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际经济学

封面

作者:方齐云,方臻旻

页数:416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80682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系普通高等院校靠前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代经济学专业课程“十三五”规划系列教材中的一本。书是一部靠前经济学教材。靠前经济学是研究靠前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影响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它通常可以划分为靠前贸易和靠前金融两个部分。靠前贸易具有微观经济学性质,靠前金融则具有宏观经济学性质。按照惯例,为了教与学的方便,本书主体部分划分为4个部分,第最部分(2-6章)按照思想史的顺序讨论靠前贸易理论;第二部分(7-11章)主要考查靠前贸易政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政策,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第三部分(12、13章)作为靠前收支调节和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础,主要讨论外汇市场和靠前收支;第四部分(14-19章)主要考查调节靠前收支失衡的各种机制及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作者简介

主要学术经历:1983年毕业于武汉水力电力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198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教授,并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至今;1998年入选湖北省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2000年11月至2001年5月,作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交流人员访问英国女王大学半年。主要学术成果:出版著作、合著、教材等22部,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完成15项课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教材除了介绍国际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知识即前沿发展之外,尽可能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实践和经验,使国际经济学的知识体系融入一些中国要素。通过教材建设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教材体系,体现国际前沿的理论、包含中国现实的问题和具备中国特色的研究元素。这是套书也是本书坚持的一大特点。

目录

目录

第最章导论/1

第最节作为一门学科的国际经济学/1

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

第三节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3

第四节本书的内容安排/8

第最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古典理论/13

第最节重商主义的贸易观/13

第二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4

第三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15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新古典理论/24

第最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24

第二节社会无差异曲线/27

第三节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28

第四节提供曲线与贸易的条件/31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38

第最节要素丰富和要素密集/38

第二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40

第三节要素禀赋与H睴理论/44

第四节H睴理论的经验检验/50

/60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60第最节技术差距、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65第二节重叠需求理论

/66第三节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

/68第四节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

/80第五节新新贸易理论

/84第六节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89第六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89第最节小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

/93第二节大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

/96第三节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98第四节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第二篇国际贸易政策

/105第七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05第最节关税

/113第二节非关税壁垒

/122第八章贸易保护的依据

/122第最节最优关税论

/125第二节幼稚产业论

/130第三节战略性贸易政策

/133第四节次优理论与贸易保护

/134第五节贸易保护的非经济动机

/135第六节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140

第最节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40

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143

第三节多边贸易体制/148

第四节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新秩序/159

第五节一带一路/160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63

第最节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与发展关系的观点/163

第二节关于解说发展中国家贸易的理论/166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与新贸易理论/170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与政策/174

第五节环境与国际贸易/180

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185

第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185

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188

第三节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190

第四节国际劳动力流动/202

第三篇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

第十二章外汇市场/209

第最节外汇、外汇市场和汇率/209

第二节外汇市场上的交易/213

第三节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219

第四节汇率决定理论/223

/239第十三章国际收支

/239第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244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失衡

/246第三节国际收支与国民账户

/250第四节国际收支调节概述

第四篇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255第十四章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的作用:弹性分析法

