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根友
页数:424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32725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华学人•哲学系列邀请当前国内哲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大多为长江学者),以文集或专著的形式推出其代表性作品,代表了目前哲学研究的骨干力量,其研究问题也代表了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前沿方向,整体以套书的形式推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戴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十八世纪中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乾嘉学派的朴学大师与皖学的创始人,是实事求是学术研究方法的提倡者与实践者,在充满曲折坎坷的55年生涯中,他对于经学,哲学以及天文学,地理学,算学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对于戴震的哲学思想做了新的阐释。
作者简介
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湖北省社科联委员,贵州省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出版学术著作 14 部,发表学术论文 200余篇。个人专业与兴趣领域有明清哲学、比较哲学、政治哲学、先秦道家与诸子学等。
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鸟瞰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鸟瞰
一、戴震哲学思想的旨趣及其方法论特色之分析
二、对戴震伦理学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现代解读
三、戴震哲学思想的精神源泉之探索
四、对戴震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之评价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专论
一、梁启超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二、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后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一、早期启蒙思想家抑或其他——戴震及其哲学思想性质之争
二、对于戴震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研究
三、对戴震伦理学的新认识
四、从解释学与现代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戴震哲学及乾嘉考据学的新动向
五、其他相关传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 戴震的道论与“分理”说
第一节 戴震的道论思想
一、戴震“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戴震论天道与人道
第二节 戴震的分理说
一、“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
二、“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
第三节 戴震的德性论与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一、戴震的德性论及其对德福关系的思考
二、戴震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第三章 戴震的语言哲学与认识论思想
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
一、戴震的“名学”思想
二、戴震语言哲学中的句法分析
三、语词、句子意涵与文本中的言语脉络诸分析
四、戴震的言意观及其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
第二节 戴震的认识论思想
一、追求“十分之见”与批评“任意见”——戴震的求知理想与社会关怀
二、戴震论心知与道德修养、经典解释的关系
第四章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转化
节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方法论
一、解释学与解释学的循环
二、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第二节 戴震经学解释学向经典解释学转化之探索
一、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二、戴震经学解释学的内在限制
第五章 戴震与惠栋、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关系辨析
节 戴震与惠栋的学术关系考辨
一、戴震35岁之前的著述情况
二、戴震35岁之前的学术思想简论
三、戴震与惠栋的学术、思想关系再辨正
第二节 戴震与章学诚之间的学术关系
一、20世纪70年代后几种重要著作对此问题的分析
二、章学诚维护“名教”的思想及对戴震的批评
三、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思路及其对戴震的学术批评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鸟瞰
一、戴震哲学思想的旨趣及其方法论特色之分析
二、对戴震伦理学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现代解读
三、戴震哲学思想的精神源泉之探索
四、对戴震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之评价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专论
一、梁启超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二、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后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一、早期启蒙思想家抑或其他——戴震及其哲学思想性质之争
二、对于戴震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研究
三、对戴震伦理学的新认识
四、从解释学与现代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戴震哲学及乾嘉考据学的新动向
五、其他相关传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 戴震的道论与“分理”说
第一节 戴震的道论思想
一、戴震“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戴震论天道与人道
第二节 戴震的分理说
一、“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
二、“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
第三节 戴震的德性论与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一、戴震的德性论及其对德福关系的思考
二、戴震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第三章 戴震的语言哲学与认识论思想
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
一、戴震的“名学”思想
二、戴震语言哲学中的句法分析
三、语词、句子意涵与文本中的言语脉络诸分析
四、戴震的言意观及其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
第二节 戴震的认识论思想
一、追求“十分之见”与批评“任意见”——戴震的求知理想与社会关怀
二、戴震论心知与道德修养、经典解释的关系
第四章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转化
节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方法论
一、解释学与解释学的循环
二、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第二节 戴震经学解释学向经典解释学转化之探索
一、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二、戴震经学解释学的内在限制
第五章 戴震与惠栋、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关系辨析
节 戴震与惠栋的学术关系考辨
一、戴震35岁之前的著述情况
二、戴震35岁之前的学术思想简论
三、戴震与惠栋的学术、思想关系再辨正
第二节 戴震与章学诚之间的学术关系
一、20世纪70年代后几种重要著作对此问题的分析
二、章学诚维护“名教”的思想及对戴震的批评
三、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思路及其对戴震的学术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