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

封面

作者:朱海城

页数:23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03970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结合历史学、新制度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华商股票市场进行跨学科专题研究。1872 — 1937年华商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制度与实践的交互作用、华商股市的运行特点及其原因,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希望本书能为当下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提供本土的历史镜鉴。

作者简介

朱海城,上海师范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现为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经济政策、经济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已出版专著2部,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获得“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本书总结了1872-1937年近代中国华商股市的基本特点。从制度来看,具有典型的外生性,在实践中表现为本土化的趋向。中国近代社会“土壤”的特殊性,即市场经济基础薄弱、租界制度、有法不依、政府角色等问题,是股市这些特点产生的本源。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概念界定及研究说明
第一章 中国最早的股票市场
第一节 西方近代股份制的输入
一 西方近代股份制概况
二 西方近代股份制企业的侵入
第二节 华商附股与上海外商股市的初步发展
一 华商的最初态度:排斥与观望
二 理性选择:华商附股
第二章 华商股票市场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第一股:轮船招商局
一 穷困而思变
二 艰难的探索:思想与实践
三 招股融资:轮船招商局的创举
第二节 清末华商股票的发行
一 清末股票新秀:铁路股与银行股
二 集股筑路与保路运动
第三节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的本土化
一 特色股息:官利
二 制度的执行:信息披露与股东大会
第三章 政府缺位:清末民间的股票交易市场
第一节 晚清股票交易市场:1870-1911年
一 晚清股票交易市场的初步形成
二 制度阙如与股民狂热:19世纪80年代股市风潮
三 清末民间股票交易组织
第二节 1883-1911年的洋股市场
一 上海股份公所
二 橡胶股票风潮
第四章 1937年前华商股市的律法与实践
第一节 《公司律》到《公司法》:近代华商股票发行制度与实践
一 《公司律》:近代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引进
二 《公司条例》:近代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本土化
三 《公司法》:近代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完善
四 近代华商股票发行制度本土化的启示
五 近代公司律法与传统官利的博弈
第二节 华商股市交易立法
一 创设证券交易所的构想与讨论
二 《证券交易所法》的诞生
三 《交易所法》和《修正交易所法》
第五章 华商交易所的创立与监管
第一节 《证券交易所法》的践行:华商交易所的创立
一 北京证券交易所
二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始末
三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初步发展
四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第二节 有法不依与“国中之国”——以“信交风潮”为例
一 “信交风潮”
二 内因与外因
三 连锁反应
第六章 民国时期股票市场的新气象
第一节 民国华商股票市场制度的实践
一 华商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二 华商股票市场的股东大会及中间组织
三 华商股市行业自律规则的发展
第二节 外商交易所的发展
一 日本取引所
二 上海众业公所
结语
一 强外生性:近代华商股市制度的突出特点
二 本土化:近代华商股市制度实践中的总体趋向
三 股市制度、实践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
四 历史的启迪
附录
一 图片资料
二 附表
三 附文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