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别梦依稀:梅兰芳在香港

封面

作者:张静

页数:187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30801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香港是梅兰芳的福地,梅氏后人亦曾说香港是梅兰芳的第三故乡。梅兰芳五至香港,第一次是1922年,九龙码头人山人海,梅兰芳一行百余人,应邀而来,载誉而归。第二次是1928年,先到广州,后至香港,各演一月,其间亦游历岭南山水。第三次是1931年,仍是粤港各演出一月,台上声势更盛,粤班一时不可抗。第四次是1935年,其时访苏归国,暂停香港。第五次居留最久,历1938至1942年,家国蒙难,梅兰芳在香港度过了悲喜交加的隐居岁月。香港虽是粤方言区,但梅兰芳在香港的影响,因其艺术,兼其意志,不唯为京剧在香港留下了种子,也为国人在香港彰显了民族魂。

作者简介

张静,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昆曲史、澳门粤剧等。已出版专著《升平戏乐——澳门戏曲》、论文集《寻绎集——从文本到舞台》,编著《20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中国戏曲史研究卷》。已发表重要学术论文有《傅惜华与昆曲(1926-1932):以为视点》《清代画家何维熊昆戏画研究》《澳门时期任剑辉与陈艳侬的合作》《梅兰芳对戏曲人物画的搜集、保存及其意义》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京剧文化和梅兰芳生平有较强兴趣的京剧艺术爱好者,梅派艺术研究学者,香港历史文化研究学者,以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本书描述梅兰芳数次访粤港及旅居香港期间的人生经历和艺术修为,对其在港期间于当地历史文化间留下的痕迹进行了详尽的整理,详细描述了梅兰芳与香港的情缘、对粤剧发展的影响、抗战期间暂别舞台以实际行动参与抵抗侵略等生平。

目录

导言

一、初临香岛满堂红

二、岭南胜境喜相逢

三、风华绝代见雍容

四、重洋归舶暂寄踪

五、光影流连意可通

六、欣看桃李沐春风

七、山河破碎欲途穷

八、知音相许两心同

九、倾城旧恋说渠侬

十、情留海角忆重重

节选

香港是梅兰芳的福地,梅氏后人亦曾说香港是梅兰芳的第三故乡。梅兰芳五至香港,第一次是1922年,九龙仓码头人山人海,梅兰芳一行百余人,应邀而来,载誉而归;第二次是1928年,往返广州、香港,演出月余,其间亦游历岭南山水;第三次是1931年,仍是省港轮演一个多月,足迹曾至澳门;第四次是1935年,其时访苏归国,经停香港;第五次居留最久,历1938年至1942年,家国蒙难,他在香港度过了悲喜交加的隐居岁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也曾有赴港演出的计划,但最终未能成行。1949年后,香港关山路远,他只在1956年随中国京剧访日代表团赴日演出时转机香港。对于梅兰芳来说,香港承载了很多情感,也印刻了很多人事,不知可曾梦回。今天看来,香港虽是粤方言区,但梅兰芳在香港的影响,因其艺术,兼其意志,不仅为京昆艺术在香港留下了种子,也代表国人在香港彰显了民族魂。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别梦依稀:梅兰芳在香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4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