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熊剑平
页数:232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62278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其创作的旷世奇书《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诸多行业精英的案头宝典。本书以通俗流畅的语言讲述了孙武从一名普通的贵族后裔,一路进击终成“兵家至圣”的传奇经历;也通过对《孙子兵法》等相关史料的深入剖析,阐释了兵圣孙武的制胜谋略及其现代意义。此外,作者本人长期在国防科技大学任教,专研中国军事史,对孙武其人其书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非常不错性和读者号召力。
作者简介
李文军
熊剑平,安徽巢湖人,军事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军事史和《孙子兵法》。著作有《新研究》《中国兵学通史·明清卷》《权力的掌控:军机处》《锦衣卫:畸变的国器》《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古代谍战史话》等。
本书特色
☆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军事史和《孙子兵法》,著述权威经典。 ☆本书依托《法律讲堂》(文史版)栏目资源,文风轻松愉快,与电视节目可以形成良好补充呼应。 ☆本书以《孙子兵法》为切入点,以生动事例详细讲解了作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对现实社会及人生、职场的重要意义。
目录
(一)南下吴国,创作兵书…………………………………………………………………………… 4
(二)吴宫教战…………………………………………………………………………………………. 10
(三)伐楚献谋…………………………………………………………………………………………. 16
(四)用奇谋,胜强楚……………………………………………………………………………….. 22
(五)不朽名篇与人生结局…………………………………………………………………………. 28
第二章 治军之道………………………………………………………………………………………….. 35
(一)护军法,振军威……………………………………………………………………………….. 35
(二)恩威并施,赏罚结合…………………………………………………………………………. 41
(三)五德与五危……………………………………………………………………………………… 47
(四)安国全军,国之辅佐…………………………………………………………………………. 53
(五)上下同欲者胜…………………………………………………………………………………… 59
第三章 保密之法……………………………………………………………………………………………. 65
(一)保胜机,保打赢……………………………………………………………………………….. 65
(二)保密有法,泄密严惩…………………………………………………………………………. 71
(三)保密也需讲策略……………………………………………………………………………….. 77
(四)明利害,筑防线……………………………………………………………………………….. 83
第四章 用间之策……………………………………………………………………………………………. 89
(一)之利器……………………………………………………………………………………… 89
(二)小成本,大收益……………………………………………………………………………….. 95
(三)找准方向找准人……………………………………………………………………………… 100
(四)智商是基本要求……………………………………………………………………………… 106
(五)五间俱起,多路出击………………………………………………………………………… 112
(六)重视反间,因势利导………………………………………………………………………… 118
(七)亲近、信任是基础…………………………………………………………………………… 124
(八)仁义也能成帮手……………………………………………………………………………… 130
第五章 制胜之道………………………………………………………………………………………….. 135
(一)算清楚,别盲动……………………………………………………………………………… 136
(二)情报先行,力求先知……………………………………………………………………….. 141
(三)多侦察,细分析……………………………………………………………………………… 146
(四)争胜地,避险地……………………………………………………………………………… 152
(五)地理与战略……………………………………………………………………………………. 158
(六)谋与力………………………………………………………………………………………….. 164
(七)速战速决,久拖成害……………………………………………………………………….. 169
(八)全力以赴争主动……………………………………………………………………………… 175
(九)避实击虚,追求效率……………………………………………………………………….. 180
(十)破常规,以奇胜……………………………………………………………………………… 186
(十一)以迂为直……………………………………………………………………………………. 191
(十二)权衡利害,辨别得失…………………………………………………………………….. 197
(十三)火攻助力……………………………………………………………………………………. 202
(十四)安国全军,慎重求战…………………………………………………………………….. 208
节选
