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石悦
页数:2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304850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卫生法学》以卫生法学理论为基点,以我国现行卫生法律制度为脉络,全面系统介绍了我国在卫生医疗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管理、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人体健康相关产品管理、中医药传统医学保护、卫生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法规》考试大纲为重点,以最新法律制度为线索、以典型的审判案例为引导,以经典习题和思考题为辅助,案例分析中透出法理,理论讲述中融入真实案例,相互交融、便于理解。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卫生法概述4
第一节卫生法的概念和特征4
第二节卫生法的基本原则6
第三节卫生法的渊源和主要内容7
第四节卫生法律关系9
第五节卫生法的作用10
第二章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12
第一节卫生法的制定12
第二节卫生法的实施14
第三节卫生行政执法17
第四节卫生法律责任20
第五节卫生法律救济21
第三章卫生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7
第一节卫生医疗机构的概述27
第二节卫生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审批28
第三节卫生医疗机构的登记与校验30
第四节卫生医疗机构的执业与监督31
第五节卫生医疗广告管理33
第六节放射诊疗管理规定34
第四章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制度38
第一节执业医师法律制度38
第二节执业药师法律制度42
第三节执业护士法律制度45
第四节执业乡村医生法律制度47
第五节外国医师执业法律制度49
第六节处方管理办法50
第五章药品管理法律制度56
第一节药品及药品管理法概述56
第二节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管理制度57
第三节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制度59
第四节一般药品的管理与监督60
第五节特殊药品的管理与监督64
第六节处方管理办法67
第六章医疗产品管理法律制度72
第一节血液管理法律制度72
第二节医疗器械监管法律制度78
第三节消毒产品监管的法律制度82
第七章中医药法律制度86
第一节中医药法律制度概述86
第二节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管理88
第三节中医药教育与科研91
第四节民族医药与医疗气功93
第八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98
第一节食品安全概述98
第二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99
第三节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验101
第四节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法律制度103
第五节食品生产经营特殊事项法律制度105
第六节食品安全预防处置与监督管理107
第九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112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法概述112
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制度113
第三节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控制制度116
第四节传染病救治与防治保障制度119
第五节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121
第六节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122
第十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127
第一节职业病概述127
第二节职业病预防制度129
第三节职业病诊断制度131
第十一章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135
第一节环境污染防治概述135
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法137
第三节水污染防治法138
第四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39
第五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41
第六节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142
第十二章国境卫生检疫、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146
第一节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146
第二节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152
第三节学校卫生管理法律制度155
第十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163
第一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163
第二节预防与应急准备166
第三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168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169
第十四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174
第一节精神卫生法律制度概述174
第二节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176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与康复178
第四节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181
第五节精神卫生法律责任183
第十五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187
第一节母婴保健法律制度概述187
第二节婚前保健制度189
第三节孕产期保健制度190
第四节婴儿保健制度192
第五节母婴保健技术鉴定制度193
第六节母婴保健的监督管理制度194
第十六章卫生侵权法律制度199
第一节卫生侵权责任的概述199
第二节卫生侵权责任构成200
第三节卫生侵权责任归责原则201
第四节卫生侵权责任方式和损害赔偿202
第五节卫生侵权责任免责事由203
第六节卫生侵权主要类型204
第七节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置207
第十七章卫生科技发展和临床运用法律制度211
第一节人工生殖技术法律制度211
第二节基因工程法律制度215
第三节器官移植法律制度217
第四节脑死亡和安乐死法律制度220
参考文献225
节选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卫生法学的概念及特征,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熟悉卫生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了解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
一、卫生法学的概念及特征
(一)卫生法学的概念
在我国古代,“卫生”一词具有“养生”、“护卫生命”的蕴意。根据《辞海》的释义,卫生是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态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措施。卫生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与保护人的健康,从而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与发展,这已成为现代社会国家努力实现与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卫生活动愈加呈现多样性,所涉猎的领域亦愈加广泛,并且,现代卫生治理活动愈加受到法律的约束及规制。与卫生法不同,卫生法学是以卫生活动、卫生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二)卫生法学的特征
