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永新
页数:150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2243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公教育名师团队精心编写,立足考试前沿,适用于云南省最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的综合管理类职位,包括行政管理、公文等重要模块,包括管理学知识、公共行政、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沟通、行政执行、公共危机、公共决策等重要知识点。本书在认真分析云南省最单位考情的基础上,全新研发,契合云南省最单位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及考试真题要求,帮助考生摸透考试。
本书特色
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中公版·2022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综合应用能力(A类)(全新升级)》2022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综合应用能力(A类)(全新升级)严格依据云南省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编写。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考情分析,提“纲”挈“领”。本书不仅对云南省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的大纲要求以及近几年的实际考试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在分篇讲解每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之前,针对性地分析了每类题型的具体特点。 2.材料阅读,披“沙”拣“金”。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考试特点决定着材料阅读的重要性。本书结合历年来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的材料特点,从基础阅读方法、不同类型材料的阅读方法两个方面入手总结归纳高效阅读材料的实用方法。 3.分篇精讲,见“招”拆“招。编写本书时,我们把整张试卷拆解开来,并根据大纲和真题,将各个题型设置为独立的版块,分五篇分别讲解分析概括类问题、对策建议类问题、应急处理类问题、沟通协调类问题、公文写作类问题,力求让考生领会各类题型的特点,进行专项复习,查漏补缺。 4.优化讲解,“花”样“百”出。在体例上,本书将试题讲解体系化,将各类题目讲解分为题型介绍、解题技巧、技巧运用三章,体例鲜明,层层深入。在正文中,通过表格、示意图、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配合文字讲解,注重点拨,有利于考生快速抓住重点,并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目录
第一章大纲解读
一、科目认知
二、测评要素
三、题目类型
第二章考情分析
一、材料分析
二、任务分析
第三章实用方法
一、阅读方法
二、审题方法
三、答案组织技巧
第二篇分析概括类问题
第一章题型介绍
一、大纲要求
二、考情分析
第二章解题技巧
一、审题
二、析点
三、加工
第三章技巧运用
一、分析概括问题
二、分析概括特点及原因
三、分析概括变化
四、分析概括工作重点
第三篇对策建议类问题
第一章题型介绍
一、大纲要求
二、考情分析
第二章解题技巧
一、审题
二、析点
三、加工
第三章技巧运用
一、题型简介
二、经典例题
第四篇应急处理类问题
第一章题型介绍
一、大纲要求
二、考情分析
第二章解题技巧
一、审题
二、析点
三、加工
第三章技巧运用
一、题型简介
二、经典例题
第五篇沟通协调类问题
第一章题型介绍
一、大纲要求
二、考情分析
第二章解题技巧
一、审题
二、析点
三、加工
第三章技巧运用
一、沟通谈话
二、说服劝解
第六篇公文写作类问题
第一章题型介绍
一、大纲要求
二、考情分析
第二章解题技巧
一、审题
二、析点
三、加工
第三章报告总结
一、写作方法
二、经典例题
第四章宣传倡议
一、写作方法
二、经典例题
第五章信件处理
一、写作方法
二、经典例题
第六章活动策划
节选
综合应用能力(A类)第一篇综合A科目认知第一篇综合A科目认知第一章大纲解读 一、科目认知(一)考什么综合应用能力(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倾向,是个体认知能力、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社会经验等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通俗地说,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在未来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上的办事(包括办文办会)能力。 所有考试题目都着眼于解决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考试重点测查的是应试人员作为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试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常识才可以完成题目作答。当然,若应试人员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或管理学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等,会更有利于通过考试。 (二)怎么评 每道试题都事先按照命题和审题专家判断的主观难度设定了分值。在实际阅卷时,阅卷人员会按照评分标准针对应试人员答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一般是根据完成题目指定任务所需要的理想解决方案初步拟定,再根据数百份试卷的试评结果进行调整。因此,评分是标准参照和常模参照两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试卷试题的编排一般按照难度或逻辑顺序排列,先易后难,考查文字表达能力的题目一般放在后。 二、测评要素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我们可知从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图1-1测评要素 (一)管理角色意识 应试人员必须把自己当成题目中指定岗位的管理者。管理者首先是问题解决者,往往会面对多方利益诉求,需要综合权衡多个甚至有可能是彼此矛盾的原则、标准或要求,处理问题时会受到各种资源和条件的约束,解决问题的结果也会受到多个相关利益方的监督和制约。 管理者既要务实地解决问题,也要具有人文情怀。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只考查应试人员作为一般管理者的基础管理能力,尤其是事务管理能力(不排除涉及人员管理),不区分具体的管理岗位,也不刻意突出作为管理者的领导力。 (二)分析判断能力 管理岗位面对的是复杂的问题情境。应试人员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准确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所面临的管理情境,分析该情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各类人的利益诉求,明确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影响,评估并判断各种问题解决方案所需的前提条件及其付诸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计划与控制能力 应试人员需要明确所处管理情境中自己权限范围内拥有的可行性资源及其制约条件,确定解决问题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成效,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监控事件进程,亲自或派人对事件进程施加必要的影响,防范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确保事件朝着预定目标的方向发展,或者保证措施实施后取得预定的成效。 (四)沟通协调能力 应试人员扮演的角色需要以文字说明的方式或通过采取某种行动与自己的上级、服务对象、利益相关方或者社会公众实现沟通,需要关注不同的利益诉求方所持的态度并施加必要的影响,确保自己拟采取的行动或做法能够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还要在必要的时候消除各方的成见、误解或纷争。 (五)文字表达能力 这里的文字表达能力不是指写作和文学创作,而是解决问题和实现沟通目的及意义方面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的核心是让相关读者(包括阅卷人)全面、准确地理解自己想要表达或者领导希望表达的思想,避免表达上的含糊、歧义和误解,以达到好的沟通效果。 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不仅要看试卷中专门要求的工作应用文写作,也要看其他题目答案的语言水准和沟通效果。 