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宏森
页数:204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13256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刘宏森为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青年学报》主编。本书是“青年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研究的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作历史脉络的梳理,而努力通过对学术论文的文本解读和深入辨析,致力于:(一)从选题把握、概念使用、论据论证、逻辑规范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一些影响和制约中国青年研究学术发展、“青年学”构建的瓶颈性问题;(二)深入分析和把握问题背后存在着的深层原因,尤其是不少研究者普遍缺乏科学思维方式训练等原因;(三)针对近四十年来青年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青年研究队伍的实际,提出打破瓶颈的具体策略、建议。本书读者对象为青年研究者、文科硕士博士生、团干部、大中小学教师、机关干部等。
作者简介
刘宏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青年学报》主编。198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青年研究、文艺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出版《风过弦响》《思维与表达训练》《读懂当代青少年》等专著,在《中国青年研究》《探索与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教师”称号、精品课程奖、中国青少年研究优秀论文奖等荣誉。
本书特色
1,本书特别适合对学术研究有无从下手之感、写作和发表论文面临较大困难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阅读参考。
2,一剑淬砺三十年:一本帮助青年学者修炼内功的好书。
目录
一剑淬砺三十年:一本帮助青年学者修炼内功的好书
——兼谈当前青年研究的三个问题 廉思
绪论 青年学与青年研究
一、青年学缺乏青年研究支撑
二、学术研究能力有待增强
三、关于本书写作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学术研究与青年研究
第一节 学术研究释义
一、学术研究的基本涵义
二、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学术研究具有严谨的规范要求
二、学术研究与“无用之用”
第三节 学术研究与科学思维训练
一、人类主要思维方式
二、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是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学术研究选题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选题的基本涵义和要求
一、选题的基本涵义和意义
二、好选题需处理好几对关系
第二节 选题与“切入口”
一、“切入口”的基本涵义
二、选择“切入口”的方法
第三章 青年研究中的选题
第一节 中国青年研究的选题空间
一、中国青年研究因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兴起
二、当代中国青年研究拥有“金矿”
三、青年研究选题必须“接地气”
第二节 青年研究选题中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重复雷同缺乏新意
二、自说自话选题
三、“工作总结”充当选题
四、“宏大叙事”选题
五、缺乏学理支撑
第三节 选题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学风态度不够端正
二、学术积累重视不够
三、学术能力训练不够
第四章 概念的基本理论
节 概念的基本涵义和意义
一、概念的基本涵义
二、“大概念”和“小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一、下定义
二、严谨界定概念
第三节 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
一、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之一:准确
二、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之二:到位
三、概念界定的基本要求之三:自洽
第四节 概念和意象
一、青年研究与意象
二、概念和意象的区别
三、意象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让意象成为无歧义的概念
第五章 青年研究中的概念运用
节 青年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青年概念缺乏公允界定
二、青年概念界定的历史梳理
三、青年概念界定的主要特点
四、青年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
五、青年概念界定与对青年的认知
六、界定基本概念需要接续努力
第二节 青年研究概念使用中的问题
一、现成使用,不作界定
二、随心所欲,无规无矩
三、缺乏梳理,逻辑混乱
四、照抄界定,缺乏新见
第六章 实证研究
节 实证研究的基本涵义和基本要求
一、实证研究的基本涵义
二、数据及其作用
三、实证研究与问题意识
四、实证研究与理论支持
第二节 青年研究与实证研究
一、“数据当家”难以反映事实
二、“数学化”“模型化”倾向亟需纠偏
三、思想缺位降低学术水准
四、提升实证研究水平的思考
第七章 基本逻辑
节 论点明确
一、缺乏具体明确论点问题普遍存在
二、提炼能力短缺是主要原因
第二节 论点有据
一、论据必须真实
二、论据和论点之间必须具有必然联系
三、论据必须充分
四、论证必须强化
第三节 逻辑严谨
一、学术研究的基本逻辑
二、逻辑严谨是基本要求
三、逻辑框架残缺现象较为普遍
第四节 排列有据
一、梳理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二、梳理原因间的逻辑关系
三、梳理对策间的逻辑关系
第五节 文题对应
一、文不对题
二、题间关系混乱
第六节 莫贴“标签”
一、“贴标签”现象值得关注
二、把准问题和学科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附:“思维与表达训练”的前世今生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