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页数:14700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06508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为作家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而且还在评论文章中旗帜鲜明地传达出她的女权倾向。 《伍尔芙日记选》集中收选了伍尔芙在1918-1941年间的日记。这些日记不仅是伍尔芙日常生活和经历的记录,也是她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的记录。日记既反映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情绪和创作倾向,同时还流露出作品对于作家心灵的撞击与“折磨”。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日记选,它为读者了解伍尔芙的生活和创作提供了一幅艺术创造的非同寻常的心理学图景。 《波德莱尔散文选》内容简介:波德莱尔系法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他以诗集《恶之花》轰动法国诗坛,为诗歌史揭开了新篇章,被誉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波德莱尔散文选》收录了波德莱尔一生创作的较为重要的散文作品,分为“巴黎的忧郁”、“葡萄酒与印度大麻”、“人造天堂”、“真情实录”四大部分。 在这些作品中,波德莱尔以其独特的(一反传统的)审美观点及审美方式来直视社会现实,以较《恶之花》更自由、更细腻、更辛辣的形式与文笔,描摹了当时畸形的巴黎社会。同时,他还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那些为摆脱痛苦,而以葡萄酒、印度大麻,即以虚妄和颓废,为自己营造天堂——人造天堂——的人们的精神世界。 波德莱尔的散文,优美、感人、深刻。它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副内心的图像,生活在大城市的一个灵魂的赤裸裸的图像、一个大城市的灵魂的赤裸裸的图像”。 《波德莱尔散文选》为散文爱好者及研究者了解波德莱尔,认识当时病态、畸形的人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内容简介:曼斯菲尔德是我国读者所熟悉的英国小说家。她的书信和日记既是一个善良、敏感的女作家内心世界的自述,又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作家独具风韵的笔调在她的书信和日记中,表现得更加自如。记叙大自然的风光,抒发个人偶得之感慨,并非着意写来,却处处妙笔生辉。 这是一部具有文学和学术双重价值的著作。 《泰戈尔散文选》内容简介:泰戈尔是一位极富东方理性色彩的文学大师。如果说他用诗歌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理想国,那么,散文则是他灵魂家园所栖息的一片净修林:对邪恶的鞭挞,对弱者的同情,对纯净自然与美好人生的挚爱和向往无不给人以宗教般的震撼与感染;清淡洒脱、俊逸安详的笔墨更使他的散文透出一股哲人之气,往往使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归依和眷恋。 《泰戈尔散文选》精选了泰戈尔创作于不同时期的60篇散文作品.系泰戈尔散文的第1个中译本。 《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内容简介:高尔斯华绥是英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在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高尔斯华绥的散文题材丰厚,视野宏阔,叙事不拘一格,《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共收人了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四十九篇。
作者简介
百花文艺出版社,始建于1958年8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文艺出版社之一。郭沫若先生欣然为之题写了社名。编辑出版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艺书籍,并以散文、小说为重点,而散文书刊的出版,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特色。1994年荣获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光荣称号。回眸四十年,展望新世纪,百花文艺出版社必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继承40年优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迎接更大的挑战,创造未来的辉煌。
相关资料
◆国内出了她的大部分作品。日记记录伍尔夫1918年到1941年的点点滴滴,读本书是了解作者心路历程的最好方式。这本书的品相非常好。
——hansong《伍尔芙日记选》
◆契诃夫的小说是文学中的经典,读他的手记进一步了解其人,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chdkch《契诃夫手记》
◆因为海伯利安,买来熟悉熟悉济慈。推荐结合电影一起还原这位年轻诗人
——arbenno1《济慈书信选》
◆ 儒勒?列那尔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别具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凝炼,犀利,冷隽之中含着热情,质朴而富于幽默感。
——ami《列那尔散文选》
◆德富芦花优美的文风 让人陶醉啊,很喜欢的一本书
——djgrace《德富芦花散文选》
◆充满爱的心灵,无以伦比的技巧,热爱生活以及祖国的态度,从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书中,我读到的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更多的是一颗伟大的心灵。
—— jl197779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新译》
◆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引发很多思考,让人受益匪浅,强烈推荐!值得购买!