/256第最节马歇尔怖漳商跫

/260第二节汇率均衡与稳定性

/264第三节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

/268第四节弹性分析法的缺陷

/272第十五章国际收支调节中收入变动的作用:乘数原理

/273第最节无国外反响时的乘数与国际收支

/278第二节国外反响:两个国家模型

/282第三节开放经济乘数与支出改变政策

/286第十六章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与收入的交互作用:吸收分析法

/286第最节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

/289第二节弹性分析法与吸收分析法的争论与综合

/292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与收入变化的相互作用

/301第十七章货币和其他资产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固定汇率制

/301第最节古典的物价仓币擦鞫机制

/305第二节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

/312第三节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均衡:蒙代尔哺ダ趁髂P

/319第四节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323第五节开放经济中的资产组合平衡

第十八章货币和其他资产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浮动汇率制/332

第最节临界弹性条件/332

第二节浮动汇率制下的政策选择/336

第三节浮动汇率的隔离作用与干扰因素的国际传播/339

第四节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342

第五节开放经济中的资产组合与宏观经济均衡/343

第十九章国际货币制度/353

第最节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354

第二节货币一体化与欧洲货币体系/360

第三节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之争/372

第四节国际储备问题/378

第五节货币危机模型/385

第二十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的综合/388

第最节汇率与贸易量/390

第二节汇率与贸易结构/391

第三节国际金融与企业国际化行为/392

节选

精彩文摘1: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交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研究国际货物、服务和资产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一般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在国际则是完全不能流动的。这样,国际商品贸易就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手段,通过国际商品贸易使国际要素报酬趋于一致。在现实中,国际要素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只不过其可流动程度低于在一国之内的可流动程度。例如,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它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程度就远比在一国之内的流动程度要低。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具有独立主权的不同经济实体之间,与之相联系,就产生了不同的疆界和不同的货币。不同疆界的存在,产生了对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而这在一国之内是不存在的;不同的货币通过汇率随时间的变动,产生了相对价格随时间变动的复杂性,而这在一国之内同样是不存在的。在政策制定上,一国政策的制定往往考虑的只是本国的国民福利和稳定,而非世界的福利和稳定。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会导致在某个国家是最优的政策选择,从世界范围来看则往往是非最佳的政策选择。例如,最优关税的征收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关税大战。此外,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不仅会影响本国的资源配置,还会对其他国家的资源配置造成外溢效应。因此,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一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就必须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就比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制定政策更复杂。
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与一般经济学一样,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区分为实物经济方面和货币经济方面两个部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实物经济方面,也称国际微观经济学或国际贸易,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要素流动,包括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要素流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和要素流动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以及福利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影响等。国际经济学研究的货币经济方面,也称国际宏观经济学或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它主要研究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及其调整过程,包括外汇市场和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及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调整过程等。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通常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两个部分,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它以单个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其决定,这与微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贸易的模式以及贸易的利益(gains from trade)。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保护的原因和效果。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金融部分则包括汇率和外汇市场、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等内容。它涉及货币和总收支、收入水平和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变量,这与宏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外汇市场探讨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交换的框架及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用以测度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及其平衡;国际收支调整研究在不同汇率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调整过程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精彩文摘2:
本书要求读者具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1.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币、服务、资产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与一般经济学相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二是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具有独立主权的经济实体之间,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疆界、不同的政策目标和不同的货币等,从而产生了问题研究的复杂性。
3.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区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研究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属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或称国际贸易;后者主要研究外汇市场、汇率以及国际收支及其调整,属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或称国际金融。
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围绕贸易的原因、贸易的模式和贸易的利益等方面的研究而展开的。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则是围绕国际收支调整的研究展开的,当然也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理论的发展。 精彩文摘3:
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可以说是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其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但是,国际贸易方面的著述却早已有之。在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以及荷兰等国,在17至18世纪期间,一批商人、银行家、政府官员,甚至哲学家等,写了许多有关国际贸易的文章和小册子,他们推崇一种被称为重商主义的经济哲学。概括而言,重商主义者把金银货币等同于社会财富,从这一观点推论,只有对外贸易的出超才增加一国财富。因此,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必须干预对外贸易,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以保护本国的对外贸易出超,增加国民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重商主义者把金银货币等同于财富的观点是错误的。今天所理解的国民财富,是一国生产和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难发现,重商主义以其错误的财富观为基础,鼓吹经济民族主义,主张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你亏我盈。因此,国际贸易不可能是自愿自由的贸易,而需要用枪炮和军舰去打开他国的国门,占据更多的殖民地,通过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不对等贸易来增加宗主国的财富。
尽管重商主义的贸易观是明显错误的,但是,除了1815—1914年间的英国以外,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彻底摆脱过重商主义的影响。直到今天,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曾经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是,保护贸易的倾向在世界各国仍然普遍存在。 精彩文摘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国公司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它们都是在多个国家拥有、控制和管理生产设施的公司。而且,当今的多数国际直接投资或称外国直接投资,都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母公司通常向它的国外子公司提供管理技能、技术、部件和销售渠道,以获得子公司的部分产品和收益。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基本上与证券投资的动机一样,或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可能是因为国外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更吸引人的税收优惠政策,或是更优越的基础设施),或者是为了分散风险。确实,那些有很强国际业务能力的公司,或通过出口,或利用国外的生产销售设施,比完全在国内发展的公司有更多盈利,而且收益的波动幅度更小(风险更小)。然而,仅运用解释证券投资的动机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还远远不够。因为本国的居民毕竟比外国投资者更了解本地的情况,因而也就具有更有利的经营条件,为什么一国居民不从其他国家借钱并由自己来对本国进行实际投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问题的回答,也是对跨国公司产生的原因的解释。本节首先介绍有关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然后讨论跨国公司的影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际经济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