孙子重视保密工作,尤其强调战争决策前后的保密工作。孙子强调,在这一关键时期,一定要把保密工作做好,严守军事机密,作战计划这些,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孙子不仅强调战争决策前后的保密,更重视情报战线的保密工作。尤其是在间谍活动中,更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孙子为什么就情报工作特别强调保密的重要性,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孙子非常重视情报先行,认为这对战争决策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有了可靠的情报,才能有合理的决策。所以,《孙子兵法》中有很多篇幅是在讨论情报工作。情报战线,尤其是间谍工作,也确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隐蔽战线的特殊性。在隐蔽战线,隐蔽就是它的特殊性。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孙子所处时代,主要靠人力来搜集,主要靠间谍靠侦察兵去刺探和搜集。悄悄地派出,悄悄的行动,悄悄地刺探对方的作战计划、进兵方向、投入兵力等。没有高科技手段,没有雷达和先进侦察设备的年代,主要是依靠人力情报。悄悄地隐蔽起来,潜伏在对方阵营,悄悄地搜集。敌对方的作战行动计划这些,凭什么给你,也不可能给你,所以只能依靠智慧,开动脑细胞,巧妙地窃取。这种情报工作,当然是明显带有隐蔽性质,需要偷偷摸摸的进行。孙子强调“上智为间”[1],必须是聪明的人才能去做间谍。
你去搞别人的情报,别人也会搞你的情报。而且,当你去刺探别人的情报时,别人一定也会把自己这边的军事机密当成宝贝一样藏起来。即便是没有密码锁和保险柜这些,也一定要守好了,不让别人窃取。所以,从情报学角度来看,情报与反情报不可分割,二者表面上看相互对立,实际上相辅相成。始终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今天的反情报,有学者分为三种类型:拒止、侦查和欺骗。[2]所谓拒止,强调的就是保密。保密始终是情报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既然有对方的间谍来窃取,高智商的间谍来偷,保密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人说,在古代社会,没有高科技手段,没有先进的雷达和侦察设备这些,我们把这些个军事机密藏着掖着,锁在柜子里,再派一些武功高强的人把住门,不就是高枕无忧吗,这不是什么难事。未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间谍有他们的高招,总在想方设法地找上门来。窃取对方的核心机密,也是间谍的首要任务。所以,孙子高度重视反情报,高度重视保密,十三篇兵法从多个角度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对保密的具体展开之法也进行了探讨,与现代情报学所说的“拒止”,有不少契合之处。
孙子尤其对情报工作和间谍工作的保密,有非常突出的强调。《用间篇》中说,“事莫密于间”,正是在强调这一点。一方面,始终有间谍虎视眈眈的想着搞到你的情报,另一方面,还会有涉密人员马虎大意,把秘密给泄露出去。尤其是接近核心机密的人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泄密。做好保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代典籍《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小故事,也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身边人泄密的事,在春秋时期齐国宫中发生,齐桓公手下一个叫东郭牙的泄密了。
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密谋着攻打莒国,但是作战计划还没正式宣布,消息却已经四散传开。这仗就没法打了。春秋初期的齐国,基本是处于老大的地位。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是齐桓公。管仲是一位名相,很有能力。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桓公是率先称霸诸侯。想收拾谁,就收拾谁。但是,作战计划泄露了,这仗就没法继续了。齐桓公非常生气,下令立即进行调查,看看是怎么泄密的,是谁把作战计划透露出去的。经过一番调查,原来是东郭牙散布出来的。这就让齐桓公非常不解。因为齐桓公和管仲在商议的时候,东郭牙并没有在身边,他们的谈话内容别人都不知道,按理说东郭牙是没机会窃取到这些机密内容的。
再进一步追踪调查就发现,东郭牙确实没有偷听到他们二人的对话,而是凭着眼睛远远“看出”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在进一步追问之下,东郭牙说出了其中实情。东郭牙说,人在不同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表情,比如说钟鼓之色、居丧之色、兵革之色等等。那天,我远远地看见国君和管仲在高台上商议事情,表现出一脸怒容,举手投足之间,都明显带着一种忿忿之情,其实就是兵革之气。所以,这是要打仗了。而且,我看到齐桓公嘴巴张着的嘴型,正好是个“莒”的嘴型,手臂也抬着,正好指向莒国那边。我琢磨着,现在诸侯中不听齐国招呼的,不正是莒国吗?所以我就把自己的这个判断结果说了出去,没想到说中了,不慎造成了泄密事件的发生。
这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东郭牙这个人,不只是《吕氏春秋》有记载,《新序》这些书都曾提到他。从古代典籍可以看出,东郭牙也曾是齐桓公身边重臣,还在背后嘀咕管仲,说他的坏话,但应该不是莒国的卧底。
那么,他为什么要泄密,单纯是逞能吗?东郭牙因为这次泄密受到了什么处分,是警告,还是记大过,还是撤职,史料没有记载,我们也都无从知道。且不管这些内容,我们仅从这个故事也已经能够看出,保密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吕氏春秋》的作者也是这么总结的:“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3]齐桓公和管仲已经是很会隐藏,但是作战机密同样泄露了出去。因此,对于保密工作,一定需要给予格外重视。 [1] 《孙子兵法·用间篇》。
[2] 高金虎:《反情报措施研究》,《保密科学技术》,2013年第6期。
[3] 《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