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字细说·第一辑

封面

作者:林藜

页数:247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511586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林藜,本名为黎泽霖,著名记者、专栏作家、教授,有丰富的写作和教学经验。著有《萍踪识小》《智者心语(围炉夜话系列)》《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江南北》《字字有来头》《汉字细说》等。本书是作者应台湾地区华视教学部邀请而为其电视教育节目《每日一字》创作的,每天播出5分钟,在岛内掀起各界学习汉字的热浪,其后出版成书,好评如潮,再版数十次,风行二十年。现根据专家、读者建议,与时俱进加以修订,增加名画配注,兼赏汉字、文化之美。

本书特色

畅销20年 加印38次 全彩修订

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每日一字》授权

台湾中小学生人手一册

100幅名画作注

从甲骨文起源讲到字体流变与演进,字字有来头

目录

九 002

了 004

儿 006

几 008

三 010

大 012

女 016

万 018

己 022

么 026

个 028

不 032

中 034

切 036

内 040

见 044

比 046

片 048

月 052

从 054

什 056

少 060

为 062

分 064

正 068

可 070

且 072

电 074

叫 076

以 078

乐 080

而 082

吃 084

吗 088

回 090

好 092

传 094

名 096

合 100

会 104

争 106

师 108

次 110

并 112

当 114

兴 116

过 118

更 120

足 122

形 124

步 128

远 132

还 134

劳 136

别 138

把 140

作 142

间 146

应 150

识 152

果 154

其 156

林 158

些 160

的 162

采 166

空 170

单 172

法 174

学 176

要 178

树 180

面 182

轻 184

思 188

南 190

保 192

信 194

种 196

很 198

看 202

重 204

亲 206

说 208

总 210

养 212

都 214

较 216

候 218

给 222

家 224

部 226

被 228

消 230

商 234

期 236

提 238

强 240

数 246

节选

九:音jiǔ,是数名,可比喻极多及高远。又音jiū,与“鸠”“纠”两字通用,是聚或合的意思,故“九合”就是“纠合”。

“九”,音 jiǔ,是数名,在“八”的后面、“十”的前面,个位数中的第九位,大写作“玖”。

“九”是个指事字,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分别是“”“”,都是屈曲难伸的形状,本义作“数之究也”,“究”有到底之意。因为“九”是单数中之最多者,至“十”则复进为一。原来古代的人最初是以手指、脚趾来计数的,数至十以后即感不便,所以每至“九”即表示困难将至,因此用“”“”。

这种屈曲难伸之形,以指数将究尽而变之事,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根据以上的说明,所以古人多以“九”字比喻很多、极多的意思,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不一定真的是九道弯,而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九牛一毛”便是指极多数中的一小部分。

“九天”是古代传说天有九重,比喻高远的意思;“九霄”则是指天空极高处。

“九如”是句祝颂的话,是从《诗经·小雅·天保》里九个“如”字句而来,原句是:“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古代分中国为“九州”,但历代划分不一,专用于指中国的整个国土。

“九”又音 jiū,与“鸠”“纠”字通用,是聚或合的意思。《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九合”就是“纠合”,念时应注意。

说文解字| 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凡九之属皆从九。字在“乙”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字细说·第一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3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