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临床与影像相关性及预后(原书第2版)

封面

作者:(西)Miguel Fiol-Sala/

页数:342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46915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WILEY出版社,是一部新颖、别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著作,其最重要和最独特之处是将心电图与心脏解剖结构及多种影像学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放射性同位素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方法,为读者提供大量实用信息。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讨论了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心脏解剖,分析了心内膜下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形态,阐述了心电图在不同类型心肌缺血中形态变化的电生理机制,并描述了不同导联的心电图形态与所累及的心肌区域之间的相关性。下篇则探讨了缺血性心脏病不同场景下心电图形态的改变,分析了与冠状动脉解剖的相关性及从心电图中可以收集到的与预后相关的信息。各章末还提供个案病例研究供读者进行评估,对资历尚浅者及经验丰富者均有启发作用。本书可作为从事急诊科、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医生、内科医生及医学研究生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春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主任医师
??二十六年临床一线工作经历,在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综合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特长为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栓症、老年多重用药的管理、老年常见疾病的综合诊治和管理 杨士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副主任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本书特色

Electrocardiography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Clinical and Imaging Correlations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2e 是该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初版由世界ZM心电图学大师Antoni Bayés de Luna 和Miguel Fiol-Sala 教授共同编写,此次修订再版又邀请了2 位国际ZM心电学专家Yochai Birnbaum 和Kjell Nikus 教授一起参与,再次为心电图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监测和管理方面的卓越表现正名。将心电图与心脏解剖结构及多种影像学结果进行相互印证是本书的特色之一,除此之外,全书各章末均提供个案病例研究供读者进行评估,帮助读者对疑似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更好的解读。

目录

上篇?? 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电生理基础

第 1 章 心脏解剖:相关影像技术的重要性

一、应用 CMR 评估心脏室壁和节段

二、室壁的供血与传导系统

三、3 条分支冠状动脉灌注的心肌区域

四、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2 章 缺血性心脏病的电生理基础

一、心内膜下和透壁性缺血及坏死的心电图模式

二、传统分类的局限性

三、急慢性期新分类的必要性

四、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3 章 T 波改变

一、T 波的正常范围

二、缺血时心电图形态的电生理机制

三、心内膜下缺血的心电图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透壁(“心外膜下”)缺血的心电图形态: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心室肥大和(或)宽 QRS 患者合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

六、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4 章 ST 段的变化

一、正常 ST 段

二、透壁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三、透壁心肌缺血心电图形态的电生理机制

四、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5 章 QRS 波和其他波的改变

一、正常 Q 波形态

二、心肌梗死引起的 QRS 波群变化:异常 Q 波和碎裂的 QRS 波群

三、Q 波心肌梗死和无 Q 波心肌梗死

四、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下篇?? 不同临床情况下缺血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相关性和预后影响

第 6 章 心电图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作用

一、疼痛的类型

二、非缺血性疼痛

三、不明原因的胸痛

四、缺血性胸痛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五、急性胸痛患者的预后

六、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7 章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ACS)

一、窄 QRS 波透壁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ACS:窄 QRS 波患者 ST 段抬高的形态特点和诊断标准

三、STE-ACS:从心电图到危险区域及闭塞动脉

四、STE-ACS 心电图的演变

五、有多支血管病变的“活动性”缺血患者的 ST 段改变

六、多支血管闭塞的 STE-ACS:谁是罪犯血管

七、入院时 ST 段抬高:预后和危险分层

八、STE-ACS 演变过程中短期和长期不良预后的心电图资料

九、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8 章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的 ST 段抬高与非缺血性 ST 段抬高的鉴别

一、ST 段“凹面向上”与“弓背向上”型抬高

二、相关性变化

三、继发于左心室肥大的 ST 段抬高

四、早期复极

五、“正常变异”的 NISTE

六、急性心包炎

七、继发于 LBBB 的 ST 段抬高

八、继发于其他 IVCD 的 ST 段抬高

九、Brugada 综合征

十、Takotsubo 综合征(心尖球形综合征)

十一、STEMI 自发性再灌注

十二、左心室室壁瘤

十三、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十四、运动员

十五、混合模式

十六、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9 章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一、运动心电图标准:形态及电压

二、NSTE-ACS: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三、其他临床情况的 ST 段压低

四、心电图对 NSTE-ACS 预后的影响

五、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10 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见的诊断错误

一、正确解读常被误诊的 ECG 表现

三、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11 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症的心电图

一、心肌梗死型 ACS 的机械并发症的心电图

二、ACS 的心电并发症:传导障碍

三、ACS 合并心律失常和室内传导阻滞

四、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12 章 Q 波型和无 Q 波型(或等效波)心肌梗死

一、Q 波型心肌梗死

二、非 Q 波或等效波的心肌梗死

三、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13 章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第 14 章 ECG 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预测因子

第 15 章 通过体表 ECG 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远程医学

一、远程 ECG 在诊断和治疗 STE-ACS 患者中的应用

二、对 STE-ACS 患者使用院前 ECG 传递的优点

三、整合院前 ECG 进入医疗系统常用的和Z佳的流程

四、远程 ECG 在早期识别高危和疑似患者中的应用

五、自我评估:病例报道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临床与影像相关性及预后(原书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