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明国 著
页数:43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102283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由于历史条件、人口规模、资源禀赋、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靠前环境、民族文化、国家性质等方面的不同,中国经济必然具有特色鲜明的发展特征,也就必然需要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并构建相应的实施体制。然而,建国六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在社会转型期也必然遇到一些问题,很多隐现的矛盾开始凸显。因此,在“新常态”的历史时期,我们亟须立足于宏观或国家治理的角度,对中国经济进行系统分析,在批判形形色色的不适合国情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指出具有可行性的、有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国强民富和国泰民安的国家经济管理政策。鉴于此,本书稿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十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述评、新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国家(人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货币与金融、宏观视野下中国的就业与农村经济、分工与交换、价飙与宏观价格变动机制、中国货币之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正义的经济等。
作者简介
刘明国,经济学博士,博士后,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及“三农”问题,在《改革》、《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研究》、《经济时报》、《农村经济》等专业经济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经济长期增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新经济学原理(微观)——综合、反思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特色现代烟草农业:理论、实践与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经济学学科导论》(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四部著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教育部课题两项,多次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
目录
前言
导论 历史之问
第一章 哲学基础与方法论
第一节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重要概念
第二节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第一节 强调供给: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第二节 强调需求: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
第三节 强调结构:《经济表》、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第四节 强调国家主权利益:国家经济学
第五节 经济增长(发展)理论研究的动态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前提
第一节 新时代人本主义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第二节 国家型宏观经济分析基本框架
第三节 经济社会运行的两对基本矛盾
第四节 经济社会演变的周期律
第四章 中国特色的国家理论
节 国家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节 人口:国家的主体
第五章 中国特色的很优产业结构理论
节 几种产业结构理论及其经济实践的回顾与比较
第二节 对国内改革开放后流行的产业发展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四类”产业结构优化假说
第四节 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假说
第五节 自给自足经济合理性假说
第六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理论
节 执政组织职能与财政体制类型
第二节 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我国分税制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冲突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
第五节 国有企业在现代国家财政中的职能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货币金融理论
节 我国金融及其理论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行货币原理与原则
第三节 中国特色货币运动规律
第四节 调节货币运动状态的杠杆理论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金融危机理论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价飙与宏观价格变动机制理论
节 几种通货膨胀理论的简要述评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宏观价格变动理论
第九章 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理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假说、模型与估算
第四节 2016—2030年货币漏损预测
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业理论
节 不同社会形态下失业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当代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就业制度
第四节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就业的重要保障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
节 对“三驾马车”理论的批判
第二节 对IS-LM理论和AD-AS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