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清)沈复
页数:36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82339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全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趣闻奇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了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作者简介
沈复(1763—1825)
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著有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至今未发现有关沈复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沈复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夫妻俩感情甚笃,然命途多舛,历经坎坷。妻子病故后,沈复前往四川充当幕僚,此后的情况便不得而知了。
本书特色
“中华优美随笔”系列丛书收录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学者、作家的散文随笔代表作品,包括《浮生六记》《闲情偶寄》《容斋随笔》《世说新语》《陶庵梦忆》《东坡志林》《小窗幽记》《幽梦影》《阅微草堂笔记》等。本套丛书以经典版本为核校底本进行注译及评析,尽量做到全面、准确、通俗易懂,同时本书搭配精美插图,采用双色印刷、精装装订,是不可多得的珍藏佳品。
1.《浮生六记》的“浮”有沉浮之意;六记,是作者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归纳为六类;而浮生,也隐含着这六类记事的跌宕起伏。我想,这本书应该是倾注了作者这一生的情感。 2.作者感情丰富、性格洒脱、才华横溢,能于平常的生活中营造出高雅的情调,发现独特的趣味,所以虽贫贱坎坷,却能乐观处之。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卷一 闺房记乐 / 001
卷二 闲情记趣 / 059
卷三 坎坷记愁 / 093
卷四 浪游记快 / 145
卷五 中山记历 / 229
卷六 养生记道 / 305
节选
余生乾隆癸未①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②,且在衣
冠之家③,居苏州沧浪亭④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
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
雎》⑤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
学,稍识“之无”⑥ ,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
责明于垢鉴矣⑦。
注 释
① 乾隆癸未: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② 太平盛世:指当时的康乾盛世。
③ 衣冠之家:比喻权贵和缙绅之家。
④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宋代著名诗
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修筑而成。
⑤ 《关雎》:指《诗经》第一篇,为歌颂爱情的诗歌。其中的
名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⑥ 稍识“之无”:稍微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是说自己学识并不
很高。
⑦ 责明于垢鉴矣:垢,尘污。鉴,镜子。意思是责备沾满灰尘
的镜子为什么不明亮了,实际上这样的责备是不应该的。
译 文
我生于乾隆癸未年冬十一月
二十二日,当时正值太平盛世,而
且是生在名门望族, 居住于苏州
沧浪亭畔。上苍对于我的厚爱,
真可谓到了极点。苏东坡说过:
“往事就像春梦一样不会留下一丝
痕迹”,如果不把自己的经历记之
以笔墨,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又
因为想着《关雎》这首描写男女之
情的诗排在《诗经》三百篇之首,
所以想把记录夫妻之情的篇目也放
在第一卷,其余篇目就按照顺序写
了。惭愧的是我年少时所学不多,
学识水平有限,所以只不过是平铺直叙地记录一些实情实事而已。
若要从中考究文法修辞,那就像是责备满是污垢的镜子为什么不明
亮一样。
评 析
委婉的叙事,引人入境。作者随心记录点点滴滴的往事回忆,没
有讲究更多的文章写法。之所以把夫妻间的恩爱放在卷首,作者说
仅是因为《诗经》也是这样安排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
了无痕”,读起来充满着淡淡的忧思和伤感,这是“闺房记乐”整
005
篇的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