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密度科创产业园区立体化实践

封面

作者:杨旭

页数:17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1122678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计划撰写五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 一、科创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 二、科创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三、科创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四、高密度科创产业园区的立体化实践 基于笔者近十年来在解决高密度立体化开发背景下带来的城市、园区及人本等问题的实践,深入阐述其方法、途径、思考、得失。如: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项目的实践中,我们首次探索了以多层地面方法实现园区的立体开发模式;在留仙洞创智云城项目中,我们开始尝试以适度聚集来促进产业创新;在南山科创中心项目中,我们提出以人本需求提升城市活力的实践思路。本章节通过对三次重要实践的总结、分析、归纳,提炼出高密度环境下立体化园区的设计原则、思路与方法。 五、科创产业园区的创新范式研究 通过科创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现状、案例、趋势等研究总结,结合实践案例的剖析,我们不难看出:提供适宜的聚集度及复合功能;形成立体、开放、融合的城市空间;并充分满足知识企业(人才)的人本需求,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新型科创产业空间的典型特征。因此我们在本章中提出:提供适宜的聚集要素及建设容量、注重功能与城市需求的有机融合、营造立体开放的人性化产业空间、注入充满活力的城市活动场景是解决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科创产业园区建设的基本范式,并具备指导该类型设计的普遍意义。同时,结合前述内容,基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集约、高质量、碳中和等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挖掘在信息化、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科创空间的未来可能性。

作者简介

杨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执行总建筑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创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建筑设计审查专家库成员、深圳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全过程工程咨询专家库成员、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荣誉专家、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建筑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第六届理事会轮值会长等学术职务。 荣获2009年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首届十佳提名青年建筑奖,2010年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2年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科技创新标兵”、2018年深圳杰出建筑师奖、2020年度首届深圳市杰出青年勘察设计师、2020年度广东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行业内重要奖项。 基于“高密度立体化产业空间”的研究与实践,杨旭主持完成了“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留仙洞创智云城”“南山科创中心”等一系列重要的产城项目,提出了开放活力,复合多元,未来可变、人本需求等产城空间建设理念,形成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城市与产业

概况

第一节 初创起步时期

第二节 培育加速时期

第三节 快速发展时期

第四节 更新迭代时期

第五节 提质升维时期

第二章 发展与困境

概况

第一节 土地稀缺

第二节 孤岛效应

第三节 职住失衡

第四节 空间失调

第五节 公共空间缺失

第六节 交通承载力不足

第七节 产业空心化

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

概况

节 回归城市

第二节 适度聚集

第三节 立体多维

第四节 弹性可变

第五节 多基面多功能的产业社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第六节 立体多维的科创空间:创智天地大厦

第七节 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集群:留仙洞创智云城

第八节 产业生态雨林:南山科创中心

小结

第四章 创新与未来

概况

节 立体融合

第二节 立体聚集

第三节 立体交往

第四节 立体弹性

致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密度科创产业园区立体化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27323.html