三、题目类型 根据2016—2021年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考试情况,以及《考试大纲》要求的五大测评要素,我们大致可以将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考试题型分为五类:分析概括类、对策建议类、应急处理类、沟通协调类、公文写作类。 图1-2题目类型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这五类题型与前面的五大测评要素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同一道题目中,可能出现多个测评要素,这是为了更全面地测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测评要素及题型在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中的考查情况,我们会在后文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第二章考情分析 一、材料分析(一)总体特点整体来看,云南省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背景材料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极强的情境性。以具体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视角为切入点,全方位地展现实际工作中的目标任务及矛盾冲突。 第二,主题的鲜明性。在材料主题中,社会民生类的居多,其内容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材料以小见大,紧密联系实际。虽然每套试题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但是从材料的选取和设置上来看,每则材料都是一个“微剧场”或“主题简介”,以具体的事例反映材料主题,用“故事情节”表现试题内容。 第三,类型的多样性。既有观点型材料,又有案例型材料;既有文字表述,也有图表阅读。每套试题材料的整体内容,一般包括对材料主题的背景介绍、描述发生的事件或问题、多个个体的意见或网友评论,以及事件或问题的解决措施。以观点型材料为例,经常罗列十几名或几十名民众的观点内容,需要考生对内容进行概括与提炼。 第四,字数的稳定性。材料字数在6000字左右,一般有3~7则材料,以4则、5则为主。 (二)材料来源 常被选取的材料类型包括既有的社会现实、新闻报道、网友评论及留言等,这些给定材料常见的来源有互联网、单位官方网站、报纸杂志、官方文件等。 1崩丛从诨チ网 材料链接1 B市人民医院是一家远近闻名的三甲医院,外地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众多,其比例高达每日门诊量的786%。门诊大厅常年人满为患,挂号、缴费、取药等各种队伍如条条长龙,导致门诊大厅通道拥挤、喧哗吵闹、空气质量差,还时常发生偷窃事件。据医院有关人士介绍,外地患者来本院就医,拖着大包小包先去排队挂号,挂完号再去排队就诊;等医生开完检查单,又得穿梭到门诊大厅排队缴费;等做完检查,把结果给医生看了,医生开药之后,还得拿着药方去排队缴费,再去取药窗口排队拿药。正常一套程序下来,光来回在窗口排队就得耗去一两个小时,更别说有时还因为着急而排错了队。此外,医院门口还长期驻守着一批“黄牛”,见人就问要不要专家号,导致医院门口秩序混乱。 为了解决挂号难、反复排队等问题,同时防止号贩子倒号,为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有序的就诊服务,B市人民医院从今年3月份起,试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面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试行以来,为了方便患者预约挂号,除了以前的人工窗口、114平台、网站平台和自助挂号机四种挂号渠道以外,B市人民医院又推出了微信挂号的方式。B市人民医院是“医通卡”的联网医院之一,患者可通过微信关注“医通卡”公众号,关联绑定自己的“医通卡”或社保卡,点击进入B市人民医院界面,预约7天之内的号源。医院有关人士表示,以后会逐渐将号源向微信平台倾斜,逐步减少人工挂号窗口,取消现场放号。 中公解读:这是2017年6月3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中的部分材料。这篇材料与中国网上的一篇新闻报道——《北京儿童医院实施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制度打击号贩子》有极大的相关性,这说明各大主流媒体网站是试卷背景材料的重要来源,如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考生平时可以多关注此类网站,及时了解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材料链接2 (二)新闻报道摘要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据统计,全国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7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330多万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30多万人;每年调解矛盾纠纷900多万件,其中近8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 2019年,司法部召开了全国调解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新时代调解工作迈上新台阶。 司法部选聘两批共20名全国人民调解专家,创办人民调解大讲堂,全国约90万人参加了视频培训。 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覆盖城乡社区和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大力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有效发挥了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了一批调解工作品牌,各地共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1万多个。 目前,全国共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3万多个,其中,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已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每年有60%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得以有效化解。 各地坚持选聘结合,专兼结合,拓宽选任渠道,丰富选任方式,注重吸收退休政法干警、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士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全国20多个省份出台了关于加强拆解、警调、访调等衔接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通过在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派出所、信访等部门设立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有效缓解了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的工作压力。目前,全国共设立派驻有关部门人民调解组织2万多个。“十三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接受有关部门移送委托调解的案件300多万件,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60多万件。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建立了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智能移动调解系统,运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微博等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近20个省份开办电视调解栏目,达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中公解读:这是2021年5月22日云南省事业单位分类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中的部分材料。以上材料同样来源于新闻报道。因此,考生平时要多关注一些权威网站、社会热点新闻,拓宽视野,以便在考试中遇到同类话题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2崩丛从诘ノ还俜酵站 通过分析云南省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历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