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海鹰编著
页数:284页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462320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代儒宗的“心-理”之路——湛若水作品选读》从湛若水传世的作品中挑选出反映其精神世界义理系统与修身工夫的篇目,按照“语录”“讲章”“家训”“序”“书”“记”“杂著”等不同体裁编纂成册,并进行必要的注释、翻译与评析,以期对湛若水或明代心学思想有兴趣的一般读者,不必自陷浩瀚书海而能有所把握。 湛若水享有高寿,著述甚巨。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研究中,其思想常被概括为“随处体认天理”六字箴言,并认为这一学问宗旨乃其青年时代便已悟得,而信奉持守一生。泛论而言,并无不可。但是甘泉90余载之精神生命,其求思之彷徨、焦虑、转向、坚守等种种情绪,其思想向度之丰富、历程之曲折婉转却由此区区数字不能囊括。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湛若水学术思想的开展置于时间的维度进行考察,为读者呈现其精神生命之动态发展和丰富面貌。
作者简介
郭海鹰,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岭南儒学、儒学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有《温公家范译注》《湛若水家训当代解读》,参与点校《湛若水全集>。
本书特色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湛若水是明代大儒,江门学派的股肱与光大者,与王阳明一见定交,共举“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宗旨,设教讲学,倡“二业合一”之教,于时影响甚大。其学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旨,以调合朱熹与陆九渊思想异趣作为自觉的学术担当,寻求一条“心-理”之间的中正之路,是与阳明心学不同且别具特色的另一心学流派。
目录
语录
樵语
新论
知新后语
雍语
新泉问辩录
新泉问辩续录
问疑录
金台答问录
讲章
泗州两学讲章
九华山中华书堂讲章
经筵讲章
湛氏家训
明一体章第一
推爱章第二
问安省过章第六
明冠礼章第十二
明婚礼章第十三
明娶妇章第十四
明丧礼章第十五
文选
大科书堂训
序
叙遵道录
送杨少默序
古大学测序
小瀛赠别序
赠龙游子祝宪佥序
圣学格物通大序
书
上白沙先生启略拾遗
再答郑进士启范
复方西樵
答余督学
答阳明
答阳明王都宪论格物
……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