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晓阳
页数:207 页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74753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第一章 美的诞生七、提前就位的制度变革如果说美的历史的前半段中,何享健以及他精准的商业直觉为美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那么在美的近十几年里,他逐渐淡出前台,自愿退居幕后,让职业经理人成为美的经营管理中的中坚力量。从几位村民发起的自助小组,到横跨多产业、规模达到数百亿规模的现代化企业,美的却很少出现大的振荡和失控状态,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在稳健成长的背后,不可不谈美的几次意义重大的制度变革。回顾一下美的40年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这家很少进入管理学术研究视野的公司,竟然是多项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首创者。1992年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1997年推动事业部制改造;2001年进行公司高层经理人股权收购(MBO),完成了产权和分配机制改革的大转变。这些企业制度都极富超前的战略发展眼光,由于热衷于各种组织制度建设,何享健因此在美的内部得了一个“机制派”的外号。但何享健并不是一个喜欢追赶潮流的人,美的每次尝试一项新制度,都不是出于领导潮流的炫耀,而是出于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当美的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以后,不断寻找美的各项能力中的短板,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做铺垫,就成了为人谨慎、思维缜密的何享健所关注的重点之一。1989年,美的迅猛发展,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何享健却敏锐地觉察到,按照这样的趋势,美的创业元老们经验和能力即将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于是开始展开人才储备计划,美的少帅方洪波也正是这个时期来到美的的。这一计划为1997年美的第一次出现企业经营危机时,推行事业部制和建立职业经理人团队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1992年改制成功让美的获得飞速成长,美的空调在全国销售进入前三位。然而到了1996年,美的却陷入了困境,经营业绩首次出现大幅下滑,空调销售排名下跌到第七位。面对困境,何享健果断从GE引进事业部制,将各个业务部门变成独立核算但受集团管控的利润中心,每个事业部得到更多自主经营的空间。1997年,美的空调事业部、风扇事业部先后成立;2002年,家庭电器事业部一拆为四,成立电饭煲、微波炉、电风扇和饮水机事业部,美的事业部数目增至9个,其后又时有调整。各事业部设立了市场、计划、服务、财务、经营管理等五大模块,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架构。事业部制的建立使美的集团总部从日常管理中摆脱了出来,主要精力集中在总体战略决策、人事以及市场协调等方面。授权从集团的顶
本书特色
《美的制造》为中国行业榜样丛书之一。华润70年本书通过华润的案例,重点介绍了华润的成功转型以及它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手法,希望从中发掘出华润成功的秘诀,为大型集团企业的发展树立一个榜样。美的制造本书通过美的的案例,介绍了它低调务实的风格和不断革新的精神,是我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典范。苏宁连锁本书通过苏宁的案例,介绍了它的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过程,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目录
节选
《美的制造》主要讲述了美的40年的发展。美的是我国乡镇企业的代表,也是中国制造业的排头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比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还要长。40年来它从一个由23个村民集资5000元成立的生产互助小组,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员工几万人,年销售额近1000亿的大型集团,是我国第二大家电集团,仅次于海尔。美的的一贯风格是低调务实,深水静流,一步一个脚印,40年来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美的不喜欢张扬,但在企业制度的革新上却处处领先,股份制改革、事业部制、MBO,再到职业经理人制,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在不断的求新求变中发展壮大,从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做着不懈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