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默薇
页数:280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68272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介绍如何养育孩子心理的一本 “心理养育”指南,是父母的上岗手册。和身体发育一样,0~18岁是心理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分为5个心理发展阶段,将为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本书以心理学为基础,结合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对父母的岗位职责、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心理养育的目标做了全新的解释,系统介绍了每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发育规律、特点和任务,提出了适用于中国父母的 “53321”心理养育体系方法,解读了心理养育的8个误区。掌握心理养育的科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自我强大,自尊自信、自律、专注、抗挫折,具备终生的学习动力和全面的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
副教授级养育专家——默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致力于研究0~18岁父母心理养育能力,在青春期孩子厌学及其相关问题的心理成因及改善对策方面有丰富经验,并专注于青春期父母及孩子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其《青春期厌学与叛逆破解》及《重新定义父母》等课程,在喜马拉雅、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累计播放量达百万次,已帮助数万家长改变认知、摆脱焦虑、提升养育能力,并为近2000名父母提供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咨询。
本书特色
本书适用于:18岁以下各年龄段孩子的家长。
10年 资深养育专家从父母角度出发,结合当下案例与专业知识——「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学」,解析当代父母关注的三大类主题,引导父母回归养育本质,通过反思与学习进行互动剖析,重建亲子关系——
与孩子学习有关的:学习习惯、阅读、作业、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和老师同学的关系……
与孩子性格有关的:胆小、内向、没有毅力,沉迷于游戏、网络、手机……
与孩子关系有关的:任性、不听话、不沟通、离家出走……
为什么如此多的父母和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为什么如此多的孩子厌学、不想学习?
为什么如此多的孩子心理出现问题?
为人父母者为何会陷入不能解决的养育困境?
这是一本给当代父母的心理养育指南,停止复制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阻止童年创伤代际传递,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拆解当代养育陷阱,走出中国式养育的八大误区——听话教育,母爱泛滥、丧偶育儿,隔代养育,打骂教育、攀比教育、匮乏心理、牺牲心理等。
本书将会帮助家长给孩子塑造更强大的内心,做更有责任感的父母:
拆解当代养育陷阱,剖析科学养育方法
同理孩子真实需求,重新建立正面、健康的亲子关系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学会辨别情绪和体谅他人,在身心平衡中成长!
目录
第一章 父母的岗位职责
第一节 父母是一个职业、上岗需要培训
第二节 什么是父母?什么是孩子?
第三节 原生家庭(一)—父母和家庭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四节 原生家庭(二)—父母和家庭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
第五节 父母的岗位要求和岗位职责
第六节 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目标—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 0-3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发育任务、常见问题
第一节 0-3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发育任务—安全感、信任能力、自制力
第二节 睡眠训练与延迟满足
第三节 早教班,上还是不上?
第三章 3-6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发育任务、常见问题
第一节 3-6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发育任务—探索、创造与想像力
第二节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父母要不要管?
第三节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第四节 素质教育的本质—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班?
第四章 6-12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发育任务、常见问题
第一节 6-12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发育任务—勤奋、学习习惯的建立
第二节 如何给孩子定规矩?
第三节 陪孩子写作业的原则
第四节 帮助孩子与老师建立健康的关系
第五章 12-18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发育任务、常见问题
第一节 12-18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发育任务–自我的形成
第二节 沉迷游戏、厌学背后的心理原因
第三节 和情绪建立亲密的关系
第四节 亲子沟通
第六章 中国父母的九个教育误区及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和文化对中国父母教育理念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一)— 听话懂事儿才是好孩子
第三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二)— 忘我的母爱,无私的妈妈
第四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三)— 父亲的缺位
第五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四)— 隔代养育,替代式父母
第六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五)— 打是亲,骂是爱
第七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六)—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看看你
第八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第九节 中国父母常见的教育误区(八)—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第七章 父母如何疗愈无意识状态下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创伤?
第一节 退行—带孩子回到过去的时光,重新养育
第二节 开启自我成长的英雄之旅—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