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国荣
页数:35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60236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哲学:思向何方》一书以哲学的理论和哲学的历史为考察对象,具体内容涉及对哲学的本源性追问,对相关伦理问题的考察,以及对中国哲学以及中西哲学关系的反思、对儒学的再思考等。这些问题既相互关联,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考察,作者指出,理解广义的哲学与理解中国哲学无法分离,认为中国哲学可以成为世界哲学发展的资源,而在历史已经进入世界历史、中西文化已经彼此相遇的背景下,中国哲学应当更加热弄购入世界哲学之中,并在与不同哲学传统的互动中取得新的形态。该书是作者近年研究论文的结集,因此,一方面展现出作者对具体问题的细致而完善的思考;一方面篇章之间的合理架构透露出作者敏锐的逻辑思辨能力,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同时,文章收录的对话访谈等内容,增加了其作为哲学学术论著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近20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
本书特色
《哲学:思向何方》以哲学的理论和哲学的历史为考察对象,其具体内容涉及对哲学自身的本源性追问、伦理问题的考察、中国哲学以及中西哲学关系的反思、儒学的再思考。哲学对自身的追问不仅围绕何为哲学、哲学何为等问题展开,而且体现于对哲学自身走向的思考。由哲学理论和伦理问题转向哲学的历史,便涉及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问题。宽泛而言,理解中国哲学与理解广义的哲学无法分离,“何为中国哲学”与“何为哲学”也构成了在逻辑上彼此相关的两个方面。
目录
哲学的意义
如何理解哲学——对王路教授评论的若干回应
哲学:思向何方?
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感受
德性、知识与哲学进路——由《当代美德伦理》引发的若干思考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
学术与思想之辩
历史中的经典
浙学概说
中国哲学的当代演进:反思与展望
超越非对称:中西哲学互动的历史走向
以道立言——《老子》首三章释义
真知与真人——《庄子·大宗师》的哲学论旨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解读
自然之性与社会之人——《荀子·荣辱》解读
君子人格:历史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意义追寻与第一的价值内蕴
中国思想史中的泰州学派
“五四”思想与传统儒学
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
附录一从”道”到”事”——哲学问答
附录二哲学与当代世界——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前的访谈
后记
2021年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