—— 欧莱雅男士《培根论说文集》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本,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 1995年3月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 由贾植芳等翻译家、学者翻译
★ 荟萃纪伯伦、卢梭、歌德、爱默生、屠格涅夫、岛崎藤村等共50位外国世界大师级作家
★ 装帧简洁、翻译优良
《外国名家散文(套装50卷)》主要包括了屠洛涅夫散文选、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史蒂文生游记选、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蒲宁散文选、米什莱散文选、拜伦书信选、勃留索夫日记钞、赫德逊散文选、普里什文随笔选、哈兹里特散文选、波德莱尔散文选、德富芦花散文选等50册。
本系列不仅受到国内出版界、读书界、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而且推动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与出版的繁荣。著名作家萧乾评价说:“散文振兴,‘百花’功不可没。
分册介绍
《爱默生散文选》(美)爱默生 著,姚暨荣 译
被人们看作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领袖的爱默生,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他倡导“超验主义”;他崇尚自然,渴望自然,主张人们“归隐”自然,以期达到那种道德的高尚境界——德性情感。
爱默生的大部分文章足由演讲整理而成。《爱默生散文选》收选了他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十二篇,基本体现了他的思想精髓和文风。
著者简介
爱默生(1803-1882),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他的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不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具有鲜明的风格。
《歌德散文选》(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著,陈宗显 译
本书系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的散文选集,包括游记、传记片断、书简、杂著等28篇。这些散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歌德的生活经历和内心历程,文字隽永,富有哲理性。这些作品大多为首次译成中文,对于中国读者进一步亲近和了解这位文学大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者简介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德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著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
《卢梭散文选》(法国)让-雅克·卢梭 著,李平沤 译
《卢梭散文选》选译了二十七篇卢梭的散文,其中大部分系第一次译成中文。这些作品较全面地概括、反映了卢梭的思想脉络及心灵与性格。卢梭曾以其真诚的《忏悔录》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他的《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等也同样引起强烈的反响。然而卢梭却是不幸的,他虽因写作而著名,可写作却使他屡经坎坷。于是,孤独、寂寞的卢梭总是在倾述,一方面阐述他的思想观点,一方面倾述他的心灵,以渴望世人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著者简介
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共和国(今瑞士日内瓦)的一个贫苦家庭,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他由姑姑抚养。短暂的学习生涯结束后,从十几岁开始闯荡社会,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家庭教师……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卢梭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等地。1778年卢梭在巴黎逝世,4年后,他的自传《忏悔录》出版。1794年卢梭的灵柩被移葬至先贤祠。
《罗兰·巴特随笔选》(法)罗兰·巴特 著,怀宇 译
本书将罗兰 巴特的一些重要随笔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分为“写作的零度”、“神话”、“批评与真理”、“S/Z”、“阅读的快乐”、“自述”、“恋人絮语”、“符号王国”、“杂录”等九辑。书中再现了作者当年将符号学引入文学领域,并形成文本解构主义的过程。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罗兰 巴特各个时期著作的选集。对于罗兰 巴特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是第一之书。
著者简介
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被认为是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有才华的散文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其影响所至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罗斯金散文选》(英)约翰·罗斯金 著,沙铭瑶 译
罗斯金是英国19世纪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艺术评论家。他的散文长于说理,精于分析,工于描绘,作品内容大多是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重大问题及现象的思考和评述,其深邃的思想,非凡的气度,鲜明的爱憎,博大的情怀往往使人在获得教益的同时而生发高山仰止、大河奔流之慨叹。 本书从罗斯金的代表作《芝麻与百合》、《野橄榄王冠》以及《现代画家》等著述中选译了部分经典之作,共计10篇。
著者简介
约翰·罗斯金(1819-1900),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据说其著作《留给这个后来者》(Unto This Last)曾对甘地产生过影响。
《培根论说文集》(英国)弗朗西斯·培根 著,高健 译
本书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培根的散文名著,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该文集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散文59篇,另有其名篇《四偶像》和《所罗门院》。是目前国内培根散文的最完整译本。
著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他推崇科学、崇尚知识,一生追求真理。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培根随笔集》等。《培根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
《尼采散文选》(德国)F.W.尼采 著,钱春绮 译
本书选译了尼采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看这个人》、《善恶的彼岸》等重要篇章。
著者简介
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文体家。他那诗意浓郁、思想深邃、文笔犀利的哲学著作,也是独具一格、富有寓意和隐喻的优美的哲理散文诗。其作品充满先知式的训示和反传统的叛逆性,有极大的魅力,影响了世界文坛上许多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的创作。
