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旭东,王丹,杨庆
页数:30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3819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一章,全面地介绍了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废弃物处理、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五大领域碳排放核算单元排放原理、排放环节、排放特征、具体的核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以及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的确定方法,并结合省级温室气候清单编制、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相关活动水平与排放因子调查等实践,以具体的核算案例对活动水平、排放因子实测进行了方法学讨论,给出了相关参数调查方法和监测方法。
作者简介
蒋旭东,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委重点培育智库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及区域发展。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技攻关和重点科研课题以及重点规划编制近三十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研究成果奖、社科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省直部门优秀研究成果奖一、二等奖共八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参与出版专著四部。
王丹,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兼任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环保署大西洋生态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日本名古屋大学外国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农业经济。主持和参与相关课题十一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
杨庆,博士,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等。主持和参与相关课题十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省部级奖两项。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
2020年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增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话语权,依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登峰计划-优势学科“气候变化经济学”建设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组织,邀请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作者共同参与编写国内首套《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经过五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了《气候变化经济学导论》《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适应气候变化经济学》《全球气候治理》《碳核算方法学》《气候金融》《贸易与气候变化》《碳市场经济学》《低碳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实践》9本252万字的成果,供气候变化经济学教学、研究和培训选用。 总主编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剑桥,1992),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博导。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UN可持续发展报告(GSDR2023)独立专家组成员(15人,UN秘书长任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减缓卷,2021)主笔。曾任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UNDP高级项目官员、IPCC高级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城市化、能源与气候政策、生态文明新范式经济学等。发表论文(中英文)三百五十余篇(章),出版学术(中英文)专著二十余部,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华宝钢环境奖等重要学术奖二十多项。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1)
第二节 温室效应及碳排放!!!!!!!!!!!!!!!!!!(6)
第三节 碳排放核算相关概念和内涵!!!!!!!!!!!!!!(11)
第二章 国内外碳排放核算进展!!!!!!!!!!!!!!!!!(17)
第一节 国际碳排放核算!!!!!!!!!!!!!!!!!!!(17)
第二节 中国碳排放核算!!!!!!!!!!!!!!!!!!!(29)
第三节 碳排放核算展望!!!!!!!!!!!!!!!!!!!(37)
第三章 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体系!!!!!!!!!!!!!!!!!(39)
第一节 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体系的基本框架!!!!!!!!!!!(39)
第二节 碳排放核算边界与范围!!!!!!!!!!!!!!!!(41)
第三节 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核算内容!!!!!!!!!!!!!!(44)
第四节 碳排放核算数据统计方法!!!!!!!!!!!!!!!(55)
第四章 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57)
第一节 能源活动碳排放识别!!!!!!!!!!!!!!!!!(57)
第二节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64)
第三节 生物质燃烧排放!!!!!!!!!!!!!!!!!!!(77)
第四节 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79)
第五节 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82)
第六节 电力、热力调入调出所产生的排放!!!!!!!!!!!(85)
第五章 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103)
第一节 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识别!!!!!!!!!!!!!!(104)
第二节 水泥生产过程排放!!!!!!!!!!!!!!!!!(111)
第三节 石灰生产过程排放!!!!!!!!!!!!!!!!!(116)
第四节 钢铁生产过程排放!!!!!!!!!!!!!!!!!(119)
第五节 电石生产过程排放!!!!!!!!!!!!!!!!!(124)
第六节 己二酸生产过程排放!!!!!!!!!!!!!!!!(125)
第七节 硝酸生产过程排放!!!!!!!!!!!!!!!!!(126)
第八节 一氯二氟甲烷生产过程排放!!!!!!!!!!!!!(130)
第九节 其他工业生产过程排放!!!!!!!!!!!!!!!(131)
第六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146)
第一节 农业碳排放识别!!!!!!!!!!!!!!!!!!(147)
第二节 稻田甲烷排放!!!!!!!!!!!!!!!!!!!(155)
第三节 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161)
第四节 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170)
第五节 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175)
第六节 动物粪便管理氧化亚氮排放!!!!!!!!!!!!!(179)
第七章 废弃物处理碳排放核算!!!!!!!!!!!!!!!!(191)
第一节 废弃物处理碳排放识别!!!!!!!!!!!!!!!(191)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甲烷排放核算!!!!!!!!!!(198)
第三节 焚烧处理二氧化碳排放核算!!!!!!!!!!!!!(203)
第四节 生活污水处理甲烷排放核算!!!!!!!!!!!!!(204)
第五节 工业废水处理甲烷排放核算!!!!!!!!!!!!!(207)
第六节 废水处理氧化亚氮排放核算!!!!!!!!!!!!!(209)
第八章 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核算!!!!!!!!!!!!(218)
第一节 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碳识别!!!!!!!!!!!!!(219)
第二节 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储量核算!!!!!!!(225)
第三节 森林转化碳排放核算!!!!!!!!!!!!!!!!(233)
第九章 区域间经济活动碳转移核算!!!!!!!!!!!!!!(245)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活动碳排放核算的内涵!!!!!!!!!!(245)
第二节 区域间经济活动碳排放核算原理!!!!!!!!!!!(249)
第三节 区域间经济活动碳核算模型!!!!!!!!!!!!!(254)
第十章 碳排放核算质量保证!!!!!!!!!!!!!!!!!(268)
第一节 碳排放核算质量控制!!!!!!!!!!!!!!!!(268)
第二节 建立企业核算MRV体系!!!!!!!!!!!!!!!(276)
第三节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280)
第十一章 全球主要数据库介绍!!!!!!!!!!!!!!!!(289)
第一节 全球主要数据库!!!!!!!!!!!!!!!!!!(289)
第二节 中国主要数据库!!!!!!!!!!!!!!!!!!(295)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表!!!!!!!!!!!!!!!!!!!!(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