1. 卫生法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科学与教育呈现了由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的趋势,近现代科学发展史也表明,新学科的产生、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大多是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已成为当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主流。卫生法学是法学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生物学、医学、卫生学、药物学等自然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些学科交叉的共同基础是保护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
2. 卫生法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广泛的学科 卫生法以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权益为宗旨,以在调整和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卫生社会关系为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疗卫生科技的进步,其调整的范围和社会领域愈加广泛,调整的方式和手段也呈现了多样性特征。由于人的健康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卫生法学涉及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同时也涉及医学、化学等诸多自然科学,卫生法学的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特点。
3. 卫生法学是一门科学性突出的学科 在卫生法体系中,很多卫生法律规范涉及医学、卫生科学、生物学的原理、方法、程序、操作规程等内容。疾病的预防诊治、大气污染的防治、环境的治理必须依靠科技手段。与其他法律相比,卫生法内容明显具有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特点,使法律规范与医疗卫生技术规范融合为一体,因此,卫生法学体现了科学性特征。
4. 卫生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 任何科学都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同时科学又指导着实践。从根本上说,卫生法学是在人类社会医疗卫生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卫生法学只有与我国的卫生事业紧密结合,不断优化与发展这一学科内容及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卫生事业。
【知识拓展】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回顾(节选):
1. 采取行动避免每年1600万人过早死亡 《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800万人死于心脏病、肺病、卒中、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其中有 1600万人过早(即70岁前)死亡,而这些过早死亡可以通过政府采取有关政策,减少烟草使用、有害使用酒精、改善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等状况加以避免。
2. 减少糖摄入量。今年,WHO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其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每天大约25克(6茶匙)会有更多健康益处。研究表明,摄入含糖饮料多的儿童更易出现超重或者肥胖。
3. 世界即将推出有效的埃博拉疫苗。2015年7月,《柳叶刀》公布的中期结果显示,在立即接种rVSV-ZEBOV疫苗的2014人当中感染者为零,而延迟接种疫苗的2380人当中感染者仅有16人。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传染病控制司司长兼研究指导小组组长勒延根(John-ArneR. ttingen)指出,“‘环围’接种法参照了消灭天花策略。我们的假定是,通过对被感染者的所有接触者接种疫苗,可以创建一个保护‘环’,以防病毒进一步蔓延。这一策略有助于我们监测几内亚散在疫情,并可指导试用这一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4. 慎重对待抗生素。抗生素耐药性的上升
是一项全球卫生危机,目前在世界各地正日益达到高危水平。WHO在1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某些错误做法、认识空白 以及误解都在助长抗生素耐药。11月,WHO在首个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发起了“慎重对待抗生素”的全球运动,旨在提高公众、决策者、卫生和农业专业人员的认识,并鼓励其采取最佳做法,以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进一步出现和蔓延。
5. 保护健康不受气候变化影响。据WHO估算,每年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预计2030~2050年期间,气候变化将使每年因疟疾、腹泻病、热应力和营养不足而死亡的人数增加25万。在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WHO呼吁采取紧急行动保护健康免受气候变化之害。
二、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卫生法学主要以卫生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卫生法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内容包括:①卫生法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卫生法的产生及发展规律、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律关系等基础性理论;②公共卫生法律制度,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公共卫生监督法律制度等;③医疗法律制度,如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管理法律制度、药品管理法律制度、血液及血液制品法律制度等;④现代医学技术引发的法律问题,如器官移植技术应用引发的器官的来源与采集、器官商业化问题,人工生殖技术引发的出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性别选择问题等;⑤特殊人群健康保护法律制度;⑥卫生法律救济制度,如医疗事故的处理,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等。
三、卫生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卫生法学与法学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以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特定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卫生法是法学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新兴学科,它以卫生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卫生法学应以法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同时,由于卫生法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卫生法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应体现和揭示卫生法现象及其独有的发展规律。
(二)卫生法学与医事法学