《席勒散文选》(德)席勒 著,张玉能 译
精选了席勒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美学思想和语言艺术风格。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渊博知识和复杂内心世界的哲学家、史学家、美学家。席勒的散文更是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雄辩的语言和恢宏的气度而为世人所称道。
著者简介
席勒(1759-1805)是德国文学史上与歌德齐名的大诗人、大剧作家和美学理论家。他著名的诗作为经贝多芬谱曲后唱遍全世界的《欢乐颂》,此外他还有一些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谣曲,也受到后世广泛的重视。
《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选》(俄)B.P.阿斯塔菲耶夫 著,陈淑贤,张大本 译
阿斯塔菲耶夫是一位享誉当代俄国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瑰丽多姿。无论是宁静清新的田园情趣,还是泥泞坎坷的人生之旅,在他那充满爱心的笔下往往都具有一种牧歌般的情调和韵律,令人陶醉,耐人咀含。《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选》选译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树号》和《俄罗斯田园颂》,共计59篇。
著者简介
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苏俄著名小说家、散文家,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个农民家庭,作品多取材于自身经历,被认为继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然文学传统,并创造出将小说、道德思辨和抒情散文熔于一炉的独特风格。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新译》(俄罗斯)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著,潘安荣 译
巴乌斯托夫斯基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前苏联作家。在前苏联文学界,巴乌斯托夫斯基以抒情散文独树一帜,影响至今不衰。
本书选译了巴乌斯托夫斯基1935一1964年,即其创作成熟时期的24篇散文作品,基本代表了作家富有浪漫情调的特殊风格。
著者简介
巴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卫国战争时期他当过战地记者。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玫瑰》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 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蒙蒙的黎明》、《一篮云杉果》等。
《布罗斯散文选》(美)约翰·布罗斯 著,林荇 译
本书系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罗斯的散文选集。布罗斯的作品传达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正如布罗斯所体味到的:“……时间不过是现象,……生活只在感觉中存在……”我们穿梭在自然之中;我们在自然之中流动,而自然中万物将它们自身的韧性和力量注入到我们体内,使我们充满活力。
著者简介
约翰·布罗斯(1837-1921),在美国,布罗斯被视为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传人。然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同他的精神导师爱默生一样,布罗斯也十分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因此,他的作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随处可见的便是返瑛归真。他经常以果农、猎人、渔夫、诗人、散文家、博物学家等多重身份去观察自然、描述自然,他笔下的自然,诸如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都轻灵活泼,充满情趣.充满生机。让人感觉到作者与作品都已与大自然紧紧融合在了一起。
《德富芦花散文选》(日)德富芦花 著,陈德文 译
德富芦花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他的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即由林纾译成中文。
德富芦花的散文曾在日本文坛产生过深远影响,被誉为进行美感教育的范文。
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巡礼纪行》、《蚯蚓的戏言》、《红叶之旅及其他》四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散文文学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理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著者简介
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原名叫德富健次郎,芦花是其笔名,据说取自中国宋人诗句“天南地北年年客,唯有芦花似故人”。他出生于日本熊本县的名门士族,后来在《国民新闻》上连载小说《不如归》,引起巨大反响,声名鹊起。翌年,他将多年来发表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结集出版,题名为《自然与人生》。这本散文集出版后,又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先后印刷370余次。芦花一时名噪文坛,被誉为自然美的发现者和浪漫主义的自然诗人。
《赫德逊散文选》(英)威廉·亨利·赫德逊 著,林荇 译
赫德逊是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以散文为主。
他从小生长在草原牧场上,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热爱自然,经常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所以,他的散文中最迷人的部分是他对大自然和鸟类的描写。这些小生灵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使读者进入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境界,和作者一起陶醉在鸟语花香之中。
著者简介
威廉·亨利·赫德逊(1841-1922),著名英国作家和博物学家。出生于阿根廷布宣诺斯艾利斯附近,1869年迁居伦敦。主要作品有《鸟和人》《迈纳尔与飞鸟》《鸟界探奇》《绿厦》等。 倪庆饩(1928-2018),湖南长沙人,著名翻译家,笔名“孟修”“林荇”等。南开大学教授,出版译著近30部,在中国翻译史和英美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发表论文多篇。代表作有赫胥黎《水滴的音乐》,赫德逊《绿厦》,史蒂文生《巴兰特雷公子》,还有理论著作柳无忌《中国文学新论》等。
《列那尔散文选》(法国)儒勒·列那尔 著,徐知免 译
儒勒·列那尔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别具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凝炼,犀利,冷隽之中含着热情,质朴而富于幽默感。《列那尔散文选》选择了《自然记事》、《胡萝卜须》、《日记》等三部分散文作品,待您细细品味!
著者简介
儒勒·列那尔(1864—1910),法国19世纪末期著名文学家,龚古尔学院成员,代表作有《胡萝卜须》《自然纪事》等。列那尔的作品精致、凝练、犀利,用字不多但极其讲究、无斧凿痕迹。他一直在法国的乡村生活,喜欢亲近孩子和大自然,作品中有着淡淡的田园风韵以及孩子般的返璞归真。
