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友伦
页数:234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2011780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张友伦文集》的其中一部,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细梳理了现当代美国的社会运动,论述美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生存与发展情况,揭露美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批判了美国资产阶级学者对劳资矛盾的无视与歪曲。本书内容丰富,史料扎实,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人文的关怀,其对美国社会运动的全面介绍和工人阶级状况的深刻分析,是我们更为全面地研究美国社会与文化历史的基石。本书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代表作,也是美国社会运动与工人阶级方面的奠基之作,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不失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张友伦,四川成都人,著名美国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家。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回国后执教于南开大学。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美国史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基地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1986-1996)及顾问(1996- )等,并先后赴美国多所院校从事访问研究。在中国世界史的学术探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和骨干力量,堪称“老一代和新一代史学家之间的桥梁”。
代表作:
《共产主义者同盟》(1963)
《第一国际》(1964)
《第二国际》(1965)
《美国农业革命》(1983)
《马克思 恩格斯和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组织》(1983)
《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合编)(1992)
《当代美国社会运动和美国工人阶级》(1993)
《美国工人运动史》(合著)(1993)
《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运动》(1997)
《孔见集》(2003)
《美国西进运动探要》(2005)
本书特色
美国社会运动与工人阶级分析的奠基之作
19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它的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典型性,而且这些特点对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工人运动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工艺的改进,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工人队伍中从事脑力劳动或半脑力劳动的人员越来越多,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为明显。美国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而且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为典型的。
本书即重点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以及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关系,以及战后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急剧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目录
引言/ 1
一、复员时期/ 11
1. 头号超级大国/ 11
2. 遏制和冷战的开始/ 16
3. 战后的经济繁荣和政治倒退/ 23
4. 种族歧视和黑人的反抗/ 30
5. 和平运动和世界联邦主义运动/ 34
6. 杜鲁门政府调解劳资冲突的努力和罢工运动/ 41
7. 罢工高潮时期的美国共产党/ 48
二、朝鲜战争和美国的社会问题/ 58
1. 冷战中的热战/ 58
2. 麦卡锡主义和麦卡伦法/ 62
3. 争取和平,反对侵朝战争/ 67
4. 为加强工人团结和争取提高工人待遇而斗争/ 73
5. 美共的反战立场和对方针政策的初步检讨/ 81
三、不稳定的“协调一致” / 87
1. 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 87
2. 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 92
3. 反对核试验和非暴力和平运动/ 97
4. 围绕反劳工立法的斗争和工人运动的低落/ 103
5. 美国共产党内部的争论和党的分裂/ 112
四、20 世纪60 年代的风暴/ 119
1.“新边疆”和“伟大社会” / 119
2. 反战运动和美国工人的态度/ 125
3. 工人运动的复苏/ 129
4. 工会内部矛盾的激化/ 138
5. 民权运动和工会/ 143
6. 冲破孤立,重新取得合法地位/ 151
7. 新左派运动和反正统文化运动/ 158
8.“走出舒适的集中营” / 164
五、经济衰退和战略收缩时期/ 168
1. 尼克松和卡特的经济政策/ 168
2. 美国工会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及普通工会会员的活动/ 178
3. 美国社会民主党的成立和党内的分歧/ 187
4. 20世纪70年代美国共产党的活动/ 191
六、美国学者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和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 198
1.“美国例外论”的发展和深化/ 198
2.“职业意识论”的影响/ 202
3. 桑巴特的命题/ 208
4. 所谓的“中等阶级社会” / 214
5. 美国学者关于阶级区分的看法/ 220
6. 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所引起的思考/ 227
结束语/ 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