO2》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5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