《米什来散文选》(法)儒勒·米什莱 著,徐知免 译
本书作者系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他一生著作等身,《米什莱散文选》即是从其l2本著作中选译出的散文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风格鲜明,既有关于山、海、鸟、虫等自然风物的生动描写,又有以哲理和写人为主的历史散文,充分展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著者简介
儒勒·米什莱(1798—1874),法国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成绩卓越,被学术界誉为“法国早和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还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代表作有《法国史》《法国大革命史》《论人民》等。
《史蒂文生游记选》(英国)史蒂文生 著,倪庆饩 译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史蒂文生,以其独具风格的小说创作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史蒂文生游记选》译介的是他的两部游记散文:《驱驴旅行记》和《内陆航行记》。这两部游记饶有风趣地记叙了作者沿水、陆两途在比利时和法国旅行的生活。沿途的秀美景观、风土人情和作者的愉悦之情跃然纸上,使人读后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一起陶醉在大自然中一样。
著者简介
史蒂文生(850-894),生于苏格兰的首都爱丁堡,7岁进爱丁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不久便改学法律,25岁当上了律师,但他真正的兴趣在文学的创作。6岁时便开始写文章登在爱丁堡大学杂志上 进大学后更显其文才。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以多愁多病身,却成了多才多艺的全才。
《济慈书信选》(英国)约翰·济慈 著,王昕若 译
济慈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可与拜伦、雪莱齐名,其诗作同样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影响。济慈英年早逝,存世不多的书信是研究其生平、思想和创作的珍贵史料,同样它们也是难得一见的优美散文。
《济慈书信选》共收入了济慈写于不同时期的各类书信一百一十余封。
著者简介
济慈(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英国杰出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的诗充分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伊莎贝拉》《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无情的妖女》等。
《里尔克散文选》(奥地利)马·里尔克 著,绿原、张黎、钱春绮 译
里尔克是伟大的神学诗人,而他的散文也带有诗性的特征,《里尔克散文选》收录了里尔克最重要的散文和随笔,分为四个部分,即美术评论、文学评论和书评、随笔和散文诗以及部分书简。如果说里尔克的诗歌是晦涩难懂的,那么他的散文和随笔,或许能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他对于美和艺术的看法,以及他对于上帝(存在)的沉思。
著者简介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于布拉格,伟大的德语诗人,代表作有《马尔特手记》《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
《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英)曼斯菲尔德 著,杨阳、印京华、陈晓莉、孙怡青、孙晨、陈家宁 译
曼斯菲尔德是我国读者所熟悉的英国小说家。她的书信和日记既是一个善良、敏感的女作家内心世界的自述,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家独具风韵的笔调在她的书信和日记中,表现得更加自如。记叙大自然的风光,抒光个人偶得之感慨,并非着意写来,却处处妙笔生辉。 这是一部具有文学和学术双重价值的著作。
著者简介
曼斯菲尔德(1888年10月14日-1923年1月9日)是一位新西兰著名短篇小说家,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她以细腻的情感描写、简洁却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而闻名。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受到契诃夫的影响,但她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开创了现代短篇小说的新方向。
《拜伦书信选》(英国)乔治·戈登·拜伦 著,王昕若 译
拜伦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诗坛巨人,他那饱含激情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充满戏剧性的一生更为后人留下许多难解之谜。
拜伦的书信也像他的作品一样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这些内容丰富、情感允沛的书简,不仅可以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而且可以使我们摸着伟人的脉搏谛听那颗怦然跳动的心。
著者简介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拜伦积极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勃留索夫日记钞》(俄罗斯)瓦列里·勃溜索夫 著,任一鸣 译,贾植芳 校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勃留索夫日记钞》是一本既有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又有独特的文学风格的散文体作品。作者瓦 雅 勃留索夫(1873—1924),作为一个跨越十月革命前后的苏联象征派诗人,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而又复杂多变的文学人物。《勃留索夫日记钞》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在俄国社会大动荡和激变年代的思想、情恋、创作及交游实况;他精神生活丰富而又复杂多变,赞美革命而又主张艺术独立,诗作具有浓郁的悲观绝望和神秘主义气息。
著者简介
勃留索夫( 1873-1924 )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是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和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被译成德、法、英、意、拉丁、波兰、亚美尼亚等多种文字在欧洲出版。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奥地利)卡夫卡 著,叶延芳、黎奇 译
本书收录了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910-1923年间的日记、旅游日记和他致亲朋好友的书信。作为一种创作情绪的延续,卡夫卡那脆弱、孤独、矛盾着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暴露无遗。这其中流露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著和独特认识,以及对日常琐事的烦恼;同时也显示出他那既情绪化、又极富逻辑的异常的想像力。卡夫卡还用他那已是永恒了的笔,倾诉了自己情感的矛盾:对爱的向往,对生活的恐惧。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是我们认识卡夫卡的精神世界及其写作思路的可贵资料。
