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锡兴 著
页数:46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001722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汉字民俗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丰富的文献、翔实的论述,揭示了汉字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奇风异俗。全书正文共十三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二章是汉字崇拜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字谶纬;第三、四章是拆字起源、依靠迷信活动谋生的测字以及扶乩;第五、六、七章是道符起源、道家秘文、天文以及道家书法;第八章是民间秘密字;第九章是字谜、隐语、离合字及神智体;第十、十一章是织锦回文诗、璇玑图、画中字;第十二章是拆字令、拆白道字;第十三章是吉祥文字以及字舞。
作者简介
陆锡兴,上海市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文献学、古代器物学研究。198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1989年出版《汉代简牍草字编》,1991年此书获第四届王力语言学奖;2018年出版《汉字传播史》,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汉字传播史》韩文版已由韩国民俗社出版。同时致力于古代器物研究,主编12卷本《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已出版多卷。从事多种国家级大型辞书编篡,担任《辞源》(第三版)分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编委,担任《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编审工作。
本书特色
从民俗汉字中搜寻隐藏的思想
民俗汉字研究是通过汉字研究古代风俗民情,属于汉字文化方面的研究。本书选用内容明确的历史文献,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的材料,同时采用大量的插图和实物,以及考古发掘文物,并从这些材料中挖掘出隐含的世俗观念。
目录
绪论
章 汉字崇拜
节 字祖苍颉
第二节 苍颉造字的传说
第三节 文昌帝与敬惜字纸
第四节 惜字会与焚字炉
第二章 字谶
节 图谶与文字
第二节 童谣
第三节 天书
第四节 石谶
第五节 木谶
第六节 动物字谶
第七节 人体字谶
第八节 雷书
第九节 鬼书
第三章 拆字与测字
节 别字
第二节 测字成为职业
第三节 测字的方法
第四章 扶乩之源流
节 扶乩的起源
第二节 扶乩的流行
第三节 扶乩中的诸神
第四节 扶乩的方法
第五节 扶乩是骗术
第五章 符与符箓
节 道符之起源
第二节 符之构成
第三节 符箓
第四节 符之用法
第五节 符之用途
第六节 符与咒
第六章 道家之秘字
节 日光镜之殳书
第二节 复文
第三节 云篆
第四节 云篆与真文
第五节 云篆的形体特点
第六节 多变之秘字
第七章 道家特色书法
节 朱书文
第二节 辟邪字
第三节 反体与反书
第四节 倒文
第五节 一笔书
第六节 书法特技
第八章 民间的秘密文字
节 女书的发现与流传
第二节 女书的起源与形体
章 汉字崇拜
节 字祖苍颉
第二节 苍颉造字的传说
第三节 文昌帝与敬惜字纸
第四节 惜字会与焚字炉
第二章 字谶
节 图谶与文字
第二节 童谣
第三节 天书
第四节 石谶
第五节 木谶
第六节 动物字谶
第七节 人体字谶
第八节 雷书
第九节 鬼书
第三章 拆字与测字
节 别字
第二节 测字成为职业
第三节 测字的方法
第四章 扶乩之源流
节 扶乩的起源
第二节 扶乩的流行
第三节 扶乩中的诸神
第四节 扶乩的方法
第五节 扶乩是骗术
第五章 符与符箓
节 道符之起源
第二节 符之构成
第三节 符箓
第四节 符之用法
第五节 符之用途
第六节 符与咒
第六章 道家之秘字
节 日光镜之殳书
第二节 复文
第三节 云篆
第四节 云篆与真文
第五节 云篆的形体特点
第六节 多变之秘字
第七章 道家特色书法
节 朱书文
第二节 辟邪字
第三节 反体与反书
第四节 倒文
第五节 一笔书
第六节 书法特技
第八章 民间的秘密文字
节 女书的发现与流传
第二节 女书的起源与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