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医形态学

封面

作者:张启明主编

页数:308页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173216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形态学(创新教材)》既尊重传统中医学的认知结果,又合理地借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体、官窍、经络、精气血津液7类中医学表达人体功能的结构归属于五藏,将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归纳为运化、散精、统血、主肌肉、主气、卫外、主水、生育、全形、气化、藏精、疏泄、藏血、藏神和主血脉15种功能。借用解剖学等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以15种功能为线索,明确了五藏功能的固定结构,并从动物进化和胚胎发育两个角度论证五藏功能固定结构的内在规律。进而讨论了五藏功能实现的流变结构,即精气血津液的生物学基础;五藏15种功能的神经体液调控结构、五藏功能节律的关系结构,以及五藏15种功能的体表敏感区。

作者简介

张启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中医器械专业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秘书长兼候任主任委员。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评价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3项。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将人的生命活动概括为15种功能,是在中医学和西医学之间架设的重要桥梁。中医形态学是研究五藏功能性质的固定结构、功能实现的流变结构、功能协同的调控结构、功能节律的执行结构和关系结构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编写目的是实现中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形与神俱”,结构与功能统一,使传统中医学能与生物医学对话,使中医理论能与工程技术结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医形态学的哲学基础

一、中医形态学的世界观

二、中医形态学的方法论

第二章传统中医学认识的人体结构与功能

一、脏腑的结构与功能

二、五体的结构与功能

三、官窍的结构与功能

四、经络的结构与功能

五、精气血津液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人体结构的五藏归属

一、功能性五藏的起源

二、人体功能知多少

三、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四、人体固定结构的五藏归属

五、人体流变结构的五藏归属

第四章五藏功能性质的固定结构

节五藏功能固定结构的确认原则

一、立论依据

二、基本原则

三、基本方法

第二节脾藏功能性质的固定结构

一、脾藏运化(消化吸收)功能的固定结构

二、脾藏散精(转载)功能的固定结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医形态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