著者简介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其代表作《变形记》《城堡》《审判》等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度在文坛掀起卡夫卡热。
《契诃夫手记》(俄罗斯)安东·契诃夫 著,贾植芳 译
契诃夫是俄国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作品集幽默、含蓄、辛辣、哲理于一身,在世界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契诃夫的散文也以思想深刻,语言凝练,风格独特而见长,是时代精神和作家心灵的真实再现。
著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生于俄国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著名的剧作家。他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主要创作领域为中短篇小说和戏剧,其中短篇小说成果尤丰。
《伍尔芙日记选》(英国)费吉尼亚·伍尔芙 著,戴红珍、宋炳辉 译
伍尔芙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不仅为作家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而且还在评论文章中旗帜鲜明地传达出她的女权倾向。《伍尔芙日记选》集中收选了伍尔芙在1918-1941年间的日记。这些日记不仅是伍尔芙日常生活和经历的记录。也是她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的记录。日记既反映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情绪和创作倾向,同时还流露出作品对于作家心灵的撞击与“折磨”。
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日记选,它为读者了解伍尔芙的生活和创作提供了一幅艺术创造的非同寻常的心理学图景。
著者简介
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成员之一。代表作有《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普通读者》《一间自己的屋子》等。
《梅特林克散文选》(比利时)M.梅特林克 著,陈训明 译
梅特林克是二十世纪比利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故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梅特林克的散文同样也以独特的内容和高超的写作手法而闻名于世,特别是他对花卉昆虫世界细腻深入的观察和令人惊叹的描绘,使得此类题材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著者简介
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文学家。他凭借充满“诗意”和“奇想”的象征派剧作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并于191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散文选》(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刘季星 译
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的旗帜,世界文坛的巨人,他的不朽作品是人类文明和良知的集中体现。托尔斯泰的散文同样也是世界文学百花园中难得的瑰宝,深刻的哲理,博大的情怀,使人常读常新,开卷受益。
《托尔斯泰散文选》共收入托翁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25篇。
著者简介
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文学大师。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绘了俄罗斯民众广阔的生活场景,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切斯特顿散文选》(英国)G.K.切斯特顿 著,沙铭瑶 译
切斯特顿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繁多,但就《切斯特顿散文选》所选文章而言,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他是位运用诡论或反话(paradox)的能手;其次,他满腔热情,大声疾呼宣扬自己的信仰,仿佛慷慨陈词的被告在为自己辩护似的;第三,幽默讽刺也是切斯特顿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切斯特顿散文选》的选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为了适合广大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书中所选篇目大多属于雅俗共赏的随笔,而不包括作家或作品的评论。
著者简介
切斯特顿(1874-1936) 20世纪杰出的作家、护教学家。他视野广阔,思想深邃,笔调诙谐,对C.S.路易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涉及范围颇广,涵盖传记、推理小说、历史、神学论著等。著名的著作有《异教徒》、《回到正统》、《永恒的人》、《布朗神父》等。
《卢卡斯散文选》(英)E.V.卢卡斯 著,倪庆饩 译
卢卡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是兰姆之后,英国散文卓有成就的传人。他视野开阔,学识渊博,文笔机俏,底蕴浑厚,尤其善于在平凡琐事中发掘出事物的文化和社会内涵,精彩之处,令人击节。《卢卡斯散文选》从杂感、随笔、游记、作家传记与追忆等几方面精选了卢卡斯的散文代表作,共计27篇。
著者简介
E.V.卢卡斯(Edward Verrall Lucas,1868—1938),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曾担任英国著名的《笨拙》杂志编辑数年,逐渐成为一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风格朴素、行文轻快的随笔作品和旅行游记,包括《旧灯新燃》、《旅行者的奖赏》、《就在几天前》等。其重要的作品是《查理-兰姆传》和《查理和玛丽·兰姆通信集》。
《高尔斯华绥散文选》(英)J.高尔斯华绥 著,倪庆饩 译
高尔斯华绥是英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在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高尔斯华绥的散文题材丰厚,视野宏阔,叙事不拘一格,《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共收入了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四十九篇。
著者简介
高尔斯华绥(1867-1933)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钥匙》《天鹅曲》)。
《里柯克幽默小品选》(加拿大)斯蒂芬·里柯克 著,萧乾、文洁若 译
本书共收入里柯克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作品三十五篇。里柯克是加拿大著名的幽默小品作家,他的作品语言风趣,内容生动,风格含蓄辛辣,长于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显露机智和锋芒,令人回味。
著者简介
