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农业保险学

封面

作者:林乐芬

页数:37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306780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无论中国的农业保险还是外国的农业保险,虽然都具备一般商业保险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但是,农业保险有其鲜明的特性,也有其特殊的政策意义。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开创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纪元。在这种背景下,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需要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为农业保险提供新的理论阐释并反映新的操作规范。本书总结了2007年以来农业保险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成果结晶,意在为农险界提供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教学用书。

本书特色

本书总结了2007年以来农业保险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成果结晶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农业保险基本原理
第一章 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概述 3
第一节 风险与农业风险 3
第二节 农业风险管理 13
第三节 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 18
第四节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及问题 28
本章小结 34
参考文献 36
第二章 农业保险基本原则 38
第一节 保险利益原则 38
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 40
第三节 损失补偿原则 45
第四节 近因原则 52
第五节 农业保险的其他原则 54
本章小结 59
参考文献 60
本章拓展阅读 60
第三章 农业保险合同 61
第一节 农业保险合同的主体 61
第二节 农业保险合同的履行原则 64
第三节 农业保险合同订立的程序 67
第四节 农业保险合同的形式 69
第五节 农业保险合同的条款 70
本章小结 73
参考文献 73
本章拓展阅读 74
第四章 国外农业保险制度 75
第一节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 75
第二节 日本农业保险制度 80
第三节 法国农业保险制度 84
第四节 以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政策扶持农业保险制度 87
第五节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农业保险制度 94
本章小结 98
参考文献 98
本章拓展阅读 99
第五章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 100
第一节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100
第二节 中国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 104
第三节 中国农业保险经营制度 110
第四节 中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113
第五节 中国农业保险税收制度 116
本章小结 117
参考文献 118
本章拓展阅读 118
第二篇 农业细分行业保险
第六章 种植业保险 121
第一节 种植业和种植业保险概述 121
第二节 粮食作物保险 123
第三节 经济作物保险 131
第四节 蔬菜园艺作物保险 139
第五节 水果和果树保险 143
本章小结 145
参考文献 146
本章拓展阅读 146
第七章 畜牧业保险 147
第一节 养殖业和养殖业保险概述 147
第二节 牲畜养殖保险 154
第三节 家禽养殖保险 168
第四节 水产养殖保险 173
本章小结 177
参考文献 178
本章拓展阅读 178
第八章 森林保险 179
第一节 林业与林业灾害概述 179
第二节 森林保险的概念及种类 183
第三节 森林保险实务操作的技术要点 186
第四节 森林保险的防灾防损 193
本章小结 197
参考文献 198
本章拓展阅读 198
第九章 渔业保险 199
第一节 渔业保险的概念与分类 199
第二节 淡水养殖保险及主要险种 202
第三节 海水养殖保险及主要险种 205
第四节 渔业互助保险 207
本章小结 217
参考文献 218
本章拓展阅读 218
第十章 农业风险区划与农业保险费率精算 219
第一节 农业风险区划 219
第二节 农业保险费率精算 223
第三节 中国农业风险区划与市场定价实践 226
本章小结 227
参考文献 228
本章拓展阅读 228
第三篇 新型农业保险产品
第十一章 区域产量保险 231
第一节 区域产量保险概述 231
第二节 国外区域产量保险发展实践 235
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量保险的发展 239
本章小结 241
参考文献 242
本章拓展阅读 243
第十二章 指数保险 244
第一节 指数保险概述 244
第二节 价格指数保险 248
第三节 天气指数保险 256
第四节 国外天气指数保险的实践 257
第五节 中国天气指数保险的实践及未来发展 259
本章小结 260
参考文献 261
本章拓展阅读 262
第十三章 收入保险 263
第一节 农产品收入保险 263
第二节 收入保险是未来农业保险发展的趋势 273
本章小结 275
参考文献 276
本章拓展阅读 277
第十四章 其他新型农业保险 278
第一节 农业贷款保证保险 278
第二节 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 284
第三节 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 290
第四节 农机保险 296
第五节 设施农业保险 306
第六节 农业保险+科技 312
本章小结 318
参考文献 319
本章拓展阅读 320
第十五章 农业再保险 321
第一节 农业再保险概述 321
第二节 国外农业再保险运作机制 324
第三节 中国农业再保险 327
本章小结 328
参考文献 329
本章拓展阅读 329
第十六章 大灾保险 330
第一节 农业大灾风险的界定与分类 330
第二节 农业保险的大灾风险界定与衡量 333
第三节 国外农业大灾保险风险分散制度 334
第四节 中国农业大灾保险风险分散制度 342
本章小结 345
参考文献 346
本章拓展阅读 346
第四篇 农业保险市场与监管
第十七章 农业保险市场与监管 349
第一节 农业保险市场供给 350
第二节 农业保险市场需求 352
第三节 农业保险监管目标 353
第四节 国外农业保险监管机制 354
第五节 中国农业保险监管机制 357
本章小结 358
参考文献 359
本章拓展阅读 359

