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放了牛,他们自己会吃草

封面

作者:米米,迷路

页数:24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201556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个很不一样的老木,从事广告文字工作,也是资深多动儿,个性迷迷糊糊大而化之,但好处是脑袋灵活热爱进化,同时又兼备广告人“以客户的语言打动客户”的能耐。
老木认为这世上没有任何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每个人都是既独特又美丽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宇宙专享的杰作,没有一个灵魂应该穿制服。
就这样,一个单亲妈妈带着ADD的大儿子和ADHD的小儿子外加一狗五猫,他们写下全天下最谐趣的喜剧人生。

作者简介

米米(迷路妈)
这是个很不一样的老木,从事广告文字工作,也是资深多动儿,个性迷迷糊糊大而化之,但好处是脑袋灵活热爱进化,同时又兼备广告人“以客户的语言打动客户”的能耐。
老木认为这世上没有任何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每个人都是既独特又美丽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宇宙独一无二的杰作,没有一个灵魂应该穿制服。
就这样,一个单亲妈妈带着ADD的大儿子和ADHD的小儿子外加一狗五猫,他们写下全天下最谐趣的喜剧人生。 迷路
目前14岁,出生时曾被医生判定脑部运动神经受损,将会是个终身不良于行的脑性麻痹儿,后来凭着米米、外公与外婆永不放弃的爱与付出,抓紧早疗黄金期,日以继夜提供复健,后来迷路不但能跑能跳还很会扭屁股!
小一的时候,迷路因为上课恍神太严重,自主能力落后,被判定为重度ADD(注意力缺失型多动症),医生的结论是“不吃药就没有明天”。但因着耐心与包容的好老师以及米米的多方尝试,从过敏原检测、食疗法、运动训练等各方向着手,发现天赋,给予鼓舞,迷路不吃药却一路快乐向前,从慢慢进步直至超越同侪。
这个在自然生态、科学与哲学等面向上超越同龄的小孩,平时除了爱画画之外还是个烹饪高手,日常家事也是一把罩。为了追求独立思辨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已与体制教育分道扬镳,在体制外展开既精彩又热血的学习之旅。

本书特色

单亲妈妈 俩多动症儿子,快乐教养不焦虑! 孩子,我懂你独一无二的美丽。 献给所有焦虑的妈妈,也献给所有与众不同的孩子们

目录

推荐序

纯种地球人推荐阅读的教养绝招|李佳燕

我们需要一场“拯救童年”的改革|幸佳慧

找到孩子的专享以及与众不同之处|魏玮志(泽爸)

自序 天啊——牛仔很忙!

1 迷路爆走养成史|关于爱与成长

我是这样生出迷路的

给公公的情书

宝贝,你不慢

乌鸦反哺

身教潜移默化的威力

为了爱付出,是件打从心底快乐的事

除了陪伴,也多了一份懂得

一份美好的缘,绝对值得等待

给孩子一只宠物,给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

爱的平权论

情和义,值千金

离开是宇宙给孩子的任务

童年与青春期之间的小浪漫

哲学家vs.小屁孩

我看到你眼里的我自己

内裤小童,大师境界

乌托邦之门

乌乌为什么要一直飞

顽皮是小朋友的超能力

男孩不哭?

小男孩的收藏,不倒翁的哲学

“九九乘法地狱魔咒加持法会”

关于生与死,迷路的彩虹哲学

灵魂的模样

2 乖小孩,多无趣|学习这件事

老木很怕养出草莓族,所以老木不当草莓农

不算分数的学分

“不停老人盐,乌龟在眼前”

回头,是美丽的岸

“有效的赞美”,如同人生的魔法关键词

鼓励的秘诀——改变妈妈的视角

天生一百分的孩子

每一条半径,或长或短都能画成一个圆

“相信”就是一种信仰,可以扭转一个孩子的命运

为平凡的小日子添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看不见的北极熊

创作创作,要先创才能作

家书

迷路新诗创作——《不完美》

没有用的书

我们的想法常常是一连串未经思考后的谬论

一边流泪一边前进vs.一边微笑一边前进

越难的事越好玩

不要十年后的感激,只要这一刻的感动

当个爱的资优生

3 让这个星球更美好的天使|家有动动儿

这样的正常很异常

你是有病啊?!

医生说是一种病,我说是一份祝福

多动症是一种人格特质

不再便宜行事,除了药物的其他选择

我家的多动症宝贝,不吃药,飞更高

懒得陪伴之后,药还是解药吗?

老木是资深ADHD

小卷毛迷上镜头里的世界

限量版灵魂,不需治疗,只需珍藏

你们是为了让这个星球更美而着陆的夭使

4 儿童好,未来才会好|培养孩子未来的能力

不一样,又怎样

孩子爱谁是他们的事,他们开心就好

孤独不等于寂寞

框架其实是一种依赖,拆了它,让孩子学会靠自己

体制教育,Bye了,我们分手吧!

江户时代的神奇宝贝

历史课好好玩

回家作业好好玩

不肯请假的学生,超爱上学的小孩

孩子的智慧怎么来?

一个毛头小童的愿望

玉米与老鼠

一场宝可梦的修行

地球妈咪vs.外星老木 对谈集

后记

节选

推荐序 我们需要一场“拯救童年”的改革
儿童工作、儿童文学研究、创作与推广者 幸佳慧 当我们的孩子被压缩在“听闹钟起床、随钟声上课、放学后又安亲”的模子里;周遭楼房一直盖,孩子没地方游戏,只剩千篇一律、毫无创意的社区公园可去,孩子难道不会在课堂上看向窗外,寻找云端上的飞龙与独角兽?孩子的小手小脚难道不会在他喘不过气来时,松弛舞动一番?难道不会因为内在的心理冲突,而跟同学不小心起了口角? 当然会,但是当他们这么做时,他就得小心,因为很容易被贴上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冲动的标签,他的小身体就得等着被评估、确诊、喂药。很多孩子在那五分钟、十分钟,或于第二、第三次看诊时,在亲人、医师两方短短的对话后,就被开了兴奋剂。然而,这些大人永远不用为他们“创意力不足”或是“教养动能不足”或是“确诊流程敷衍”的缺失负起责任。
当精神医学家信心满满地宣称 ADHD 是一种病时,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却察觉,这当中绝大多数成分是来自不稳定的社会标准所造成的流行现象。而今也有越来越多的脑神经科学学者认同:过动症的快速形成,缺乏社会结构的反省。众人若把问题的表征一味投射到那些充满主观认定、松散而扩大的精神症状评量表上,那么,可预见的将会带来一整个世代身心健康的斲丧,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病态。
由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存竞争等因素,过度体制化导致儿童的心理情绪被压制、切除。结果是,人类在制造“服从的小孩”的同时,也为将来制造了一批又一批“忧郁而困惑的大人”。这也是近十年来,几个欧美国家皆有专家、团体发动大规模且长年的社会运动,要求成人反省社会结构变迁带给孩子的压迫,并立即投入“拯救童年”的改 革的原因。
米米的《放了牛,他们自己会吃草》这本书,就是在实践“拯救孩子童年”的育儿教养经验谈,是一位充满勇气的母亲对孩子有坚定信念,一路走来的陪伴。这当中,大人不向外在压力妥协,不因为繁琐喊累,只有投注后不断被满满的爱回馈、充实并鼓舞着。我们也因而看到孩子们身上散发的光,比星月还明亮;感受他们对外在人事物的联结,比春风还良善,比溪水还柔情。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放了牛,他们自己会吃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