里柯克(Stephen Leacock,1869—1944),加拿大幽默作家、经济学家。他是加拿大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被称为“加拿大的马克?吐温”。其作品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善于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些为大家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可笑的或不合理的要素,非常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茨威格散文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著,绿原、张黎、米尚志、钱春绮 译
茨威格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激情的著名作家,他思想深邃,感情丰富,目光敏锐,笔触细腻。他非常善于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题材和历史事件进行独到的观察和独特的描述,他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本书收录了茨威格的散文代表作以及一些著名人物传记的精彩片断,珠玑璀璨,异彩灼人。
著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其作品以描摹人类普遍心理(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为特色,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他的一生著作甚丰,体裁多样,在人物传记和中短篇小说方面获得的成就尤为显著。
《果戈理散文选》(俄)尼·果戈理 著,刘季星 译
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重要位置。
果戈理的散文作品同样也极富思想和艺术内涵,内容丰富,语言犀利,气势博大,很有艺术感染力。
著者简介
果戈理(1809—1852),俄国小说家、剧作家。由于果戈理的创造性劳动,小说才开始在俄国文学中取得重要地位。他被公认为俄罗斯小说之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长篇小说《死魂灵》和剧本《钦差大臣》等。
《莫泊桑随笔选》(法)居·德·莫泊桑 著,王观群 译
本书系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著随笔集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共选择莫泊桑的随笔作品47篇。莫泊桑虽以小说著名,其随笔亦著文直率,痛快淋漓,颇富特色。这是一个真诚的作家发自内心的呼喊,即非聊以自娱,也非闲情偶寄,而是以此向读者迂回地忏悔自己,有一种直面人生、坦陈肺腑的感人魅力。
著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达里奥散文选》(尼加拉瓜)鲁文·达里奥 著,刘玉树 译
本书主要选自达里奥的成名著作《蓝》和自传,是作者散文作品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这些作品想象奇诡,文字清新,在浓郁的异域色彩中又暗和着东方情调。《达里奥散文选》读者在欣赏达里奥的文学风格时,一定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著者简介
鲁文·达里奥(Rubén Darío,1867—1916),尼加拉瓜诗人,拉丁美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巨星,使拉美诗歌第一次反向影响到欧洲宗主国的文学,“将西班牙的大商船掉转头来,驶回了西班牙”。代表作有《蓝》《生命与希望之歌》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俄)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刘季星 译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我国读者中早已以他的长篇小说享有盛誉。《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收作者的散文二十九篇,计二十万字,大多选自上述的《作家日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的海洋中,这只不过是一捧水珠、一串浪花而已。 《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最后一篇散文是《冬日所记夏天的印象》,1862年初次出游欧洲五国后所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所选译的二十九篇散文,除了《农民马莱》、《冬日所记夏天的印象》两篇之外,似乎——因为孤陋寡闻,信息不灵,不敢肯定——都是第一次译成中文。
著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他洞悉人类灵魂的奥秘,对人类心理活动有深刻的描绘。作品翻译超过170种语言,其文学风格对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卡夫卡、加缪、福克纳等作家。
《普希金散文选》(俄罗斯)亚历山大·普希金 著,谢天振 译
天才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是中国读者的老朋友,他的全部诗歌作品曾多次译成中文,是中译本版别最多、印数最高的外国诗人。普希金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结构。”(作家格拉宁)
《普希金散文选》系普希金散文作品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共收录散文35篇,断想44条,分为“断想录”、“人物漫记”、“文学散论”和“游记”四辑,基本上反映了普希金散文创作的全貌。 普希金的散文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一个内容丰富、充满魅力的世界。诗人以自己的作品实践了他对散文的理解:“确切和简洁,这就是散文的首要优点。散文需要的是思想,思想,舍此任你妙笔生花也毫无用处。”
著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6),俄罗斯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俄国近代文学奠基人。他在抒情诗、长诗、小说、诗体长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方面都卓有建树。
《纪德散文选》(法)安德烈·纪德 著,罗国林 译
纪德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法国作家之一,一生创作以散文为主,成就甚高。以其思辨的深邃、独特和感觉的敏锐、细腻见长,别树一帜,在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纪德散文选》选入纪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人间食粮》、《新食粮》及《秋叶》中的四篇,反映了纪德一生几个时期思想和艺术发展变化的轨迹,使读者见此一斑而窥全貌。
著者简介
纪德(1869—1951),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主要作品有小说《窄门》、《田园交响曲》、《背德者》、《人间食粮》、《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凭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普利斯特利散文选》(英)J.B.普里斯特利 著,林荇 译
作为19世纪英国散文的当代传人,普里斯特利的作品具有英国散文所特有的风格:典雅,幽默,于温和的笔调中,含犀利、睿智的嘲讽意味。
《普里斯特利散文选》为普里斯特利散文的第一部中文译本,原作分别选自《呐喊与旁白》、《英国纪行》、《趣事》、《文学和西方人》等作者的几部代表作。全书题材广阔,文笔隽永,渗透着高层次的文化意识和艺术情趣。
著者简介
普里斯特利对中国某些读者可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在现代英国文学的许多选本他们常发现少不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戏剧,散文,都有他的代表作入选,这说明他名气很大,多才而且多产,作品也受到读者欢迎。
《岛崎藤村散文选》(日)岛崎藤村 著,陈德文 译
