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疫病早知道

封面

作者:田合禄

页数:304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46911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医原》载:“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即感天地之气以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即万物皆生于天地之气中,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受自然变化的直接影响,受天地二气的制约。天体运动导致天地之气上下升降失序,也必然导致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发生疾病。《诸病源候论》说:“人感乖戻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所谓“乖戾之气”亦有其时空规律性,我们只要掌握天体的运动规律,了解气候的周期变化,就能把握并预测疾病的发生规律,做到未病先防,以尽量避免疾病的发生或减少经济损失。
本书共4章,首先介绍了疫病,疫病自古有之,主要由“非时之气”引发,即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客气和胜复之气;其次梳理了两千年来气候异常导致的疫病发生情况,并按五运六气学说的六十年甲子周期次序排列,找出疫病发生频次的规律及各年发生疫病的地区,即疫病发生的分野说,进而从气候变化、时间、空间等方面探讨疫病的发作规律;最后探讨了历代名医论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为今后防治疫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文层次清晰,有理有据,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尚有启迪后世之意,实乃中医防治疫病的实用之书。

作者简介

田合禄,男,河南滑县人,执业中医师,“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学科建设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五运六气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成就几十年来从事中医和周易的研究,并涉及到子史经传等。其中的成就是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一,《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位居十三经之首,历代《周易》注解家多从人文社科方面阐释。众所周知,伏羲是仰观天文、俯查地理及旁观万物而画八卦,这说明《周易》之卦来源于自然科学,决不是起源于。因此我用天文历法解释《周易》的理论体系,恢复了《周易》源于自然科学的古义。创作《周易真原》,还《周易》以真面目。论文《论太极图是原始天文图》一文,被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评为现代易学优秀论文,荣获“红旗渠杯”奖。由于对易学研究的突出贡献,2003年荣获了“易都杯”易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二,五运六气理论是《内经》的核心内容,却被一些学术权威斥之为迷信,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都不讲,实为中医之不幸。我潜心十几年研究《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及藏气法时理论和《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吸纳《周易》太极理论,创建了“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的中医学理论,用于外感、内伤临床,效如桴鼓。找到了研究《伤寒论》理论体系的途径,解开了《伤寒论》的千古谜团。《中医内伤火病学》是全面论述内伤火病的惟一一部书,曾获1993年度第九届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一书,2006年荣获山西省第七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其三,提出人体双生命生理结构新概念和心、肺、脾三本思想,重新创建中医之本源,将会对中医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本书特色

难懂的文字、玄之又玄的理论只要是经由田合禄老师道出,就变成了清晰而平实的存在。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一、疫病含义简释

二、疫病发展史述要

三、疫病的分类

第 2 章 《黄帝内经》论疫病

一、疫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二、疫病的预防

三、伤于寒而病热

四、对疫病发作前兆现象的认识

五、疫病发作的平衡链及价值

第 3 章 中国古代疫病疫情分析

一、六十甲子年疫病表

二、两千年疫情汇析

三、疫病疫区分野

第 4 章 历代医家论治疫病

一、中医疫病临床第一书——《伤寒杂病论》论治寒疫

二、李东垣论治杂疫

三、《瘟疫论》论治湿热疫

四、《疫疹一得》论治燥热疫

五、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

六、戴天章《瘟疫明辨》

附录 疫病论治实例

一、论治 3 年“非典”寒疫病

二、3 年冬末禽流感

三、5 年四川资阳、内江疫病分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疫病早知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