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太极拳教程(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封面

作者:赵为民

页数:2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02980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太极拳概述、太极拳的学习程序、 二十四式太极拳、九式太极拳和陈式二十八式太极拳缠法精要五个篇章,每个篇章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和侧重点又细分为不同的小节。同时,考虑到教师好教、学生的好学,考虑到图文并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因素,在参考有关书籍和教材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和收放,使本教材的特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精炼、使用更加方便。本教材还收录了陈氏洪派太极拳创始人洪均生先生的《太极拳论臆解》,其中的二十二条解说,更增加了教材的学术体量和传统文化价值,正可谓正门正派、正套正路、正解正说、传承有序。

作者简介

赵为民:副教授,中国武术七段,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太极文化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山东省社区教育专家,山东省武术运动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赵氏擒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太极拳)负责人,中国武术协会“百名优秀考评员”。2017年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项目《高职院校太极拳段位制推广研究》。2018年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传统太极文化进企业进职业院校实践研究》,获中国职协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21年6月应邀参加清华大学2021清华体育高端论坛作专题报告。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太极拳概述

第一节 太极拳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太极拳的主要流派

第三节 太极拳与传统文化

第四节 太极拳与养身、健身、技击

第二章 太极拳的学习程序

第一节 学习太极拳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学习太极拳套路的三个步骤

第三章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一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人体运动构成要素

第二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及训练

第四章 九式太极拳

第一节 九式太极拳人体运动构成要素

第二节 九式太极拳动作构成及图文详解

第五章 陈式二十八式太极拳缠法精要

第一节 陈式太极拳二十八式缠法精要人体运动构成要素

第二节 陈式太极拳二十八式缠法精要图解及训练

附录 《太极拳论臆解》——洪均生

节选

一、身
主要包括身型、身法。
1.身型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身型姿势中正稳定,舒展自然。对身体各部位要求如下:
(1)悬顶正容
悬顶是指头、颈自然竖直,微有向上顶悬的意念,又称“虚领顶劲”,这样做有利于姿势稳定,精神振作,意气运用,所以“十三势歌”中说“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常见有人打拳时头颈松软,萎靡不振,或摇头晃脑低头弯腰,都是不对的。当然,悬顶也不能使头颈紧张僵硬,失去虚领本意。正容指面部表情自然端正,平静从容,不可故意表情做态。
(2)沉肩坠肘
肩关节要保持松沉,不可耸沉,也不可故意前扣或后张。肘关节要保持自然弯曲,并含有轻微垂坠的姿势,防止扬肘、直臂等毛病。这样可以使姿勢自然、动作沉稳、柔和。
(3)展臂虚腋
二十四式太极拳上肢无论是屈臂还是直臂,都要充满膨胀的内力,太极拳称为“劲”。屈臂时不可松软扁瘪,要保持成弧形,向外展放;直臂时要前伸后拉,肘部下坠,仍要微屈成弧。这样就使得上肢既柔和自然,又沉实有力。虚腋是指腋下保持一定空隙,不要将大臂与肋部夹紧,使动作失去圆活自然。
(4)舒指塌腕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掌型应做到五指自然舒展分开,虎口撑圆,掌心内凹成球面,腕部下塌,使劲力贯注于掌、、指各关节。当然,随着动作的虚实变化这种贯注的力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动作招法,手的着力部位也不相同。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指、腕关节都不能过于松软和过于僵硬,五指屈缩、腕部松弛,或者五指并拢挺直、腕部紧张都是不对的。
(5)含胸拔背
含胸指胸部不能外挺,要保持舒松自然;拔背是指背部舒展开。这些与太极拳的松柔圆活运动特点相适应;与某些挺胸、紧背、收腹的刚力型拳法要求迥然不同。含胸拔背的关键在于自然舒展,不能理解为缩胸驼背,失去中正。刻意盲目地去追求“含胸”是不对的。
(6)松腰正脊
这是保证二十四式太极拳立身中正的关键。松腰指腰肌松活,一旦紧张僵硬就使动作失去灵活自然。正脊是要求脊柱中正伸展,尽管动作有各种旋转变化,但要始终保持脊柱中正不偏,舒展伸拔。例如海底针、下势等动作上体稍向前俯,但不能因此脊柱歪扭或团缩。(7)缩髖敛臀
太极拳大多保持屈腿半蹲姿态,这时常有人发生挺、后仰或凸臀、前俯的现象,使上体失去端正,姿势发生歪扭。正确的做法是:髖关节向内收缩,臀部向内收敛,从而保证身体端坐在腿上的姿势。
(8)提肛实腹
太极拳动作要求“气沉丹田”。就是指动作完成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加深呼气,使腹肌紧张,腹压升高,同时档部的肌肉也相应收缩上提,以帮助下肢稳定和劲力充实完整。这时如果腹肌、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就收不到这种效果。
(9)屈腿落胯
不管是弓步、虚步还是仆步,常常是一腿弯曲,承担了大部分体重,对下肢力量提出了很高要求。姿势越低,屈腿越深,运动量也越大。为了保证姿势中正平稳和动作轻灵,必须自觉地屈腿落胯。有些人由于腿部力量不足或要领掌握不好,结果重心忽起忽伏,出现屈腿不够或者骨盆左右扭摆的毛病,这是应予纠正的。
(10)活膝扣足
膝关节松活有力才能保证两腿屈伸自由。要注意直腿的时候膝关节也要留有少许松活余地,如弓步的后蹬腿、独立步的支撑腿等。扣足指脚要踏实,不仅在运动中要脚踏实地稳定重心,就是在弓步、仆步时也要防止脚外侧掀起或脚跟掀起的“拔跟”现象。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太极拳教程(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3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