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莲
页数:159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040510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诗词体声乐作品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艺术结合的产物。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音乐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部分。音乐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可以将中国古典文化以一种新形式呈现出来。本书对中国诗词体声乐艺术进行系统研究,以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系统梳理中国古代诗词声乐艺术的演变轨迹,分析各时期代表性的诗词声乐作品,将诗词与音乐融为一炉,旨在揭示文学、音乐、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希望以此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对当代学校审美教育和学生人格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薛莲,女,满族,副教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1977年10月生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现任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工作以来,多次参加省、市级声乐比赛与讲课比赛活动。其中2010年获德州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5年获山东省高校教师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二等奖。指导学生获西湖国际声乐艺术节民族唱法金奖。 发表论文多篇,其中:2011年论文《何训田《阿姐鼓》的分析和演唱研究》发表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并获山东省文化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承接山东省文化厅课题一项《黎英海声乐作品创作之研究》。2018年承接校级教改课题一项《地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集体课的创新与探索》。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概述
第一节 文学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融
第二节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变脉络
第三节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及传谱
第四节 中国诗词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第五节 中国诗词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第二章 先秦时期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北方诗歌歌曲——《诗经》
第三节 南方诗词歌曲——《楚辞》
第三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汉乐府诗词声乐艺术的形成
第二节 汉乐府诗词声乐艺术的特征
第三节 汉代琴歌声乐作品赏析——《凤求凰》
第四节 三国两晋诗词声乐作品赏析
第五节 南北朝诗词声乐作品赏析
第四章 唐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初唐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二节 盛唐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三节 唐代中期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四节 晚唐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五章 宋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宋代诗词声乐艺术概述
第二节 柳永的诗词声乐艺术——《雨霖铃》
第三节 苏轼的诗词声乐艺术——《江城子》《赤壁怀古》
第四节 李清照的诗词声乐艺术
第五节 陆游的诗词声乐艺术——《钗头凤》
第六节 辛弃疾的诗词声乐艺术——《西江月》
第七节 岳飞的诗词声乐艺术——《满江红》
第六章 元明清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元散曲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元代词人与声乐艺术作品
第三节 明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四节 清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七章 近现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诗词声乐艺术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的诗词声乐艺术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诗词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文学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融
第二节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变脉络
第三节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及传谱
第四节 中国诗词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第五节 中国诗词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第二章 先秦时期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中国诗词声乐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北方诗歌歌曲——《诗经》
第三节 南方诗词歌曲——《楚辞》
第三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汉乐府诗词声乐艺术的形成
第二节 汉乐府诗词声乐艺术的特征
第三节 汉代琴歌声乐作品赏析——《凤求凰》
第四节 三国两晋诗词声乐作品赏析
第五节 南北朝诗词声乐作品赏析
第四章 唐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初唐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二节 盛唐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三节 唐代中期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四节 晚唐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五章 宋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宋代诗词声乐艺术概述
第二节 柳永的诗词声乐艺术——《雨霖铃》
第三节 苏轼的诗词声乐艺术——《江城子》《赤壁怀古》
第四节 李清照的诗词声乐艺术
第五节 陆游的诗词声乐艺术——《钗头凤》
第六节 辛弃疾的诗词声乐艺术——《西江月》
第七节 岳飞的诗词声乐艺术——《满江红》
第六章 元明清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元散曲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元代词人与声乐艺术作品
第三节 明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四节 清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七章 近现代诗词声乐艺术作品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诗词声乐艺术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的诗词声乐艺术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诗词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