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立梅 著
页数:236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02235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丁立梅近年来的一些散文代表作,如《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美一朵,向晚生香》《<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等。其作品流淌着种种温情,有深厚如山的亲情、温润如水的恩情、朴素静好的爱情; 也浸润着细腻柔软的诗意,有对自然万物的倾心相知,有对俗常人世的贴心拥抱,有对文学艺术的慧心感悟。她用清秀安静的文字,温暖和抚慰着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灵。
作者简介
丁立梅,喜欢用音乐煮文字,是《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畅销杂志签约作家。代表作有《诗经里的那些情事》《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你在,世界就在》等。很多文章被设计成中高考语文阅读题。
本书特色
中考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上百篇文章入选考题,多地中小学列为课外读物 暖心姐姐,让你拥有在平凡中发现美的眼睛,给人温暖,启人智慧 按中学生习作主题分类,能快速领会写作门径,提升写作能力
目录
成长: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打碗花的微笑……003
陌上花开蝴蝶飞……006
掌心化雪……015
会飞的太阳……018
花盆里的风信子……022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025
桃花流水窅然去……028
温情: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
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035
奔跑的小狮子……038
父亲的菜园子……041
母亲的心……044
手指上的温度……047
左手月饼,右手莲藕……050
远方的远……053
没有哪个孩子,不是做娘的疼大的……056
遇见:平凡生活中的美
小欢喜……063
低到尘埃的美好……066
跟着一朵阳光走……070
一个人的歌谣……073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076
老人与花……081
一把紫砂壶……084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087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090
流年:光阴的故事
春风暖……095
从春天出发……098
梨花风起正清明……101
盛夏的果实……104
采一把艾蒿回家……107
小扇轻摇的时光……110
秋夜……113
十月……117
看雪……120
观察:万物有灵且美
草木有本心……125
蔷薇几度花……128
槐花深一寸……132
满架秋风扁豆花……135
菊有黄花……138
才有梅花便不同……141
小鸟每天唱的歌都不一样……144
梦想:向着美好奔跑
向着美好奔跑……151
让梦想拐个弯……154
父亲的理想……157
泡桐花开……160
不要让心长出皱纹……164
不辜负……168
感恩:有一种感恩,叫好好地活着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173
感恩的心……176
花都开好了……179
乡下的年……182
瓶子里的春天……185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188
我为什么快乐……191
六个柿子……194
吊在井桶里的苹果……197
感悟:那些温暖的
生命自在……203
善心如花……206
永远的天籁……209
大山里的牵牛花……212
阳光的味道……215
野花儿真多……218
爱与哀愁……221
节选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一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嗓音唱歌。 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与妇。 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二 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桂花糕的香。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什么时候见着,都有袅袅的香雾,在上面缠着绕着,那是蒸熟的桂花糕好闻的味道。 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的衣,藏青的围裙。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 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他笑得十分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好些年了。 我问,祖上就做么? 他答,祖上就做的。 我提出要跟他学做,他一口答应,好。 于是我笑,他笑,都不当真。却喜欢这样的对话,轻松,愉快,人与人,不疏离。 再路过,我会冲着他的桂花糕摊子笑笑,他有时会看见,有时正忙,看不见。看见了,也只当我是陌生的,回我一个浅浅的笑,——来往顾客太多,他不记得我了。但我知道,我已忘不掉桂花糕的香,许多小城人,也都忘不掉。 现在,每每看到老人在那里,心里便很安然。像小时去亲戚家,拐过一个巷道,望见麻子师傅的烧饼炉,心就开始雀跃,哦,他在呢,他在呢。 麻子师傅的烧饼炉,是当年老街的一个标志。它和老街一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