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低渗透油气藏增产技术新进展-2008年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封面

作者:张士诚主编

页数:251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21707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2008年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的有关论文。内容包括:水力压裂与酸压工艺及配套技术、压裂酸化应用材料以及其他增产技术及相关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井增产技术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水力压裂与酸压工艺及配套技术
 大牛地低压致密气田压裂工艺技术
 整体压裂配套技术在大庆外围低丰度扶杨储层的应用——以大庆油田州201区块为例
 低渗透油气层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
 超深、高破压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水力压裂机理研究
 西峰特低渗透油层深部酸化解堵关键因素分析
 冀东油田低渗透油藏压裂工艺技术应用情况
 大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大庆低渗透油层水平井分段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压裂裂缝延伸规律研究
 低渗透薄互层压裂缝高扩展及控制技术研究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人工隔层缝高控制技术
 人工隔层控缝高压裂技术在海拉尔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低渗透油田薄夹层压裂界限试验研究
 低渗透油田薄差层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低渗透垂直缝油田重复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碳酸盐岩油藏水力压裂关键技术研究
 不同类型油气井压裂选井选层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反凝析伤害的水力压裂优化设计
第二部分 压裂酸化应用材料
 变粘酸酸压技术研究与在塔河油田中应用
 线性类泡沫压裂液研究与现场试验
 特低渗透扶杨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压裂用发泡剂DG-ZCY-09的研究与应用
 冻胶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一种底水油藏压裂改造用新型下沉式转向剂研究与应用
第三部分 其他增产技术及相关研究
 水平井限流法压裂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
 水平缝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进展
 应用试井资料优选压裂井技术研究
 分层压裂返排井口压力预测模型研究
 低渗小断块压裂增注效果评价研究
 高含水厚油层层内控水提高采收率压裂技术研究
 低频声波振动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适应性探讨
 产量不稳定法评价增产措施效果
 迪那气田裂缝性储层特征研究及应用
 大牛地气田大斜度井双封分层压裂投产管柱研究与应用
 连续油管压裂技术进展与机理研究
 微生物采油技术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清水压裂增注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
 多波多分量微地震监测技术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及其在海上油田应用的前景分析
 注C02提高采收率影响C02注人能力的因素分析
 空气泡沫体系封堵能力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节选

第一部分 水力压裂与酸压工艺及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气层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
  孙良田 李宗田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水平井目前已成为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其技术已在国内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简单阐述了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概况、水平井压裂裂缝的形态、压裂水平井的渗流特征、压后产能预测、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的优化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水平井压裂技术应用效果。以期为国内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攻关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裂缝参数优化压裂工艺
 1 引言
  水平井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付诸实施,80年代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工业化应用,并由此形成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的高潮。
近年来,水平井钻完井总数几乎成指数增长,全世界的水平井井数为4.5×104口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88.4%。在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多个油田得以迅速发展,其油藏有低压低渗透砂岩油藏、稠油油藏、火山喷发岩油藏、不整合屋脊式砂岩油藏等多种类型。
国内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水平井的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在水力裂缝的起裂、延伸,水平井压后产量预测,水力裂缝条数和裂缝几何尺寸的优化,储层保护,分段压裂施工工艺技术与井下分隔工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讲不配套、不完善,特别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和井下分隔工具方面与实际生产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人力、物力攻关研究。
  2 水平井压裂水力裂缝形态
  水力裂缝方位垂直最小主地应力方位,因此,依据水平井井筒方向与最小主地应力方位的关系,水平井人工裂缝一般有3种形态:横向缝、纵向缝、水平缝。横向缝是指裂缝面与水平井井筒相垂直的裂缝,一般可以产生多条横向缝;纵向缝是指裂缝面沿水平井井筒方向延伸的裂缝;水平缝是指裂缝面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裂缝。实际上,由于地应力方位的复杂性以及射孔段长度等对裂缝起裂的影响,水平井井筒方位很难做到与最小主地应力方向平行或垂直,一般存在一定角度的夹角,因此,水平井实际的水力裂缝形态为经过转向的复杂的横向或纵向裂缝。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低渗透油气藏增产技术新进展-2008年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