岛崎藤村系日本现代作家,其散文精深厚重,用语讲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本书包括《千曲川风情》和《静静的草屋》两个部分,充分展示了藤村散文的艺术风格。
著者简介
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他一生著作丰富,除诗歌、小说外,他还留下了大量的童话,散文随笔作品,主要有《千曲川风情》、《寄自新片町》、《问大海》、《饭仓通讯》、《浅草通讯》、《待春》、《桃的水滴》、《巡礼》等。 《岛崎藤村散文选》包括《千曲川风情》和《静静的草屋》两个部分,充分展示了藤村散文的艺术风格。
《史密斯散文选》(英)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 著,主万 译
本书是一部堪称不朽的散文集。作者由于这部自题为《琐事集》的小书而蜚声世界文坛。这里表现的确实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在诙谐幽默的语趣中,却充满了供你深思的意义。
《史密斯散文选》令人信服地告诉读者:我们有可能获得幸福,事实上可以在我们居住的那片小空间,在我们周围熟悉的琐事中获得。
著者简介
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1865.10—1946.3),是杰出的现代英国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琐事集》、《琐事集续篇》、《再思录》等,他创造出一种新的散文,用来反映现代精神及心理状态。这种散文没有固定的节奏和韵律,却具有音乐性,是一种散文诗,精炼、紧凑、蕴藉。
《都德散文选》(法)阿尔方斯·都德 著,朱梵、贾芝、吴永琴 译
都德的散文语言生动,文采都丽,风格清新,意蕴醇厚。《磨坊文札》便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在这个由24篇精致短章联缀而成的艺术天地中,作者充满深情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奇妙境界:无论是那宁静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古风乡俗,还是那充满梦幻色彩的有关水手与灯塔的历险和传说,无不令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都德散文选》共收入《磨坊文札》及《巴黎三十年》等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33篇。
著者简介
都德(Alphonse Daudet),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Provence)。因为都德家世贫穷,母亲又酷爱读书,所以自幼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他的短篇小说集具有委婉、曲折、富有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4年的《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让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珍品。1897年都德去世,葬入巴黎拉雪兹公墓。
《海涅散文选》(德)亨里希·海涅 著, 钱春绮 译
海涅的散文优美潇洒,清新隽永,政论笔锋犀利,思想深刻,作品广泛触及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现实,鞭挞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抨击资产阶级的是市侩习气,洋溢着战斗的豪情,显示卓越的讽刺才能。
著者简介
海涅(1798.12.13~1856.2.17),出生时名哈里·海涅,德国犹太作家。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
《泰戈尔散文选》(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著,白开元 译
泰戈尔是一位极富东方理性色彩的文学大师。如果说他用诗歌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理想国,那么,散文则是他灵魂家园所栖息的一片净修林:对邪恶的鞭挞,对弱者的同情,对纯净自然与美好人生的挚爱和向往无不给人以宗教般的震撼与感染;清淡洒脱、俊逸安详的笔墨更使他的散文透出一股哲人之气,往往使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归依和眷恋。
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创作于不同时期的60篇散文作品。系泰戈尔散文的第一个中译本。
著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普里什文随笔选》(苏)米·米·普里什文 著,非琴 译
本书系作者晚年所留下的一部日记体散文《大地的眼睛》的选译本。包括“通向友人之路”、“沉思”、“人类的镜子”三部分。“这是一部惊人的巨著,充满富有诗意的思想和出乎意外简短的观察结果——普里什文在这些日记中用两三行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些观察结果,如果加以发挥,就足够另一个作家写出整整一《普里什文随笔选》来。”(巴乌斯托夫斯基语)
著者简介
普里什文(1873-1954),俄罗斯作家,人称“完整的大艺术家”“俄罗斯语言百草”“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他的一些提出环保理念的超前之作,比公认的现代生态文学经典《寂静的春天》早出现10年。
《哈兹里特散文选》(英)威廉·哈兹里特 著,少铭瑶 译
哈兹里特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与兰姆齐名的散文作家。哈兹里特兴趣广泛,个性倔强。他的散文以直言不讳,富于论辩性为特色,论人论事不讲情面,剖析事理常见锋芒,无论在题材上或风格上都独树一帜。本书所译18篇散文系哈兹里特的代表之作,也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这位作家。
著者简介
威廉·哈兹里特(1778-1830)是英国著名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早年潜心绘画,后来转移志业至写作。除了政论及剧评之外,还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散文。从其作品来看,他热衷于争论,擅长撰写警句、漫骂和讽刺性的文字。他最著名的散文集是《席间闲谈》和《时代精神》。
《蒲宁散文选》(俄)伊凡·蒲宁 著,戴骢 译
蒲宁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俄罗斯有史以来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文学家。《蒲宁散文选》选译了他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分为“抒情”、“自述”、“追思”三个部分。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作者都以浓郁的情感溶入文字之中,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著者简介
蒲宁,是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作家,也是20世纪重要的俄国作家之一,蒲宁在文学创作上的功绩及其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已经被俄罗斯所公认。1999年在莫斯科大学举办的“俄罗斯文学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上,俄罗斯学术界提出了21世纪研究价值的五位作家名单,而蒲宁名列榜首,这足见公正的时间对其价值的充分肯定。
《屠格涅夫散文选》(俄罗斯)屠格涅夫 著,张守仁 译
《屠格涅夫散文选》包括屠格涅夫散文作品七十一篇,按散文诗、札记、回忆录、杂著、书简各类分为五辑。这些文字是屠洛涅夫著作中,最能够体现作者的人格气质,及其所生活的时代氛围的部分。《屠格涅夫散文选》译自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屠格涅夫十卷集》第十卷和该社1975年版《屠格涅夫十二卷集》第一卷、第十二卷。