医事法是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益为主旨,在调整医事活动与医事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医事法学是一门研究医事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卫生法学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学科。与卫生法学相比,医事法学主要以平等的医事法律关系为研究领域,具有民法性质,而卫生法学却具有明显的行政法色彩。
【知识拓展】
当代新兴的交叉学科——医事法学:医学是治疗和防范人类疾病的科学,法学是治疗和防范社会疾病的科学。医者在进行医学研究或医疗实践时,不但要遵循医学的科学技术规范,同时也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医学与法学交叉正是基于两者的共同使命:维护人自身的生命健康与尊严。由于存在这一“交叉点”两者的融合也具有了共同的基础,医学与法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作用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当代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医事法学。医学与法学交叉最大的价值在于:有效防控医疗纠纷、公正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赖于医事法学的研究与发展,有赖于医事法学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根据。医事法学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揭示医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医事立法、医事司法以及医事法律人才的培养,最终有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实现。医学与法学交叉的历史表明,医学与法学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尤其是近现代医学技术的重大革新与应用都向法律提出了挑战,而相应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又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制约与保障,两者的交叉使得公民的生命健康这一基本人权得到维护。
(三)卫生法学与法医学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法律方面涉及医学问题的医学学科。其任务是为刑事侦查、刑事及民事案件审理提供科学证据。卫生法学则是研究卫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保护和促进人的健康,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益。
(四)卫生法学与卫生管理学
卫生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原理,研究卫生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揭示卫生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卫生管理活动离不开卫生法律,必须将管理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同时适用和遵守卫生法律法规也是开展卫生管理活动的有效方式之一。
(五)卫生法学与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科。医学伦理与卫生法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准则,都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医疗卫生秩序以及保护公民健康权的功能。但医学伦理调整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靠医学伦理规范、内心信念及社会舆论进行的,不带有外部强制性,而卫生法的调整功能的发挥是依靠卫生法律、国家强制力完成的,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四、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
(一)学习卫生法学的意义
1. 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应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医事法治关乎公民的人身健康权益与社会稳定,是我国构建现代法治体系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领域。通过对《卫生法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有助于树立卫生法治意识。
2. 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益的需要 卫生法的根本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益。通过对《卫生法学》的学习,掌握卫生法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有助于提高遵守卫生法律的自觉性,同时也有助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设卫生法学课程,这对提高医学生的卫生法制观念和卫生法律意识,毕业后依法执业和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3.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卫生法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将医疗卫生活动纳入法律规制轨道,使其在法治环境下有序进行业已成为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卫生法律制度规定了卫生法律关系主体如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及其法律责任,通过卫生法学的了解和学习,有助于明晰自己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权利、义务及其责任,依法履行职责,从而更好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4. 提高卫生执法水平的需要 卫生执法,又称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的具体卫生行政管理行为。卫生行政执法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也是管理全社会卫生活动的基本方式。卫生行政执法必须依法进行,卫生行政执法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学习卫生法学,将有助于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更好地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对于医学生而言,通过卫生法学的学习,也有助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卫生法治化理念。
【知识拓展】
医学院校的“朝阳”专业
医学与法学的交叉孕育了现代新兴学科——医事法学的诞生。医事法学被誉为医学院校的“朝阳”专业。这一专业充满活力的根源在于医学与法学这两个最古老学科的现代交融。它的诞生不仅为研究、解决医患矛盾、实现医患和谐与完善医事立法、维护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医事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敞开了希望之门,赋予了当代高等教育机构新的使命。十余年间,已有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众多院校创办了该专业。医事法律人才既不同于纯粹医学人才也异于传统意义上的法学人才。医事法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医患和谐,医疗纠纷涉及医学与法学两大领域。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预防、控制和依法及时地处理好医疗纠纷,这就从根本上需要相应的人才保障;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必将纳入法制轨道,将医事法律人才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