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仲文
页数:202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39842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套为中国建筑与雕塑专设了一个系列,将中国历目前的建筑与雕塑艺术,按照历史朝代的顺序,向读者作详细的介绍,在中国建筑与雕塑研究方面,无疑是十分有见地的作法。本书对这两种艺术门类的艺术旨趣与艺术风格之发生、发展的历史,加以详细的叙述,使读者在对艺术发展历史的鉴赏之余,也领略到两种相互交叉与融合的艺术领域的知识与文化的熏染,仍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本书主要介绍了元代建筑雕刻的主要内容、形式,艺术分期与主要特点等。
作者简介
史仲文,先后在北京财贸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任教,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公民素质与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主要专著包括《美学》《人类欲望论》《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中西文明的历史对话》《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泡沫经济:透视中国的第三只眼》《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民间视点:中国现在进行时》《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阅读》《大唐诗史》《欲望启示录》《世界全史》和《中国文化大辞海》《两宋词史》《中国艺术史导读》等,主编的主要丛书套书包括《百卷本》《百卷本》等。
本书特色
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 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元代的雕塑艺术明显受到印度、尼泊尔艺术的影响,造型奇特。
建筑风格上威武雄壮,气势庞大,体现了蒙古帝国雄大富强的时代风貌。以刘元为代表的元代雕塑大家集中体现了元代雕塑的精心构思与豪迈不拘小节。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元朝政治、经济与文化 2
第二节 元朝建筑与雕塑简述 6
第二章 元 大 都
第一节 大都建城前的状况及其建筑过程 16
第二节 大都城的规模与布局 29
第三节 大都城的特点 49
第三章 上都城与和林城及北方其他城市
第一节 元上都 52
第二节 和林城 58
第三节 集宁路城 60
第四节 应昌路城 62
第五节 赵王城 67
第四章 佛教与道教建筑
第一节 广胜寺 73
第二节 永乐宫 79
第三节 永安寺及其他寺塔宫观 91
第四节 北岳庙及其他庙宇 98
第五章 藏传佛教建筑与伊斯兰教建筑
节 藏传佛教建筑 106
第二节 伊斯兰教建筑 121
第六章 蒙 古 包
节 斡耳朵 133
第二节 有关元代蒙古包的文献记载 137
第七章 佛教与道教雕塑
节 石窟雕像 146
第二节 寺庙雕塑 164
第八章 陵墓雕塑与装饰工艺品
节 陵墓陶俑 178
第二节 陵墓砖雕 183
第三节 装饰工艺品 187
第九章 雕塑家及民间匠师
节 阿尼哥 193
第二节 刘 元 196
第三节 张生与朱碧山 197
后 记 201
第一节 元朝政治、经济与文化 2
第二节 元朝建筑与雕塑简述 6
第二章 元 大 都
第一节 大都建城前的状况及其建筑过程 16
第二节 大都城的规模与布局 29
第三节 大都城的特点 49
第三章 上都城与和林城及北方其他城市
第一节 元上都 52
第二节 和林城 58
第三节 集宁路城 60
第四节 应昌路城 62
第五节 赵王城 67
第四章 佛教与道教建筑
第一节 广胜寺 73
第二节 永乐宫 79
第三节 永安寺及其他寺塔宫观 91
第四节 北岳庙及其他庙宇 98
第五章 藏传佛教建筑与伊斯兰教建筑
节 藏传佛教建筑 106
第二节 伊斯兰教建筑 121
第六章 蒙 古 包
节 斡耳朵 133
第二节 有关元代蒙古包的文献记载 137
第七章 佛教与道教雕塑
节 石窟雕像 146
第二节 寺庙雕塑 164
第八章 陵墓雕塑与装饰工艺品
节 陵墓陶俑 178
第二节 陵墓砖雕 183
第三节 装饰工艺品 187
第九章 雕塑家及民间匠师
节 阿尼哥 193
第二节 刘 元 196
第三节 张生与朱碧山 197
后 记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