著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他的语言简洁、质朴、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小泉八云散文选》(日)小泉八云 著,孟修 译
十九世纪末,日本在欧美人士的心目中还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一个英国人作为美国出版公司的特约撰稿人来到日本,一边从事英语教学,一边写作了大量关于日本生活的散文随笔,并以这些著作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他,就是《小泉八云散文选》作者小泉八云(拉甫卡迪沃·赫恩)。
《小泉八云散文选》选择了小泉八云不同时期的散文随笔27篇,第一次将这位日本籍英国作家介绍给中国读者。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细腻的审美境界,有的将日本山海的雄浑瑰丽形诸文字,有的把自然描写和神话传说揉在一起,似幻似真,迷离恍惚,有的用比较文化的方法阐释欧洲名诗,娓娓而谈,亲切平易。全书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美学境界,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
著者简介
小泉八云(1850—1904),原名拉夫卡迪沃·赫恩,著名作家、翻译家,近代史上有名的日本通,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原为英国人,生于希腊,长于柏林,学于英法。1869年赴美,1887年作为纽约哈泼兄弟出版公司的特约撰稿人前往法属西印度群岛。1890年被派往日本。1895年加入日本国籍并正式采用小泉八云的名字。此后先后担任过东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英国文学教授。
《纪伯伦散文诗选》(黎巴嫩)K.J.纪伯伦 著,吴岩 译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作家,一位少有的、既属于阿拉伯民族,又属于世界的文化名人。他同时受到阿拉伯文化和《圣经》的熏染,因此,他的散文诗优美、深刻,文化的宗教的气息浓重。为了准确地反映纪伯伦散文诗独特的艺术风格,《纪伯伦散文诗选》特约请著名翻译家吴岩重译了纪伯伦六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散文涛》、《沙与沫》、《先知》、《先知园》、《人子耶稣》、《流浪者》。在这些作品中,作家将自己的感情、思想、梦幻全部融入,幻画出诸如诗人、哲人、先知、耶稣、流浪者等形象。他充满想象地描绘人生、描绘自然、描绘人们所崇仰的先知、耶稣。借以传达自己的人生哲学,使作品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彩笔点染的逻辑思维,给人以智慧,以启迪。于是,我们仿佛一直待在先知园中聆听,而纪伯伦则用他那魔指在弹拨着我们的心弦。
著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波德莱尔散文选》(法)夏尔·波德莱尔 著,怀宇 译
波德莱尔,划破19世纪法国文坛夜空的彗星,资产阶级社会的浪子,点“恶”为“美”的大师,化腐朽为神奇的歌者,以痛苦多舛的一生挑战虚伪道德的叛逆,以华美瑰丽的诗篇为艺术泣血的缪斯,永远是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被压抑、被抛弃的善良人的挚友。他的散文,优美、感人、深刻,本文集收录了波德莱尔一生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
著者简介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伟大诗人,现代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恶之花》是迄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作品,如《恶之花》《巴黎的忧郁》《人造天堂》《美学珍玩》等。其大部分诗歌于 1857 年以《恶之花》为书名首次出版,散文诗则结集为《巴黎的忧郁》;他的艺术评论引发广泛的关注;他翻译的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一个作家的日记》序
日记选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译后记
《波德莱尔散文选》目录:
巴黎的忧郁
致阿尔塞纳·乌赛
外来人
老妪的失望
艺术家的忏悔
爱开玩笑的人
双层屋
都有自己的喀迈拉
疯子与维纳斯
狗与香水瓶
不称职的玻璃匠
……
葡萄酒与印度大麻
人造天堂
真情实录
译后记
《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目录:
曼斯菲尔德与小说创作(代序)
第一章 青春与不愉快的婚姻(1907年2月-1915年)
第二章 爱弟之死(1915年11月-1916年3月)
第三章 与劳伦斯夫妇在一起(1916年4月-1917年12月)
第四章 病魔与战乱(1918年1月-1919年9月)
第五章 死亡的威胁(1919年10月-1920年8月)
第六章 病中耕耘(1920年9月-1922年5月)
第七章 最后的日子(1922年6月-1923年1月)
《泰戈尔散文选》目录:
序
前往喜马拉雅山
童年
季节
图书馆
旅欧书札
人生旅徐
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
恒河畔
新雨
萨罗希尼号船遇险
昼夜
净修林
……
《高尔斯华绥散文选》目录:
人物与风景
菩提树
勇气
幽会
补偿
役畜
王
惜别
选择
山冈上的喜鹊
质量
进化
队伍
……
评论与回忆
书简
《屠洛涅夫散文选》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
《史蒂文生游记选》
《蒲宁散文选》
《米什莱散文选》
《拜伦书信选》
《勃留索夫日记钞》
《赫德逊散文选》
《普里什文随笔选》
《哈兹里特散文选》
《德富芦花散文选》
《小泉八云散文选》
《岛崎藤村散文选》
《海涅散文选》
《都德散文选》
《列那尔散文选》
《爱默生散文选》
《纪伯伦散文诗选》
《尼采散文选》
《歌德散文选》
《纪德散文选》
《罗兰·巴特随笔选》
《卢梭散文选》
《普里斯特利散文选》
《普希金散文选》
《阿斯塔菲耶夫散文选》
《果戈理散文选》
《莫泊桑随笔选》
《里柯克幽默小品选》
《里尔克散文选》
《茨威格散文选》
《卢卡斯散文选》
《切斯特顿散文选》
《托尔斯泰散文选》
《济慈书信选》
《梅特林克散文选》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新译》
《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
《布罗斯散文选》
《罗斯金散文选》
《达里奥散文选》
《席勒散文选》
《契诃夫手记》
《培根论说文集》
《史密斯散文选》
前言
根据我的看法,中国加入世界文学行列,自五四运动前夕鲁迅的《狂人日记》始。从那以后,八十年来,中国大力介绍世界文学,其国别之多,作家之众,简直可以说是□□□□,并世稀见。
在所有被介绍的外国大作家中,泰戈尔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他的作品直接影响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新文学的创作。他并且亲自来过中国,访问过很多城市,发表过很多讲话。回国以后,他毕生对中国□□怀有满腔的热情。年轻时候,他曾痛斥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到了老年,又关心中国□□的抗日斗争。在临终病榻上还念念不忘中国的抗战。他一生始终不渝地是中国□□的朋友。他曾预言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复兴。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位伟大的哲人。
但是,中国对泰戈尔的介绍,还不能说是没有遗憾。
□□的遗憾,我认为,就是我们还没有出版翻译他的全集,像莎士比亚、高尔基等等一样;其中也包含着对他的散文介绍不够。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