节选

第一篇 农业保险基本原理   第一章 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概述   第一节 风险与农业风险   一、风险   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对象、目标和分析角度不同,对风险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学者们普遍认为,风险是指某种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决策者造成收益的损失。   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客观性。风险的存在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如台风、地震、洪水、战争、意外事故等。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但是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这造就了保险存在的必要性。   二是普遍性。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界和社会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个人面临着疾病、意外等风险;企业面临着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国家也可能面临着对外贸易风险、战争风险等。此外,风险会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创造和发展了风险。总而言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也决定了保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三是不确定性。从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存在的前提是不确定性的存在,其主要表现如下: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和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无法预知的。如果某种事件的未来结果是已知的或者是确定的,就不存在风险。   四是可测性。虽然就个体风险而言,其是否发生和产生结果是不确定的,存在偶然性;但通过对大量风险事件的观察,我们发现风险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认为人们对于某种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已知的,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到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   五是主体性。风险是有主体的,风险的不确定性是针对具体的主体而言的,并不是对一切主体来说都是不确定的;对不同的主体风险造成的损益也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风险的发生对某个主体来说是造成了损失,但同时可能给另一个主体带来收益。   二、农业自然灾害   我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地理环境相差悬殊,气候复杂。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旱灾、洪灾、冷冻灾、风灾、虫害等。在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高、覆盖面大的是旱涝和冷冻灾。   (一)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   1. 旱灾   旱灾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在北方地区发生得更为频繁。1997年,旱灾在四个季节均有发生,其中,夏、秋两季发生的干旱最为严重,表现为干旱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危害也最为严重。当年因旱受灾面积50 271万亩(1亩≈0.067公顷),成灾30 015万亩,绝收5 937万亩,因旱减收粮食476亿公斤 。   2. 洪灾   洪灾是仅次于旱灾的第二大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因洪灾造成的损失平均可达200多亿美元。1990年之后,我国洪灾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受灾范围也越来越大。2019年,我国多省洪涝灾害严重,多地的暴雨天气导致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湖南等地遭受洪涝、冰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上述6省(区)45市(自治州)249县(市、区)577.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31.8亿元 。   3. 冷冻灾   在季风的影响下,我国冬季的风势强劲,受冷空气影响的时间长、范围广。受到低温冻害影响的地区不仅包括北方温带,还包括南方的亚热带地区。2018年4月,全国共出现3次冷空气过程。此次寒潮天气过程造成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安徽、山东等8省(区、市)遭受较为严重的低温冻害,共计806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5.1万公顷,其中绝收2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甘肃、山西受灾最为严重 。   4. 风灾   我国的风灾主要是指沿海地区夏季台风和西北部地区风沙造成的损害。1992年,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遭受台风危害,仅浙江、福建、山东三省就有14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2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坏,18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0多亿元。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国,造成浙江、山东、江苏、安徽、辽宁、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市)64市403个县(市、区)1 402.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3.7万公顷,其中绝收9.3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15.3亿元 。   5. 虫害   虫害是导致粮食和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一大灾难,如蝗灾,具有来势汹汹、影响范围极广、破坏性极强的特点,让人措手不及、无法应对,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   1. 种类繁多   我国的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洪灾、旱灾、风灾、冷冻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面临着病虫害等各种生物灾害,还面临着地震、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和海水入侵等的海洋灾害,每年各类灾害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2. 灾种集中   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各类灾害中,旱灾和洪灾所造成的危害占所有农业受灾面积的80%以上 。   3. 频率高,范围广   我国幅员辽阔,灾害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夏秋北方多伏旱;南方多雷电暴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风险;而冬季全国各地多寒潮、冷冻灾害威胁。   4. 影响具有连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影响性极大。如果灾年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和歉收,会直接影响那些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工业和餐饮服务业及其他相关的产业。可见,灾害造成的连锁反应在与农业经济相关的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2~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如表1-1所示。旱灾作为影响受灾面积最大的灾害之一,在2013~2016年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受灾面积由14 100.4千公顷下降至9 872.7千公顷;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台风导致的受灾面积在2013年达到11 426.9千公顷之后下降,于2016年再次增加至10 554.9千公顷;而风雹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导致的受灾面积及绝收面积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低温冷冻和雪灾导致的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在2016年出现上升外)。   表1-1 2012~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2013~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农业风险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农业可以分为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而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农业》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1990a,1990b)。农业由于自身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存在许多风险,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而研究农业风险,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护机制,是保障我国农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风险的定义   狭义的农业风险是指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遭受的各种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如农作物或家畜在生长期和收获期因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损毁;广义的农业风险还包括涉农财产风险和涉农人身风险,即农业服务业、农村、农民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灾害损失的不确定性。   关于农业风险,龙文军(2009)将其定义为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灾害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丁少群(2015)则定义为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遭受灾害使实际结果低于预期价值而导致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经营者来说,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可能会有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可能会有造成人身伤害的风险。但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所探讨的农业风险主要是关于农业生产经营者在生产过程中获取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性,对于其他方面的损失不深入探究。因此本书主要使用后一种定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农业保险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