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玉鹏
页数:127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82190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当前我国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开放创新为理论着眼点,阐明应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利用、权益分配和保护机制、凝聚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协作机制,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同时,本书以知识产权权益归属、利益分配以及保护机制建设为主题研究协同创新战略,直接诠释了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复杂系统内,由于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协同效应、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对于创新理论及协同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理论上的推进作用。
作者简介
董玉鹏,法学博士,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法。先后主持或主参第一最、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入选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宁波市哲学社会科举青年学科带头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集聚创新与固化权益:深入研究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问题的意义
二、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的突破点
第二章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模式与管理体系
第一节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治理模式
一、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模式概述
二、外部治理:政府政策引导与协同创新知识产权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治理: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第二节 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建设
一、完善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章程
二、通过“专利联盟”促成“知识产权社区”
三、重视标准化在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外部支持
第三节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
一、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背景分析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的定位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的治理思路
五、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运作方式
第三章 协同创新联盟知识产权权益分配
第一节 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共享与许可
一、高技术产业发展引发的知识开放与共享
二、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盟聚合开放服务功能
三、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盟的权利共享与许可
四、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盟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第二节 协同创新中科研成果转化的政府导向——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一、长三角区域集群创新现状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二、集群创新成果转化的政府导向要素分析
三、强化政府在集群创新中协同效应的建议
第四章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
第一节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概述
一、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起因分析
二、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仿冒风险
三、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
四、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淡化风险
五、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反垄断风险
第二节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社区化保护
一、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由平台化运作到社区协同
二、协同创新联盟的知识产权社区化保护遇到的障碍与制约因素
第三节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对策建议
一、建立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评估机制
二、建立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合预警及协商机制
三、完善协同创新联盟知识产权社区规则
四、加强行业标准和国家法律、政策双重指导
第五章 产业导向的知识产权协同服务平台建设
第一节 产业导向的知识产权协同服务平台建设意义
一、协同创新方向选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知识产权服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四、我国各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现状比较
第二节 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一、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近中期建设目标
二、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三、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任务
四、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
第三节 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平台服务内容
一、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平台共性服务
二、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平台知识产权专题服务
第六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 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概述
二、互联网环境下面向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面临的挑战
三、互联网环境下面向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行政协同执法体系分析
四、加强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配套措施的建议
第二节 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建设
一、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实现诉讼与非诉讼手段有效衔接
二、建设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必要性
三、建设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议
第三节 完善服务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一、明确服务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建设目标
二、选择适用于协同创新环境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模式
三、完善覆盖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网络
四、健全协同创新组织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规范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一、集聚创新与固化权益:深入研究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问题的意义
二、协同创新知识产权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的突破点
第二章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模式与管理体系
第一节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治理模式
一、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模式概述
二、外部治理:政府政策引导与协同创新知识产权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治理: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第二节 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建设
一、完善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章程
二、通过“专利联盟”促成“知识产权社区”
三、重视标准化在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外部支持
第三节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
一、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背景分析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的定位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的治理思路
五、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联盟运作方式
第三章 协同创新联盟知识产权权益分配
第一节 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共享与许可
一、高技术产业发展引发的知识开放与共享
二、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盟聚合开放服务功能
三、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盟的权利共享与许可
四、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盟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第二节 协同创新中科研成果转化的政府导向——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一、长三角区域集群创新现状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二、集群创新成果转化的政府导向要素分析
三、强化政府在集群创新中协同效应的建议
第四章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
第一节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概述
一、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起因分析
二、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仿冒风险
三、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
四、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淡化风险
五、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反垄断风险
第二节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社区化保护
一、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由平台化运作到社区协同
二、协同创新联盟的知识产权社区化保护遇到的障碍与制约因素
第三节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对策建议
一、建立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评估机制
二、建立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联合预警及协商机制
三、完善协同创新联盟知识产权社区规则
四、加强行业标准和国家法律、政策双重指导
第五章 产业导向的知识产权协同服务平台建设
第一节 产业导向的知识产权协同服务平台建设意义
一、协同创新方向选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知识产权服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四、我国各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现状比较
第二节 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一、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近中期建设目标
二、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三、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任务
四、产业导向的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
第三节 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平台服务内容
一、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平台共性服务
二、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平台知识产权专题服务
第六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 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概述
二、互联网环境下面向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面临的挑战
三、互联网环境下面向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行政协同执法体系分析
四、加强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配套措施的建议
第二节 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建设
一、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实现诉讼与非诉讼手段有效衔接
二、建设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必要性
三、建设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议
第三节 完善服务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一、明确服务协同创新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建设目标
二、选择适用于协同创新环境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模式
三、完善覆盖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网络
四、健全协同创新组织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规范的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