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学明
页数:256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92814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红楼梦》的文化随笔。作者认为,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是他从繁华堕入困顿的人生后,必然产生“人生如梦”的悲观虚无思想;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全然忘怀现实人生,在思想上充满了一种热烈的恋世情怀,正是这种矛盾使得小说展现出来的客观意蕴丰富而复杂,同时也带来了写作风格的卓异。哲学与诗的结合,成就了《红楼梦》的伟大。作者钩沉历史,却无涉考证,立于红楼之外,却又沉浸红楼其中,将《红楼梦》的人物、情感与人生态度娓娓道来,探寻繁华与幻灭,讲述热烈与孤独。
作者简介
刘学明出版人,编审。曾担任中学校长,崇文书局、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现任知音传媒集团董事长。兼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版协副主席。获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红楼梦》——关乎文学,洞见人生,思索当下。
作者钩沉历史,却无涉考证,写红楼却不止于红楼,以有血有肉的笔触探幽《红楼梦》的文学意义、哲学意味和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当下人生的思索。
▲ 喜红楼堆锦绣,不信人间无深情。——红楼锦绣,人生如梦;巨著之下,人情 。
曹雪芹“人生如梦”的悲观虚无思想,反应在创作上却是热烈的恋世情怀,这种“矛盾”造就了《红楼梦》的丰富意蕴。
石头哲学的冰冷与深情人间的滚烫,交织了《红楼梦》的伟大与动人。
▲写给青年的人生之书——每个人都可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智慧。
《红楼梦》既是一本表达人生觉悟之书,也是一本人生记录之书,还是一本展示才学的小说,本书便抽丝剥茧,与青年将其一一道来。
▲写给红学爱好者的启悟之书,哲学、人性、爱情、人际关系、天理人欲、世间女子……四十三篇文章,四十三个书写红楼的角度。
▲回归文学谈红楼,读者可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般入门路径。
红学研究当然有意义,但它只有站在文学的角度而不是非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才有意义。离开文学谈文学,一定会误入歧途、无功而返。
▲全彩美绘、质感双封、顾而乐之:(清)孙温+漫画家anusman(王烁),古代工笔与当代漫画碰撞,精美与拙朴融萃,隽永温雅。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楼以外说红楼
毁誉参半一红楼
谁是曹雪芹?
有趣的灵魂:曹雪芹与张岱
狗尾续貂还是张冠李戴?
伟大的出版家
人生难得是知音
剪不断,理还乱,是红学
接受美学是一把钥匙
第二部分 曹雪芹想说什么
曹雪芹想说什么
放大版的《枕中记》
甄士隐与“得胜头回”
一个好人的无常命运
作者的“夫子自道”
假作真时真亦假
梦里不知身是客
写梦的高手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诗词中的悲凉
书名各异,其旨一矣
第三部分 冰冷的人生哲学
人生最苦:爱而不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赤子之心与有无相生
佛道不分,亦僧亦道
冰冷的人生哲学
第四部分 《红楼》以后无情书
云空未必空
“无材补天”与“发愤著书”
《红楼》以后无情书
爱情的细节
三生石上旧精魂
儿女最美是闲情
最难相处的一对父子
亲情织成一张网
闺蜜是最长情的告白
第五部分 诗意大观园
诗意大观园
女子是水做的
年少不懂薛宝钗
王熙凤的朋友圈
有一种逆袭叫探春
第六部分 前无古人的艺术超越
温度决定高度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尚实”还是“尚虚”?
前无古人的艺术超越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