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达亮
页数:308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14430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生平功业;习佛因缘;奉佛事略;禅师交游;参禅妙悟;岭南逸风。
作者简介
达亮,广东省作协会员,曾出版《岁月无悔》、《菩提人生》、《落叶菩提》、《蝉心》(香港、繁体版)、《潮州开元寺》、《滴水禅思》、《心灵渡口》、《苏东坡与佛教》(马来西亚、简体版)等专著;出版学术论文《谈生说死》、《退步原来是向前》、《解读曼殊五部曲》、《苏东坡的佛教思想特色》、《欧阳修与佛教》、《大颠禅师的道迹》、《性善恶论考辩》、《试论慧能南禅在岭南的传播及影响》等。
相关资料
第一章 生平功业
第一节 生平业绩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四川眉山县人。号东坡、铁冠道人、海上道人、戒和尚、玉局老、眉阳居士、雪浪斋,自号东坡居士。人称无邪公、仇池翁、毗陵先生、泉南老人、水东老人、东坡道人、苏仙、坡仙。赐谥文忠,后人复尊称以文忠公。这些称号有的是自己起的,有的是别人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替他起的。这些称号既可以反映苏轼的思想倾向,又可展示他与人处世以及生活的实际情况。
关于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父亲苏洵曾作一篇《名二子说》,其中对苏轼的“轼”字有精辟独到的见解: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世。
此乃父亲苏洵对儿子苏轼的担心与希望,也体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
宋景祐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纱觳行一一个世代文儒的文士家庭。苏轼的远祖,可以上溯至唐武则天时有名的宰相苏味道。其祖父苏序,是个天性豪爽、淳朴正直的老人。两位伯父苏澹、苏涣都是进士。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由发愤读书而入仕。受父亲影响,苏轼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22岁时进士及第,深受欧阳修赞赏,名满京师。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文革新之集大成者,与父苏洵,弟苏辙,在散文创作方面同属“唐宋八大家”,后人并称为“三苏”。“三苏”活跃于宋神宗、哲宗政坛,在当时影响很大。能在中国文化史上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家庭是少有的。所以,朱德曾赋诗称赞道:“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目录
第一节 生平业绩
第二节 旷世奇才
第二章 习佛因缘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宦海沉浮
第三节 黄州皈释
第三章 奉佛事略
第一节 济世布施
第二节 鬻牒济世
第三节 抄经追思
第四节 戒杀·放生
第四章 禅师交游
第一节 眉山惟简
第二节 吴越名僧
第三节 杭州诗僧
第四节 诗僧道潜
第五节 佛印了元
第六节 南方禅僧
第五章 参禅妙悟
第一节 妙悟禅境
第二节 空灵意境
第三节 寓意于物
第四节 二严界观
第五节 竹杖芒鞋
第六节 人生如梦
第七节 东坡禅境
第六章 岭南逸风
第一节 岭南流放
第二节 外儒内禅
第三节 向死而生
附录一:佛印与东坡的故事
附录二:苏氏世系简表
附录三:苏轼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生平功业
第一节 生平业绩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四川眉山县人。号东坡、铁冠道人、海上道人、戒和尚、玉局老、眉阳居士、雪浪斋,自号东坡居士。人称无邪公、仇池翁、毗陵先生、泉南老人、水东老人、东坡道人、苏仙、坡仙。赐谥文忠,后人复尊称以文忠公。这些称号有的是自己起的,有的是别人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替他起的。这些称号既可以反映苏轼的思想倾向,又可展示他与人处世以及生活的实际情况。
关于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父亲苏洵曾作一篇《名二子说》,其中对苏轼的“轼”字有精辟独到的见解: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世。
此乃父亲苏洵对儿子苏轼的担心与希望,也体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
宋景祐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纱觳行一一个世代文儒的文士家庭。苏轼的远祖,可以上溯至唐武则天时有名的宰相苏味道。其祖父苏序,是个天性豪爽、淳朴正直的老人。两位伯父苏澹、苏涣都是进士。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由发愤读书而入仕。受父亲影响,苏轼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22岁时进士及第,深受欧阳修赞赏,名满京师。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文革新之集大成者,与父苏洵,弟苏辙,在散文创作方面同属“唐宋八大家”,后人并称为“三苏”。“三苏”活跃于宋神宗、哲宗政坛,在当时影响很大。能在中国文化史上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家庭是少有的。所以,朱德曾赋诗称赞道:“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